45LeBBOasWi作者:丁隆 张菡文opinion.huanqiu.comarticle丁隆 张菡文:“中东四方机制”成不了反华联盟/e3pmub6h5/e3pr9baf6美国、印度、以色列和阿联酋四国外长日前举行的一场线上会议引发广泛关注。四国外长据称探讨了政治合作、贸易便利化和海上安全等议题,而一些国际媒体则将这场会议视为“新四方安全对话”或“中东版四方安全对话”的揭幕仪式,认为美国拼凑的印太版四方机制正延伸到中东。这个所谓“新四方”的国家最近互动频繁,四国关系也的确非同一般。美国与其余三国均为盟友或伙伴,印度与阿联酋关系渊源深厚,印度人在阿联酋是最大群体,占该国总人口的1/3。印度与以色列的合作历史久远,并已升级到高端军售领域。在特朗普政府撮合下,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蜜月期。 对于建立这个机制,四方都给出了诸如促进能源、气候、贸易和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等看似充分的理由,甚至寄望其成为“亚伯拉罕协议”的扩展版,在宗教共存方面发挥作用。然而,四国间本已经有密切的双边合作,建立这个新机制的必要性便遭到质疑。特别是这个机制由美国坐镇主导,印度从中穿针引线,美印两国将反中遏华的小圈子、小团伙延伸到中东的图谋便昭然若揭了。拜登上台以来声称将回归“多边主义”,但美国并未回归既有的国际多边机制,而是纠集盟友另起炉灶,搞新的合作机制,封闭性、排他性是这些机制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美国为了一己私利在全球多个区域拉山头、搞小圈子,且目标均指向中国。从强化“五眼联盟”、建立印太四方机制,到最近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盎格鲁-撒克逊”的AUKUS联盟,莫不如是。而中东“新四方”便是美国“圈子多边主义”的最新动作,美国想以此把中东作为中美博弈的新场域,在中东排斥和挤压中国。美国频繁组建小圈子,实际上是用机制化的手段迫使盟友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将盟友逼入尴尬境地。一是因与美国关系亲疏远近不同,盟友之间产生间隙;二是强人所难,给那些同时与中国关系友好、合作紧密的盟友或伙伴国家出难题,阿联酋和以色列便深受其害。近些年两国与中国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与阿联酋高层互访不断,双方在能源、通讯、疫苗实验和合作生产等方面互利合作发展迅速,成果丰硕。美国却不顾阿方“向东看”发展对华关系的合理诉求,企图压制中阿合作发展势头,甚至以停售F-35战斗机相要挟,责令阿方拆除华为5G设备。以色列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公司在以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遭到美方持续阻挠,美国还试图迫使以色列在涉疆议题上加入反华阵营。尽管美国费尽心机,但其在中东拼凑反华联盟的阴谋不会得逞。首先,反华不符合阿联酋和以色列的利益。阿联酋和以色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拥护者和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受益方。虽然两国在安全上依靠美国,但在经贸方面对华依赖不断上升,两国都认为发展对华关系是经济长远发展的保障。如果中美成为一道“选择题”,它们将无法作答。中国与两国相互依赖与日俱增,与中国脱钩对它们而言无异于断送国运。美国都无法做到与中国脱钩,却要求盟友这样做,不会得到它们的响应。即使迫于美方压力,它们有可能在一时一事上做出伤害对华关系的错误决策,但不会整体上倒向反华阵营。最近,以色列纠正错误决定,拒绝在联合国涉疆问题反华提案上签字,便是例证。其次,两国以及其他中东国家都欢迎中国在中东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中东政策的宗旨是以发展促和平,通过互利合作,构建与中东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不在中东搞势力范围,不搞“拉一个打一个”那一套,而是积极劝和促谈,推动中东实现长治久安。中国的中东外交不针对第三方,从不把中东作为中美博弈的场域。因此,中东国家深知美国在中东搞反华联盟是冷战思维作祟,认为中国是促进中东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因而反对美国在中东排挤中国的行为,不愿成为中美博弈的受害者。第三,即便美方想主导搭建中东版“新四方”,这个机制也将陷入中东纷繁复杂的固有矛盾之中,让加入其中的国家处境尴尬。同时,也将影响其延展性和实际效力,最终不会对中东局势形成实际影响力,还将分化中东国家,制造新的矛盾。第四,作为从中东收缩的配套措施,美国企图以中东版“新四方”等新机制、新圈子为抓手,维持对中东事务的掌控力。但显而易见,在复杂动荡的中东,美国耗费巨资、直接干涉都未能实现的目标,靠这些软机制更无法达成。中东版“新四方”若不具有排他性、不针对第三方,正常的合作机制和议程无可厚非,有关国家通过新机制加强与美国盟友或伙伴关系的诉求也并不新鲜。但如果这样的机制沦为美国和印度的地缘政治工具,则将难逃失败命运。(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研究实习员)163536526683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3537561591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826b07ac5c81664da0495d904b09e54.jpg{"email":"yuanxiaocun@huanqiu.com","name":"袁小存"}
美国、印度、以色列和阿联酋四国外长日前举行的一场线上会议引发广泛关注。四国外长据称探讨了政治合作、贸易便利化和海上安全等议题,而一些国际媒体则将这场会议视为“新四方安全对话”或“中东版四方安全对话”的揭幕仪式,认为美国拼凑的印太版四方机制正延伸到中东。这个所谓“新四方”的国家最近互动频繁,四国关系也的确非同一般。美国与其余三国均为盟友或伙伴,印度与阿联酋关系渊源深厚,印度人在阿联酋是最大群体,占该国总人口的1/3。印度与以色列的合作历史久远,并已升级到高端军售领域。在特朗普政府撮合下,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蜜月期。 对于建立这个机制,四方都给出了诸如促进能源、气候、贸易和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等看似充分的理由,甚至寄望其成为“亚伯拉罕协议”的扩展版,在宗教共存方面发挥作用。然而,四国间本已经有密切的双边合作,建立这个新机制的必要性便遭到质疑。特别是这个机制由美国坐镇主导,印度从中穿针引线,美印两国将反中遏华的小圈子、小团伙延伸到中东的图谋便昭然若揭了。拜登上台以来声称将回归“多边主义”,但美国并未回归既有的国际多边机制,而是纠集盟友另起炉灶,搞新的合作机制,封闭性、排他性是这些机制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美国为了一己私利在全球多个区域拉山头、搞小圈子,且目标均指向中国。从强化“五眼联盟”、建立印太四方机制,到最近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盎格鲁-撒克逊”的AUKUS联盟,莫不如是。而中东“新四方”便是美国“圈子多边主义”的最新动作,美国想以此把中东作为中美博弈的新场域,在中东排斥和挤压中国。美国频繁组建小圈子,实际上是用机制化的手段迫使盟友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将盟友逼入尴尬境地。一是因与美国关系亲疏远近不同,盟友之间产生间隙;二是强人所难,给那些同时与中国关系友好、合作紧密的盟友或伙伴国家出难题,阿联酋和以色列便深受其害。近些年两国与中国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与阿联酋高层互访不断,双方在能源、通讯、疫苗实验和合作生产等方面互利合作发展迅速,成果丰硕。美国却不顾阿方“向东看”发展对华关系的合理诉求,企图压制中阿合作发展势头,甚至以停售F-35战斗机相要挟,责令阿方拆除华为5G设备。以色列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公司在以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遭到美方持续阻挠,美国还试图迫使以色列在涉疆议题上加入反华阵营。尽管美国费尽心机,但其在中东拼凑反华联盟的阴谋不会得逞。首先,反华不符合阿联酋和以色列的利益。阿联酋和以色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拥护者和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受益方。虽然两国在安全上依靠美国,但在经贸方面对华依赖不断上升,两国都认为发展对华关系是经济长远发展的保障。如果中美成为一道“选择题”,它们将无法作答。中国与两国相互依赖与日俱增,与中国脱钩对它们而言无异于断送国运。美国都无法做到与中国脱钩,却要求盟友这样做,不会得到它们的响应。即使迫于美方压力,它们有可能在一时一事上做出伤害对华关系的错误决策,但不会整体上倒向反华阵营。最近,以色列纠正错误决定,拒绝在联合国涉疆问题反华提案上签字,便是例证。其次,两国以及其他中东国家都欢迎中国在中东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中东政策的宗旨是以发展促和平,通过互利合作,构建与中东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不在中东搞势力范围,不搞“拉一个打一个”那一套,而是积极劝和促谈,推动中东实现长治久安。中国的中东外交不针对第三方,从不把中东作为中美博弈的场域。因此,中东国家深知美国在中东搞反华联盟是冷战思维作祟,认为中国是促进中东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因而反对美国在中东排挤中国的行为,不愿成为中美博弈的受害者。第三,即便美方想主导搭建中东版“新四方”,这个机制也将陷入中东纷繁复杂的固有矛盾之中,让加入其中的国家处境尴尬。同时,也将影响其延展性和实际效力,最终不会对中东局势形成实际影响力,还将分化中东国家,制造新的矛盾。第四,作为从中东收缩的配套措施,美国企图以中东版“新四方”等新机制、新圈子为抓手,维持对中东事务的掌控力。但显而易见,在复杂动荡的中东,美国耗费巨资、直接干涉都未能实现的目标,靠这些软机制更无法达成。中东版“新四方”若不具有排他性、不针对第三方,正常的合作机制和议程无可厚非,有关国家通过新机制加强与美国盟友或伙伴关系的诉求也并不新鲜。但如果这样的机制沦为美国和印度的地缘政治工具,则将难逃失败命运。(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