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XGixcghy1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章玉贵、臧文佼:中国加入CPTPP的障碍在哪/e3pmub6h5/e3pr9baf6对于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现有成员国态度不一。其中,作为该协定目前的牵头国,日本在对待中国加入问题上,显然不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过程中那样积极配合与支持。日方政界一些人士质疑中国是否做好了符合CPTPP最高标准或规则的相关准备。虽然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已对中国加入表达支持态度,但CPTPP现有成员国对申请国都有一票否决权,因此中国最终顺利加入,不仅取决于中国与现有11个成员国的双边谈判结果,还取决于所有成员国能否最终采取协商一致的态度。细观日本,之所以暂时“婉拒”,一是因为CPTPP背后的支配力量美国目前尚未表态是否加入,从而担心过早表态支持中国会惹恼美国;二是早已过了贸易影响力巅峰时期的日本,基于“头雁心理”确实不愿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加入,担心那样一来日本在该组织中的权威随之大大稀释,而中国很可能取代日本成为规则引领者和最大受益国。日本的算盘是:尽可能拒绝或拖延中国加入时间,同时观察美国态度变化。如果美国排斥中国加入或以此为筹码,日本将和美国一道在对华贸易问题上谋取一定的增量筹码。 笔者认为,美国在拜登政府任内有可能加入CPTPP,这是拜登政府全球经济战略与政策的基本逻辑延伸。而从预期经济收益而言,美国智库早就算了一笔账,一旦美国加入,则未来十年美国每年将因此增加1300亿美元GDP。何况美国还时刻盯住中国的力量增长与贸易影响力扩大,假如日本最终无法阻挡中国加入CPTPP,而美国又迟迟不愿加入,那在美国看来意味着全球贸易领导权的流失,这是美国断然无法接受的。因此,从合作性博弈与非合作性博弈视角来看,美中日三大经济体将在CPTPP议题上展开多回合博弈,直至达到博弈均衡并拿出三方可接受的方案。再来分析规则。CPTPP的30个章节内容可归纳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合作与便利化、一般法律条款等六大领域。从其演变历史来看,最为重要的市场准入谈判和新规则制定,主要是由美国领导和推动的。尽管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退出TPP谈判,但日本在接手领导缩水版的协定过程中,务实地将22项难以统一执行的条款予以冻结,保留了TPP超过95%的条款,使CPTPP依然是当今世界最高标准的贸易协定。而仔细分析六大领域中与中国现有制度设计和规则执行存在较大差异的领域,例如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国企、劳工等方面所谓严苛标准,其实不是找不到最优解。且不说环境保护方面,中国早已向世界承诺“双碳”目标,就是在日美一直“放心不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政策、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劳工权益保护以及打击腐败和商业贿赂等争议领域,随着中国积极推进WTO关于知识产权相关协议条款的落实落地,对数据开放的规制改革,加之在国企改革和劳工政策的国际对接与适配性改革,中国完全有底气与国际最高标准实现有序对接。事实上,现有CPTPP一些成员国在市场开放度和有关规则方面并不比中国领先,它们之所以能率先加入,是因为主导国认为它们的加入并不构成对该组织的支配性力量。当然,由于CPTPP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灵活度最低、执行标准一致化程度最高的自贸协定,中国既要在全面吃透规则标准的基础上对照国内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又要避免削足适履。换句话说,中国当然要通过加入高水平贸易协定来推动国内市场化改革与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但也要避免被僵化的规则牵着鼻子走。况且,规则问题显然不是中国加入CPTPP的真正障碍,部分成员国的政治化操作才是。▲(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后、讲师)163657523146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时报163657523146311[]{"email":"guoxiaopeng@huanqiu.com","name":"郭晓鹏"}
对于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现有成员国态度不一。其中,作为该协定目前的牵头国,日本在对待中国加入问题上,显然不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过程中那样积极配合与支持。日方政界一些人士质疑中国是否做好了符合CPTPP最高标准或规则的相关准备。虽然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已对中国加入表达支持态度,但CPTPP现有成员国对申请国都有一票否决权,因此中国最终顺利加入,不仅取决于中国与现有11个成员国的双边谈判结果,还取决于所有成员国能否最终采取协商一致的态度。细观日本,之所以暂时“婉拒”,一是因为CPTPP背后的支配力量美国目前尚未表态是否加入,从而担心过早表态支持中国会惹恼美国;二是早已过了贸易影响力巅峰时期的日本,基于“头雁心理”确实不愿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加入,担心那样一来日本在该组织中的权威随之大大稀释,而中国很可能取代日本成为规则引领者和最大受益国。日本的算盘是:尽可能拒绝或拖延中国加入时间,同时观察美国态度变化。如果美国排斥中国加入或以此为筹码,日本将和美国一道在对华贸易问题上谋取一定的增量筹码。 笔者认为,美国在拜登政府任内有可能加入CPTPP,这是拜登政府全球经济战略与政策的基本逻辑延伸。而从预期经济收益而言,美国智库早就算了一笔账,一旦美国加入,则未来十年美国每年将因此增加1300亿美元GDP。何况美国还时刻盯住中国的力量增长与贸易影响力扩大,假如日本最终无法阻挡中国加入CPTPP,而美国又迟迟不愿加入,那在美国看来意味着全球贸易领导权的流失,这是美国断然无法接受的。因此,从合作性博弈与非合作性博弈视角来看,美中日三大经济体将在CPTPP议题上展开多回合博弈,直至达到博弈均衡并拿出三方可接受的方案。再来分析规则。CPTPP的30个章节内容可归纳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合作与便利化、一般法律条款等六大领域。从其演变历史来看,最为重要的市场准入谈判和新规则制定,主要是由美国领导和推动的。尽管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退出TPP谈判,但日本在接手领导缩水版的协定过程中,务实地将22项难以统一执行的条款予以冻结,保留了TPP超过95%的条款,使CPTPP依然是当今世界最高标准的贸易协定。而仔细分析六大领域中与中国现有制度设计和规则执行存在较大差异的领域,例如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国企、劳工等方面所谓严苛标准,其实不是找不到最优解。且不说环境保护方面,中国早已向世界承诺“双碳”目标,就是在日美一直“放心不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政策、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劳工权益保护以及打击腐败和商业贿赂等争议领域,随着中国积极推进WTO关于知识产权相关协议条款的落实落地,对数据开放的规制改革,加之在国企改革和劳工政策的国际对接与适配性改革,中国完全有底气与国际最高标准实现有序对接。事实上,现有CPTPP一些成员国在市场开放度和有关规则方面并不比中国领先,它们之所以能率先加入,是因为主导国认为它们的加入并不构成对该组织的支配性力量。当然,由于CPTPP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灵活度最低、执行标准一致化程度最高的自贸协定,中国既要在全面吃透规则标准的基础上对照国内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又要避免削足适履。换句话说,中国当然要通过加入高水平贸易协定来推动国内市场化改革与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但也要避免被僵化的规则牵着鼻子走。况且,规则问题显然不是中国加入CPTPP的真正障碍,部分成员国的政治化操作才是。▲(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后、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