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cBLZOwBrg作者:王建民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王建民:民进党成就不了台经济,但能毁它/e3pmub6h5/e3pr9baf6新冠疫情持续蔓延重创全球经济。但在此背景下,2020年台湾经济增长超过3%,表现颇受关注。除了台湾产业具有一定竞争力及产业结构特性正好适应疫情带来的额外需求,大陆经济率先复产复工以及庞大市场带动两岸贸易高增长等都是重要动力,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的依赖。这一结果给了民进党当局配合美国推行两岸经济“脱钩”图谋一个响亮耳光,也揭穿了岛内绿营政客鼓吹的台湾经济表现相对亮眼是因摆脱对单一市场(大陆)依赖的政治谎言。那么在疫情冲击以及全球经济贸易总体衰退之下,台湾经济究竟何以会有这样的表现?这首先与台湾的产业结构特性和产业竞争力关系密切。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及经济贸易影响巨大,冲击诸多传统产业与旅游交通等服务性行业,但同时也带来对芯片、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办公设备等产品的庞大需求。而这些产业或产品正是台湾经济与产业的最大优势所在。台湾半导体与电子产品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支撑台湾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除了上述因素,台湾经济较佳表现更重要的原因或真正的密码,还是在于大陆因素。台湾电子产业依靠两岸产业分工与大陆庞大市场获得重大发展,大量台资企业通过在大陆投资、从台湾进口相关设备和重要零部件带动台湾产业和经济发展。正因如此,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外贸出口市场以及最重要的海外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同时台资企业也是大陆出口的主力,2020年大陆前10大外贸出口企业中台资企业占了7个。台企电子产业强大的代工生产也主要集中在大陆。 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大陆依靠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治理能力率先控制了疫情蔓延,率先实现复工复产,这帮助维持甚至扩大了台湾产品对大陆的出口。2020年大陆从台进口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2021年从台进口持续保持高增长,前9个月从台进口18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9%,预计全年从台进口总额将接近2400亿,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254.2亿美元。对大陆的大规模出口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所在。如果没有大陆庞大的市场以及台湾对大陆大规模出口并获得巨额贸易顺差,台湾经济不但难有增长,反而很可能出现衰退。不仅如此,台湾经济的较佳表现还在于大陆对台湾经济与民生展现出的善意。新冠疫情暴发后,民进党当局大搞“以疫谋独”“以疫抗中”等“台独”分裂活动,同时在经济上大搞所谓“脱沟”图谋。对于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大陆表达坚定反对立场,给予严重警告,但并没在经济上对台采取惩罚措施,没有限制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没有取消各界关注的大陆在ECFA早收计划中给予台湾500多项产品的零关税待遇,甚至还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这才使台湾得以维持对大陆出口持续增长,保证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因此台湾对大陆(包括香港)的出口比例在疫情暴发以来不仅没有下降,没像民进党当局期待的那样“脱沟”,反而进一步上升。台湾经济增长2020年对出口依赖度上升到43.9%,2021年前9个月仍维持在42.7%的高水平,均明显高于马英九执政时期对大陆(包括香港)的出口依赖度。如前所述,必须厘清两岸经济往来尤其台湾对大陆庞大出口才是台湾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原因,不能像民进党当局那样有意扭曲台湾经济表现的真相。不仅如此,还需认识到台湾经济尽管有不错表现,但其经济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弱点与困难,存在不少暗礁与风险。一是能源供给高度依赖外部化。台湾经济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不仅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近60%,而且98%的初级能源也依赖进口,同时单一能源市场来源相对集中。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化与高度集中化,不平衡与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子产业支撑台湾经济半壁江山,经济主要依靠电子等极少数产业支撑,存在潜在风险。2020年台湾电子零组件与通信产品出口占了出口总额53.9%;同年半导体产值3.22万亿元,占了台湾GDP总值的16.3%。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的亮丽表现与发展,掩盖了诸多传统产业与旅游观光产业等在疫情冲击下面临的困境,高科技产业新贵也掩盖了庶民的困境。三是核心技术美日化。美日掌握着台湾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某种程度上控制着台湾经济命脉。四是低薪常态化。低薪问题成为近20多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经济发展尤其高科技产业发展,只有少数行业薪资增长,大多行业薪资停滞不前,22K(月工资2.2万元新台币,约合5000元人民币)成为台湾大学毕业生低工资的象征。五是区域经济整合边缘化。由于政治与两岸关系等原因,台湾无法有效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是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程度最低的经济体之一,面临区域经济整合边缘化的危机。六是面临缺电、缺水、缺工等重要生产要素不足问题,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比如年初爆发的干旱问题就对台湾经济民生带来重大影响。最后,两岸关系形势则是台湾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民进党当局不断冒进的“台独”举动,正将两岸逼向危险的边缘,一旦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故,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甚至灾难。(作者是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圆山学院教授)163708676600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3710239157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4e272f35b70bf66c14e671980801ce3u5.jpg{"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新冠疫情持续蔓延重创全球经济。但在此背景下,2020年台湾经济增长超过3%,表现颇受关注。除了台湾产业具有一定竞争力及产业结构特性正好适应疫情带来的额外需求,大陆经济率先复产复工以及庞大市场带动两岸贸易高增长等都是重要动力,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的依赖。这一结果给了民进党当局配合美国推行两岸经济“脱钩”图谋一个响亮耳光,也揭穿了岛内绿营政客鼓吹的台湾经济表现相对亮眼是因摆脱对单一市场(大陆)依赖的政治谎言。那么在疫情冲击以及全球经济贸易总体衰退之下,台湾经济究竟何以会有这样的表现?这首先与台湾的产业结构特性和产业竞争力关系密切。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及经济贸易影响巨大,冲击诸多传统产业与旅游交通等服务性行业,但同时也带来对芯片、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办公设备等产品的庞大需求。而这些产业或产品正是台湾经济与产业的最大优势所在。台湾半导体与电子产品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支撑台湾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除了上述因素,台湾经济较佳表现更重要的原因或真正的密码,还是在于大陆因素。台湾电子产业依靠两岸产业分工与大陆庞大市场获得重大发展,大量台资企业通过在大陆投资、从台湾进口相关设备和重要零部件带动台湾产业和经济发展。正因如此,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外贸出口市场以及最重要的海外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同时台资企业也是大陆出口的主力,2020年大陆前10大外贸出口企业中台资企业占了7个。台企电子产业强大的代工生产也主要集中在大陆。 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大陆依靠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治理能力率先控制了疫情蔓延,率先实现复工复产,这帮助维持甚至扩大了台湾产品对大陆的出口。2020年大陆从台进口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2021年从台进口持续保持高增长,前9个月从台进口18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9%,预计全年从台进口总额将接近2400亿,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254.2亿美元。对大陆的大规模出口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所在。如果没有大陆庞大的市场以及台湾对大陆大规模出口并获得巨额贸易顺差,台湾经济不但难有增长,反而很可能出现衰退。不仅如此,台湾经济的较佳表现还在于大陆对台湾经济与民生展现出的善意。新冠疫情暴发后,民进党当局大搞“以疫谋独”“以疫抗中”等“台独”分裂活动,同时在经济上大搞所谓“脱沟”图谋。对于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大陆表达坚定反对立场,给予严重警告,但并没在经济上对台采取惩罚措施,没有限制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没有取消各界关注的大陆在ECFA早收计划中给予台湾500多项产品的零关税待遇,甚至还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这才使台湾得以维持对大陆出口持续增长,保证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因此台湾对大陆(包括香港)的出口比例在疫情暴发以来不仅没有下降,没像民进党当局期待的那样“脱沟”,反而进一步上升。台湾经济增长2020年对出口依赖度上升到43.9%,2021年前9个月仍维持在42.7%的高水平,均明显高于马英九执政时期对大陆(包括香港)的出口依赖度。如前所述,必须厘清两岸经济往来尤其台湾对大陆庞大出口才是台湾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原因,不能像民进党当局那样有意扭曲台湾经济表现的真相。不仅如此,还需认识到台湾经济尽管有不错表现,但其经济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弱点与困难,存在不少暗礁与风险。一是能源供给高度依赖外部化。台湾经济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不仅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近60%,而且98%的初级能源也依赖进口,同时单一能源市场来源相对集中。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化与高度集中化,不平衡与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子产业支撑台湾经济半壁江山,经济主要依靠电子等极少数产业支撑,存在潜在风险。2020年台湾电子零组件与通信产品出口占了出口总额53.9%;同年半导体产值3.22万亿元,占了台湾GDP总值的16.3%。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的亮丽表现与发展,掩盖了诸多传统产业与旅游观光产业等在疫情冲击下面临的困境,高科技产业新贵也掩盖了庶民的困境。三是核心技术美日化。美日掌握着台湾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某种程度上控制着台湾经济命脉。四是低薪常态化。低薪问题成为近20多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经济发展尤其高科技产业发展,只有少数行业薪资增长,大多行业薪资停滞不前,22K(月工资2.2万元新台币,约合5000元人民币)成为台湾大学毕业生低工资的象征。五是区域经济整合边缘化。由于政治与两岸关系等原因,台湾无法有效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是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程度最低的经济体之一,面临区域经济整合边缘化的危机。六是面临缺电、缺水、缺工等重要生产要素不足问题,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比如年初爆发的干旱问题就对台湾经济民生带来重大影响。最后,两岸关系形势则是台湾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民进党当局不断冒进的“台独”举动,正将两岸逼向危险的边缘,一旦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故,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甚至灾难。(作者是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圆山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