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r7n8作者:万喆opinion.huanqiu.comarticle万喆:让地摊为就业做出贡献/e3pmub6h5/e3pr9baf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淡化了对经济增速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六稳”与“六保”。而“六保”中,“保就业”是最大着力点,也是“牛鼻子”。这既符合理论性的经济规律,也符合我国政府一贯注重民生保障的作法。报告强调,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有目共睹,帮扶、支持、纾困等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小微企业吸收了80%以上的就业,但是去年的调研显示,从以往依赖资源和资本的粗放发展向依赖技术和创新的集约发展转型并不容易。制约民营企业投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尽管政府减税力度不断加大,但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获得感不强。疫情压力下,有些中小微企业正在面临存亡问题。虽然一季度失业率保持平稳,但不能就此放松,低估二季度面临的就业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拿出更多实惠给中小微企业。一方面是抓落实。据调研了解,有些地方没有完全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帮扶政策,收税费容易退税费难;另一方面,有些政策还需要加大力度。像一些延缓缴纳的所得税、社保等,可能需要的不仅是延缓而且要有减免,根据疫情形势,还需要加大加长减免规模和时间。包括今年高速公路收费改ETC后,大家有一些费用上的疑问,虽然收费因疫情而停止,但现在收费恢复后,是不是应当考虑到非常时期的需要,进一步降低交通费用,在提高治理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上做文章? 不仅如此,在“创造就业机会”这个问题上,应该注重放开管制、避免“一刀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保就业就是保需求,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需给中小微企业更多空间、降低制度性成本。在疫情发生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很多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停摆”后,积极“自救”,不断寻找“商机”。比如卖早点、开网约车、直播卖货等等。这说明国内市场有充分的自发性和动力、活力,而现在需要鼓励这种动力。前两年一些地方上对摆摊有限制,连一些服务业店面、制造业工厂都被“一刀切”了。当此时刻,最重要的是“活下去”,需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放开不必要的管制,鼓励个人就业或者积极创业来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线上服务是大趋势,文化产品服务是消费升级和线上产业的重头,“新基建”的内涵是文化,应该给予更多空间和鼓励。 当然,在类似“摆地摊”问题上,我们需要在鼓励创业、就业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能力。在其他商业交易的管理上也应当如此。 在这个艰难时刻,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治理能力,是攻坚克难、稳步前行的正确方式。(作者是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15903412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59034128000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淡化了对经济增速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六稳”与“六保”。而“六保”中,“保就业”是最大着力点,也是“牛鼻子”。这既符合理论性的经济规律,也符合我国政府一贯注重民生保障的作法。报告强调,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有目共睹,帮扶、支持、纾困等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小微企业吸收了80%以上的就业,但是去年的调研显示,从以往依赖资源和资本的粗放发展向依赖技术和创新的集约发展转型并不容易。制约民营企业投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尽管政府减税力度不断加大,但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获得感不强。疫情压力下,有些中小微企业正在面临存亡问题。虽然一季度失业率保持平稳,但不能就此放松,低估二季度面临的就业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拿出更多实惠给中小微企业。一方面是抓落实。据调研了解,有些地方没有完全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帮扶政策,收税费容易退税费难;另一方面,有些政策还需要加大力度。像一些延缓缴纳的所得税、社保等,可能需要的不仅是延缓而且要有减免,根据疫情形势,还需要加大加长减免规模和时间。包括今年高速公路收费改ETC后,大家有一些费用上的疑问,虽然收费因疫情而停止,但现在收费恢复后,是不是应当考虑到非常时期的需要,进一步降低交通费用,在提高治理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上做文章? 不仅如此,在“创造就业机会”这个问题上,应该注重放开管制、避免“一刀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保就业就是保需求,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需给中小微企业更多空间、降低制度性成本。在疫情发生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很多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停摆”后,积极“自救”,不断寻找“商机”。比如卖早点、开网约车、直播卖货等等。这说明国内市场有充分的自发性和动力、活力,而现在需要鼓励这种动力。前两年一些地方上对摆摊有限制,连一些服务业店面、制造业工厂都被“一刀切”了。当此时刻,最重要的是“活下去”,需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放开不必要的管制,鼓励个人就业或者积极创业来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线上服务是大趋势,文化产品服务是消费升级和线上产业的重头,“新基建”的内涵是文化,应该给予更多空间和鼓励。 当然,在类似“摆地摊”问题上,我们需要在鼓励创业、就业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能力。在其他商业交易的管理上也应当如此。 在这个艰难时刻,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治理能力,是攻坚克难、稳步前行的正确方式。(作者是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