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CSJ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环保和发展如何取舍应由社会决定/e3pmub6h5/e3prafm0g全国30多个城市连日严重雾霾,北京尤甚。这强烈冲击了舆论,各种不满和自嘲涌上媒体和互联网。面对灰沉沉、雾蒙蒙的城市天空,人们纷纷在问中国“怎么了”以及该“怎么办”。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积累中,近年的治理虽有一定收效,但问题的严峻性没有好转。宏观原因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基础建设方兴未艾。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工地,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而且正在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汽车王国”。中国生产全球70%的钢铁,约一半的水泥,这些情况使当下的中国不可能像西方一样洁净。但近日的大气污染确实敲响了警钟。它在告诉我们当前的发展方式如果不做调整地继续强化,它只会窒息我们,我们走不到彼岸。 该如何做调整呢?这是中国最大的难题之一。因为发展是中国人民的权利和强烈愿望,而拥有不被或少被污染的环境同样是中国人民的强烈诉求。在中国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两者有很强的对立性,找到两全其美办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只能是个奢望。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根本没有能力为社会做决定,过去政府把一些污染的信息“低调处理”,代替民众在发展和环保之间做选择,但舆论不买这个账,这导致了一些冲突。政府今后需把围绕环境污染的全部实情及时告知公众,让社会全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很棘手,但在中国建立民主的过程中,它的到来也算恰逢其时。人民应当了解发展的重要性和守住环保底线的急迫性,这个艰难的取舍应通过真正民主的方式一路做出。不顾环保或者嘴上说环保,实际上只顾发展是蛮干;只要环保别的什么都不顾了,这是冲动甚至是说气话。中国或者主动在两者之间追求经过精心计算的平衡,或者忽左忽右,用反复的矫枉过正代价实现平衡。前一种做法显然是聪明和更成熟的。中国舆论当下喜欢各种偏激和耸动,往往朝一个方向转起来就不顾其他,政府与其用行政干预“引导舆论”,不如把各种事实和利益关系都如实摆出来,让舆论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内生出自我平衡的力量,只有这样的舆论才会自觉地被社会的总利益引导。近一个时期舆论常把污染的怨气撒向政府,这有一部分没撒错,但政府显然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责任方。环境问题之难,就难在它会触动全社会的发展利益,只要彻底改变前一阶段政府遮遮掩掩的做法,把事情完全敞开,社会在“该冲谁撒气”的问题上完全可以搞明白。环境问题应完全回到环境问题上,避免政治在这里若隐若现,节外生枝。它应当成为中国社会面对巨大难题时就事论事的真正尝试和实践,也应成为一个样板。环境问题已经让我们苦不堪言了,我们不应再让政治搅进来折磨我们自己。把环境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搞得十分清楚之后,中国社会就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掂量,做我们到底要什么,以及如何追求我们利益“极值”的决定。▲13581186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gaowang环球时报135811860000011["9CaKrnJypHO","9CaKrnJypHO","9CaKrnJykdi","9CaKrnJy7vC","9CaKrnJy2rE","9CaKrnJxC11"]{"email":"gaowang@huanqiu.com","name":"gaowang"}
全国30多个城市连日严重雾霾,北京尤甚。这强烈冲击了舆论,各种不满和自嘲涌上媒体和互联网。面对灰沉沉、雾蒙蒙的城市天空,人们纷纷在问中国“怎么了”以及该“怎么办”。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积累中,近年的治理虽有一定收效,但问题的严峻性没有好转。宏观原因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基础建设方兴未艾。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工地,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而且正在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汽车王国”。中国生产全球70%的钢铁,约一半的水泥,这些情况使当下的中国不可能像西方一样洁净。但近日的大气污染确实敲响了警钟。它在告诉我们当前的发展方式如果不做调整地继续强化,它只会窒息我们,我们走不到彼岸。 该如何做调整呢?这是中国最大的难题之一。因为发展是中国人民的权利和强烈愿望,而拥有不被或少被污染的环境同样是中国人民的强烈诉求。在中国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两者有很强的对立性,找到两全其美办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只能是个奢望。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根本没有能力为社会做决定,过去政府把一些污染的信息“低调处理”,代替民众在发展和环保之间做选择,但舆论不买这个账,这导致了一些冲突。政府今后需把围绕环境污染的全部实情及时告知公众,让社会全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很棘手,但在中国建立民主的过程中,它的到来也算恰逢其时。人民应当了解发展的重要性和守住环保底线的急迫性,这个艰难的取舍应通过真正民主的方式一路做出。不顾环保或者嘴上说环保,实际上只顾发展是蛮干;只要环保别的什么都不顾了,这是冲动甚至是说气话。中国或者主动在两者之间追求经过精心计算的平衡,或者忽左忽右,用反复的矫枉过正代价实现平衡。前一种做法显然是聪明和更成熟的。中国舆论当下喜欢各种偏激和耸动,往往朝一个方向转起来就不顾其他,政府与其用行政干预“引导舆论”,不如把各种事实和利益关系都如实摆出来,让舆论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内生出自我平衡的力量,只有这样的舆论才会自觉地被社会的总利益引导。近一个时期舆论常把污染的怨气撒向政府,这有一部分没撒错,但政府显然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责任方。环境问题之难,就难在它会触动全社会的发展利益,只要彻底改变前一阶段政府遮遮掩掩的做法,把事情完全敞开,社会在“该冲谁撒气”的问题上完全可以搞明白。环境问题应完全回到环境问题上,避免政治在这里若隐若现,节外生枝。它应当成为中国社会面对巨大难题时就事论事的真正尝试和实践,也应成为一个样板。环境问题已经让我们苦不堪言了,我们不应再让政治搅进来折磨我们自己。把环境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搞得十分清楚之后,中国社会就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掂量,做我们到底要什么,以及如何追求我们利益“极值”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