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ivn作者:环球时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洋品牌“质量打折”,中国人该喊冤吗/e3pmub6h5/e3prafm0g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的供应商7月20日爆出重大丑闻。上海东方卫视当天晚上播出轰动性报道,其记者通过卧底两个多月发现,这些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情节触目惊心。这些国际快餐企业20日晚紧急宣布停用上海福喜供应的原料,但到21日早上,一些媒体发现有的洋快餐店尚未执行这一决定。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虽然名称很中国化,但却是家外商独资公司,同上述著名国际快餐连锁企业在全球合作。据报道,该公司将过期变质肉类“优先”向中国市场供应使用。这一丑闻的性质相当恶劣,既有主观故意,也有较大影响面。对福喜公司的行为不仅要予以揭露和谴责,还要实施经济处罚,此外它显然已涉嫌犯罪。相关部门应对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开展司法调查。 这是著名洋品牌“在中国堕落”的又一活生生例子。麦当劳公司和肯德基、必胜客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有对供应商失察的重大责任,中国监管部门同样负有责任。这一丑闻不是麦当劳或者百胜集团自行发现并披露的,中国监管部门也做了看客,披露这些恶劣情节的是媒体的卧底记者,这增加了整个事件的严重性。因为众所周知,媒体监督缺少系统性,它是随机的,食品安全的核心保障是体制监督,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然而在这个丑闻中,这些阀门都失效了。即使现在,我们大概仍可以说,国际知名品牌实施食品安全的能力或许仍高于中国食品企业,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们的这种能力现在打了折扣。它们自身和中国的环境都难辞其咎。国际知名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服务并未做到全神贯注,也缺少它们在西方市场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它们大概觉得中国市场本身是粗糙的,稍微差一点的服务在中国也属于上乘,因而其中一些品牌向中国消费者提供的不是“最佳服务”,而是“性价比最恰当的服务”。一些大车商在中国召回问题汽车比在西方市场上慢一拍,著名手机在中国的保修期比在美国短,实际上都出于外商的这一态度。中国社会恐怕也不能认为自己很无辜。中国流行关系学,腐败较严重,质量监管体系薄弱,媒体监督有一搭没一搭,民间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这些都在影响外商的思考:它们该给在中国提供的服务质量“打几折”。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手机在售后服务上“歧视”中国消费者,以及在之后曝光星巴克在中国的价格“高于美国”,都遭到国内互联网舆论的逆袭,中国舆论场上几乎形成对国际知名品牌的“情绪化保护”,有这样的大氛围,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不出“大问题”才真是怪事。所有市场化企业的真正宗旨都是赚钱,它们的文明和良好道德都是社会铁面无情要求的结果。企业不会做我们所希望的,它们只会做我们严格规定并认真监督核查的事情。无论中外,概莫能外,区别仅仅在于不同企业主动应对社会质量需求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我们不必因为这一丑闻就将著名洋快餐纷纷“妖魔化”,那样也的确不公平。我们只需把它们当成正常的企业看待,不再在心里给予它们对各种质量争议“豁免”的特权。它们同样是需要“严加管教”的。我们也相信它们处置问题的本领,以及在全球市场上质量经验和能力的非凡积累。希望它们引以为鉴,重估市场环境,向中国消费者奉献百分百的质量服务。▲14059677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wangjingtao环球时报140596770000011["9CaKrnJF2ja","9CaKrnJERpb","9CaKrnJEJZ6","9CaKrnJEIOO","9CaKrnJDLk5"]//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722/20140722085619786.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的供应商7月20日爆出重大丑闻。上海东方卫视当天晚上播出轰动性报道,其记者通过卧底两个多月发现,这些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情节触目惊心。这些国际快餐企业20日晚紧急宣布停用上海福喜供应的原料,但到21日早上,一些媒体发现有的洋快餐店尚未执行这一决定。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虽然名称很中国化,但却是家外商独资公司,同上述著名国际快餐连锁企业在全球合作。据报道,该公司将过期变质肉类“优先”向中国市场供应使用。这一丑闻的性质相当恶劣,既有主观故意,也有较大影响面。对福喜公司的行为不仅要予以揭露和谴责,还要实施经济处罚,此外它显然已涉嫌犯罪。相关部门应对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开展司法调查。 这是著名洋品牌“在中国堕落”的又一活生生例子。麦当劳公司和肯德基、必胜客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有对供应商失察的重大责任,中国监管部门同样负有责任。这一丑闻不是麦当劳或者百胜集团自行发现并披露的,中国监管部门也做了看客,披露这些恶劣情节的是媒体的卧底记者,这增加了整个事件的严重性。因为众所周知,媒体监督缺少系统性,它是随机的,食品安全的核心保障是体制监督,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然而在这个丑闻中,这些阀门都失效了。即使现在,我们大概仍可以说,国际知名品牌实施食品安全的能力或许仍高于中国食品企业,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们的这种能力现在打了折扣。它们自身和中国的环境都难辞其咎。国际知名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服务并未做到全神贯注,也缺少它们在西方市场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它们大概觉得中国市场本身是粗糙的,稍微差一点的服务在中国也属于上乘,因而其中一些品牌向中国消费者提供的不是“最佳服务”,而是“性价比最恰当的服务”。一些大车商在中国召回问题汽车比在西方市场上慢一拍,著名手机在中国的保修期比在美国短,实际上都出于外商的这一态度。中国社会恐怕也不能认为自己很无辜。中国流行关系学,腐败较严重,质量监管体系薄弱,媒体监督有一搭没一搭,民间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这些都在影响外商的思考:它们该给在中国提供的服务质量“打几折”。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手机在售后服务上“歧视”中国消费者,以及在之后曝光星巴克在中国的价格“高于美国”,都遭到国内互联网舆论的逆袭,中国舆论场上几乎形成对国际知名品牌的“情绪化保护”,有这样的大氛围,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不出“大问题”才真是怪事。所有市场化企业的真正宗旨都是赚钱,它们的文明和良好道德都是社会铁面无情要求的结果。企业不会做我们所希望的,它们只会做我们严格规定并认真监督核查的事情。无论中外,概莫能外,区别仅仅在于不同企业主动应对社会质量需求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我们不必因为这一丑闻就将著名洋快餐纷纷“妖魔化”,那样也的确不公平。我们只需把它们当成正常的企业看待,不再在心里给予它们对各种质量争议“豁免”的特权。它们同样是需要“严加管教”的。我们也相信它们处置问题的本领,以及在全球市场上质量经验和能力的非凡积累。希望它们引以为鉴,重估市场环境,向中国消费者奉献百分百的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