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kT4作者:环球时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南京改解说词不妥,但别上纲上线/e3pmub6h5/e3prafm0g<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据网上曝光,南京市旅游委员会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提出在接待台湾同胞时,可对南京景区中一些涉及民国文化的解说词做“适当调整”,如“解放后”改为“1949年以后”,“淮海战役”改为“徐蚌会战”等。原因是台胞认为原解说词明显带有“大陆色彩”和“解放色彩”,感觉“不太舒服”。</p><p>针对网上质疑,先是南京市旅游委的官方微博称,该文件系“行业内部通知”,目的是为“促进两岸人民相互理解和包容”。但昨天该委又出正式通知,称原文件未按规定程序报批,属于“擅自发布”,将对相关责任人问责。这引起舆论的进一步奚落。</p><p>这件事上,南京市旅游委的前后表现显然要打低分。一是调整解说词本身不当,二是南京市旅游委的前后解释矛盾,相关官员急于脱责的态度非常明显。</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原本大概很分散,它虽是一个红头文件,但做出决定的级别很可能真的不太高。旅游委官微的操盘手或许就是一个“小编”。直到旅游委甚至它的上级都重视起此事,才提高了回应的级别。</p><p>然而互联网有“整合”相关信息的强大能力,从而把一些基层很具体的事情搞成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公共事件。</p><p>南京市旅游委太重视台商的感受了,互联网上出现反对声后,又显得很紧张,急于平息舆论的不满。它在台商和舆论面前都很不自信。</p><p>大陆的公众就很自信吗?也未必。我们一贯特别重视“原则”和“底线”,对社会细节高度敏感,经常会因为基层的具体不当表现,出现互联网上的“公众愤怒”。我们要求整个基层都是充满“气节”的,眼里揉不进一点沙子。</p><p>调整解说词是一种圆滑,不应当被鼓励。然而基层存在这样做的一些动机,原因都跟政治没关,中国大陆社会应当在纠正问题的同时,对这些现象的冒出给予大的宽容。它们未必就是一定要在政治上“上纲上线”的事情。</p><p>与其谴责南京市旅游委,不如教他们如何处理这样的麻烦。比如解说员面对台胞,可以在说“淮海战役”的同时,解释一下通常台湾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传播大陆的历史观需要我们历史文化产品的全面发力,接待台胞当然也可以看成是这样做的一个机会,但大概没有必要把这种场合作为一个斗争的“阵地”。</p><p>大陆和台湾各作为一方谈论历史和政治时,我们当然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态度。当我们面对面与台胞在生活中接触时,我们就会和颜悦色一些,减少政治和价值观的直接碰撞,其实全世界哪的人都是这样的。这种“人之常情”要与坚持原则融会贯通,应力争两个方向的双赢。没必要宣扬二者的对立,非要让原则的旗帜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猎猎招展。</p><p>为避免对此文的误读,我们要强调南京市旅游委前后行为的不妥,我们没有想为他们辩护的意思。我们同时想要说的是,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错,各路高人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当地把事情做得更妥帖。而且我们希望这能成为评论者们对在一线做事的人的普遍态度。▲</p></section></article>14064861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wangjingtao环球时报140648610000011["9CaKrnJF7Vk","9CaKrnJF2KP","9CaKrnJEUaJ","9CaKrnJEJh3","9CaKrnJEF0T"]//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728/2014072809074231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