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qqC作者:环球时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产妇死亡事件,舆论流水线的次品/e3pmub6h5/e3prafm0g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产妇在剖腹产时因羊水栓塞死亡,家属与院方冲突,经媒体报道激起轩然大波,成为最近两天互联网上的头号热议焦点。中国舆论场上不断飞来这样的激烈。这是一个基层医患冲突,迅速形成全国范围的评论和意见卷入。由于绝大多数评论者都对冲突的真实过程并不了解,只能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报道得知,而这些报道又是残缺不全、相互矛盾的,因此这些评论也显得相当混乱。如今相当一部分新闻热点都以类似的模式生成:基层发生了一个冲突,它被不完整地呈现到媒体和互联网上,评论和吐槽蜂拥而至,大量声音的汇集构成了新闻之上的新闻。如果这种冲突中哪怕有权力的一点影子,它就一定会被放大,成为热点中尤其令人兴奋的靶子。 如此热点生成模式几乎成了一条流水线,它十分多产,但次品率也很高。最近两个突出的例子,一个是这次湘潭的医患冲突,另一个是河南新郑“主人半夜被从家里抓出送到野地,回来后家已不复存在”的“被强拆惨剧”,两件事中媒体的最初报道都刻意做了片面化、标签化处理,后来爆出的事情原委要复杂得多。有人说,这两件事毕竟展现了互联网的“自我纠错”能力,从最初立场先行的报道走向了后来的信息修正。而且它们触及的都是牵动千家万户的民生领域,社会意见的高度参与有其合理性。很难说这种看法和主张是错的。而且重要的是,这样的局面好与不好,都几乎不可扭转。现阶段的中国舆论场就这样,它渴望热点的刺激,欢迎不太准确的离奇故事,而且民粹主义对形形色色新闻做了大体上千篇一律的价值取向锁定。然而我们不能不同时对这样的局面表达一份遗憾。互联网上接踵而至的热点编织出大型连续剧,它们灌输了人们对国家真实挑战的认识,影响了社会注意力的分配。它们带来了一个印象:中国的基层混乱不堪,那里已是中国民族复兴走不下去的泥潭。舆论场宣扬的痛不欲生的感受,在威胁着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步伐。事实上,中国基层问题的确多,但民生的综合改善这几年又是最快的。在中国这个超大社会里,每天都能找出处理准确度不达标的事情,但它们排成串的过度放大,与中国的宏观真实背道而驰。这样的舆论局面会对国家推行正当战略形成压力。中国已经面临顶级的国际战略竞争,但中国的网上意识形态却在这个时候严重市井化、民粹化。中国公众知道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政府应当优先解决什么,互联网舆论场获得很大的权力。而在这当中起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很多时候是生活阅历和对公众利益理解都不足的编辑新手,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常常塞到人民利益的名下。舆论场已经嗜热点成瘾,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在这之上,社会形成一份对它的冷静认识和反思却是必要的。这会反过来让舆论场感受到压力,增加舆论场上自我纠错的动力和紧迫感,它也会有助于社会对舆论场众声喧哗越来越有承受力。相信有兴趣认真跟踪每一个热点来龙去脉的国人并不多,目前的舆论热点有些已是虚热。当那些很刺激的故事对主流社会逐渐成为“耳旁风”的时候,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就完成了对社会不可避免的一轮洗礼,并且实现了软着陆。▲14080413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wangjingtao环球时报140804130000011["9CaKrnJFovK","9CaKrnJFnek","9CaKrnJFj5u","9CaKrnJFaX1","9CaKrnJF3O9"]//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815/2014081508233945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产妇在剖腹产时因羊水栓塞死亡,家属与院方冲突,经媒体报道激起轩然大波,成为最近两天互联网上的头号热议焦点。中国舆论场上不断飞来这样的激烈。这是一个基层医患冲突,迅速形成全国范围的评论和意见卷入。由于绝大多数评论者都对冲突的真实过程并不了解,只能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报道得知,而这些报道又是残缺不全、相互矛盾的,因此这些评论也显得相当混乱。如今相当一部分新闻热点都以类似的模式生成:基层发生了一个冲突,它被不完整地呈现到媒体和互联网上,评论和吐槽蜂拥而至,大量声音的汇集构成了新闻之上的新闻。如果这种冲突中哪怕有权力的一点影子,它就一定会被放大,成为热点中尤其令人兴奋的靶子。 如此热点生成模式几乎成了一条流水线,它十分多产,但次品率也很高。最近两个突出的例子,一个是这次湘潭的医患冲突,另一个是河南新郑“主人半夜被从家里抓出送到野地,回来后家已不复存在”的“被强拆惨剧”,两件事中媒体的最初报道都刻意做了片面化、标签化处理,后来爆出的事情原委要复杂得多。有人说,这两件事毕竟展现了互联网的“自我纠错”能力,从最初立场先行的报道走向了后来的信息修正。而且它们触及的都是牵动千家万户的民生领域,社会意见的高度参与有其合理性。很难说这种看法和主张是错的。而且重要的是,这样的局面好与不好,都几乎不可扭转。现阶段的中国舆论场就这样,它渴望热点的刺激,欢迎不太准确的离奇故事,而且民粹主义对形形色色新闻做了大体上千篇一律的价值取向锁定。然而我们不能不同时对这样的局面表达一份遗憾。互联网上接踵而至的热点编织出大型连续剧,它们灌输了人们对国家真实挑战的认识,影响了社会注意力的分配。它们带来了一个印象:中国的基层混乱不堪,那里已是中国民族复兴走不下去的泥潭。舆论场宣扬的痛不欲生的感受,在威胁着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步伐。事实上,中国基层问题的确多,但民生的综合改善这几年又是最快的。在中国这个超大社会里,每天都能找出处理准确度不达标的事情,但它们排成串的过度放大,与中国的宏观真实背道而驰。这样的舆论局面会对国家推行正当战略形成压力。中国已经面临顶级的国际战略竞争,但中国的网上意识形态却在这个时候严重市井化、民粹化。中国公众知道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政府应当优先解决什么,互联网舆论场获得很大的权力。而在这当中起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很多时候是生活阅历和对公众利益理解都不足的编辑新手,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常常塞到人民利益的名下。舆论场已经嗜热点成瘾,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在这之上,社会形成一份对它的冷静认识和反思却是必要的。这会反过来让舆论场感受到压力,增加舆论场上自我纠错的动力和紧迫感,它也会有助于社会对舆论场众声喧哗越来越有承受力。相信有兴趣认真跟踪每一个热点来龙去脉的国人并不多,目前的舆论热点有些已是虚热。当那些很刺激的故事对主流社会逐渐成为“耳旁风”的时候,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就完成了对社会不可避免的一轮洗礼,并且实现了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