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KlRB作者:环球时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苏联改革30年,无处纪念只有祭/e3pmub6h5/e3prafm0g4月23日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动改革30周年纪念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戈氏改革对国家来说弊大于利,它造成了人们失去信心,带来混乱,最终成为国家的灾难。2010年有53%的受访者持这一立场,今年上升至55%。对这一最终导致苏联灭亡的改革,该中心主任费多洛夫表示,俄罗斯社会希望尽快忘掉它。1985年4月23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标志着苏联改革的开始。苏共中央要求“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在改革反而造成经济停滞的情况下,戈氏提出应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的“新思维”。他推动民主化和公开性,降低苏共在国家运行中的作用,鼓励“全部权力归苏维埃”,最终导致国家混乱和失控。 如今30岁以下的俄罗斯人已对苏联没什么印象,普通俄罗斯人对谈论戈尔巴乔夫的兴趣越来越低。在俄罗斯和全球思想界,人们对戈氏的评价是分裂的,但有一点比较一致:他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进程的控制者。无论他的改革初衷是什么,发动改革的必要性到底有多大,改革的最终结果都与发动那些改革时绝大多数苏联人的愿望南辕北辙。中国是迄今为止研究戈氏改革最认真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情况与苏联的接近点相对较多。全球学界几乎一致认定邓小平的改革与戈氏改革是全人类成功和失败改革最突出的两个例子,尽管西方不少学者对中国的一些做法持保留意见。中国互联网上前几年出现一些赞扬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声音,并以俄罗斯当时的繁荣作为主要论据。油价下跌造成俄经济困难,挺戈的人也变得不怎么吱声了。回顾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新概念迭出,所提愿景振奋人心。而中国改革显得就事论事,冲击力不足。苏联有“500天计划”改革方案,而中国长期改革的目标也只是“小康”。当苏联人期待一步跨进西方式发达社会的时候,中国“慢腾腾”地提出改革要分三步走,继续强调自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未来回顾中国和苏联改革还会有更长的历史镜头,但30年的不同变化已经足以影响两国各自一两代人的命运。就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结论的清晰度已经不容怀疑。理想主义、低估改革的难度、过分重视西方的评价,这些都是戈氏留给世界的深刻教训。改革是有风险和误区的,综合控制力与改革实现突破同等重要。要让对改革的改革有机会发生,要让人民长期保持对改革的信心,这些不仅要想到,还要做到。苏共领导力的削弱和瓦解是导致苏联改革陷入全面混乱的最大败笔。对苏联国家根基造成沉重打击的几大事件,发动者都是苏共高层官员。最早推动加盟共和国分离的基本都是苏共在当地的最高领导者。苏共当时的混乱和分裂令人难以置信。全世界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国成功改革是很不容易的,中国成功改革,或许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幸运。这个世界充满不改革和“不会改革”的教训,中国要想不成为后人的“新教训”,任重而道远。这当中,“蹄疾而步稳”将长期是一门关键性哲学。最后我们想说,中国不断研究戈氏改革、汲取其教训,并对导致苏联解体的那些原因保持警惕十分必要。即使俄罗斯人逐渐淡忘它们,我们也不能忘。14298945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daxin环球时报142989450000011["9CaKrnJEknL","9CaKrnJCB2c"]//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425/00/59/2015042512591263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4月23日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动改革30周年纪念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戈氏改革对国家来说弊大于利,它造成了人们失去信心,带来混乱,最终成为国家的灾难。2010年有53%的受访者持这一立场,今年上升至55%。对这一最终导致苏联灭亡的改革,该中心主任费多洛夫表示,俄罗斯社会希望尽快忘掉它。1985年4月23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标志着苏联改革的开始。苏共中央要求“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在改革反而造成经济停滞的情况下,戈氏提出应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的“新思维”。他推动民主化和公开性,降低苏共在国家运行中的作用,鼓励“全部权力归苏维埃”,最终导致国家混乱和失控。 如今30岁以下的俄罗斯人已对苏联没什么印象,普通俄罗斯人对谈论戈尔巴乔夫的兴趣越来越低。在俄罗斯和全球思想界,人们对戈氏的评价是分裂的,但有一点比较一致:他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进程的控制者。无论他的改革初衷是什么,发动改革的必要性到底有多大,改革的最终结果都与发动那些改革时绝大多数苏联人的愿望南辕北辙。中国是迄今为止研究戈氏改革最认真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情况与苏联的接近点相对较多。全球学界几乎一致认定邓小平的改革与戈氏改革是全人类成功和失败改革最突出的两个例子,尽管西方不少学者对中国的一些做法持保留意见。中国互联网上前几年出现一些赞扬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声音,并以俄罗斯当时的繁荣作为主要论据。油价下跌造成俄经济困难,挺戈的人也变得不怎么吱声了。回顾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新概念迭出,所提愿景振奋人心。而中国改革显得就事论事,冲击力不足。苏联有“500天计划”改革方案,而中国长期改革的目标也只是“小康”。当苏联人期待一步跨进西方式发达社会的时候,中国“慢腾腾”地提出改革要分三步走,继续强调自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未来回顾中国和苏联改革还会有更长的历史镜头,但30年的不同变化已经足以影响两国各自一两代人的命运。就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结论的清晰度已经不容怀疑。理想主义、低估改革的难度、过分重视西方的评价,这些都是戈氏留给世界的深刻教训。改革是有风险和误区的,综合控制力与改革实现突破同等重要。要让对改革的改革有机会发生,要让人民长期保持对改革的信心,这些不仅要想到,还要做到。苏共领导力的削弱和瓦解是导致苏联改革陷入全面混乱的最大败笔。对苏联国家根基造成沉重打击的几大事件,发动者都是苏共高层官员。最早推动加盟共和国分离的基本都是苏共在当地的最高领导者。苏共当时的混乱和分裂令人难以置信。全世界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国成功改革是很不容易的,中国成功改革,或许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幸运。这个世界充满不改革和“不会改革”的教训,中国要想不成为后人的“新教训”,任重而道远。这当中,“蹄疾而步稳”将长期是一门关键性哲学。最后我们想说,中国不断研究戈氏改革、汲取其教训,并对导致苏联解体的那些原因保持警惕十分必要。即使俄罗斯人逐渐淡忘它们,我们也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