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NLD8作者:环球时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三菱若道歉、补偿将成开创性拐点/e3pmub6h5/e3prafm0g图为今年6月,二战幸存中国劳工及遗属冒雨前往大阪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日本共同社今天援引相关人士消息称,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征中国劳工一事,日本三菱材料公司与中国受害者谈判团基本决定达成全面和解协议,三菱将表示“道歉”,并以基金方式向每名受害者“补偿”10万元人民币,支付对象共计3765人。目前三菱方面尚未就这一消息予以证实。如果三菱公司能够实现共同社报道的全部内容,这将是日本企业战后对中国受害者最大规模的一次“补偿”。三菱是日本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在中国也很知名,此举将对中日民间和解具有“大事记”的意义。中国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历尽曲折和坎坷,日本社会整体上态度消极。日本政府的主张是:中国政府放弃了赔偿要求,这意味着两国民间也不应再有索赔官司。这让之前日本公司赔偿和道歉的意愿都很低。然而政府和民间受害者的要求是两码事,法律的基本精神不支持日本的做法。 如果三菱最终道歉并支付共同社所报道的“补偿”,这是日本公司转折性进步。客观说10万元人民币这点钱不算多,总共几亿元人民币的总赔偿金额对三菱公司也算不上大数,中国受害者和家属不能靠这点钱怎么样,三菱也不会因此感到财务困难。但这是一次该公司和中国受害者恩怨的正面清算,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三菱这样做必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在产生种种正面政治意义的同时,也将符合三菱公司自身的利益。中国在快速发展,民间的财富积累很快,中国当年受害者和家属今天对日索赔对他们自身的经济意义越来越小,大家争的就是一个理。对当年悲剧负有责任的日本公司做出适当赔偿,这种态度比赔偿金更有价值,它是中国当事人需要的,也是中国公众愿意看到的。过去日本方面对道歉和赔偿的后果过于担心和警惕,总以为一旦开了赔偿的口子,更多的索赔就会竞相涌来。另外日方似乎不把道歉看成是道义上崇高的姿态,而觉得道歉是很丢人的事。日本官方民间或许都有这种倾向。因此在韩国慰安妇和中国劳工的问题上,日方宁愿用“援助”方式代替赔偿,使问题一直留着尾巴。其实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不断积累宽容日本的社会心理条件,今天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与日本就70年前的悲剧彻底和解。日本人抱怨中国的抗日神剧太多,其实中国社会对这种现象同样反感,那些电视剧并不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对日心态,它们的泛滥不断受到中国舆论的批评。遗憾的是,恰恰在中国社会有了对日和解心理积淀之时,日方同中国的互动方式似乎遭到右翼的绑架,变得十分偏激。很多中国人现在有一个疑惑:是不是日本不想同中国和解,莫非他们觉得同中国就历史等问题对抗更有利于在亚太现有格局中谋求日本的利益?中日现在的互疑比前些年加深了很多,从中国方面来说,我们很难看懂日本为何在是非很清楚的领域做偏执的较劲。我们不明白,近代以来中国没侵略过日本,当下也不抵制日货,两国关系不好时我们的旅游者仍大量去日本做贡献,买他们的马桶盖。只有中国的沙尘暴偶尔飘到过日本,但日本核泄漏也曾让中国沿海地区惴惴不安。我们怎么得罪日本了?中日和解首先需要民间和解,而这样的和解需要有人带头。我们希望共同社对三菱道歉、赔偿的报道会很快坐实,成为两国民间换一种眼光互视的开创性拐点。14377311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翟亚菲环球时报143773116000011["9CaKrnJND2w","9CaKrnJNBqT","9CaKrnJLs5W","9CaKrnJLryu"]//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724/17/53/20150724055340993.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图为今年6月,二战幸存中国劳工及遗属冒雨前往大阪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日本共同社今天援引相关人士消息称,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征中国劳工一事,日本三菱材料公司与中国受害者谈判团基本决定达成全面和解协议,三菱将表示“道歉”,并以基金方式向每名受害者“补偿”10万元人民币,支付对象共计3765人。目前三菱方面尚未就这一消息予以证实。如果三菱公司能够实现共同社报道的全部内容,这将是日本企业战后对中国受害者最大规模的一次“补偿”。三菱是日本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在中国也很知名,此举将对中日民间和解具有“大事记”的意义。中国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历尽曲折和坎坷,日本社会整体上态度消极。日本政府的主张是:中国政府放弃了赔偿要求,这意味着两国民间也不应再有索赔官司。这让之前日本公司赔偿和道歉的意愿都很低。然而政府和民间受害者的要求是两码事,法律的基本精神不支持日本的做法。 如果三菱最终道歉并支付共同社所报道的“补偿”,这是日本公司转折性进步。客观说10万元人民币这点钱不算多,总共几亿元人民币的总赔偿金额对三菱公司也算不上大数,中国受害者和家属不能靠这点钱怎么样,三菱也不会因此感到财务困难。但这是一次该公司和中国受害者恩怨的正面清算,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三菱这样做必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在产生种种正面政治意义的同时,也将符合三菱公司自身的利益。中国在快速发展,民间的财富积累很快,中国当年受害者和家属今天对日索赔对他们自身的经济意义越来越小,大家争的就是一个理。对当年悲剧负有责任的日本公司做出适当赔偿,这种态度比赔偿金更有价值,它是中国当事人需要的,也是中国公众愿意看到的。过去日本方面对道歉和赔偿的后果过于担心和警惕,总以为一旦开了赔偿的口子,更多的索赔就会竞相涌来。另外日方似乎不把道歉看成是道义上崇高的姿态,而觉得道歉是很丢人的事。日本官方民间或许都有这种倾向。因此在韩国慰安妇和中国劳工的问题上,日方宁愿用“援助”方式代替赔偿,使问题一直留着尾巴。其实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不断积累宽容日本的社会心理条件,今天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与日本就70年前的悲剧彻底和解。日本人抱怨中国的抗日神剧太多,其实中国社会对这种现象同样反感,那些电视剧并不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对日心态,它们的泛滥不断受到中国舆论的批评。遗憾的是,恰恰在中国社会有了对日和解心理积淀之时,日方同中国的互动方式似乎遭到右翼的绑架,变得十分偏激。很多中国人现在有一个疑惑:是不是日本不想同中国和解,莫非他们觉得同中国就历史等问题对抗更有利于在亚太现有格局中谋求日本的利益?中日现在的互疑比前些年加深了很多,从中国方面来说,我们很难看懂日本为何在是非很清楚的领域做偏执的较劲。我们不明白,近代以来中国没侵略过日本,当下也不抵制日货,两国关系不好时我们的旅游者仍大量去日本做贡献,买他们的马桶盖。只有中国的沙尘暴偶尔飘到过日本,但日本核泄漏也曾让中国沿海地区惴惴不安。我们怎么得罪日本了?中日和解首先需要民间和解,而这样的和解需要有人带头。我们希望共同社对三菱道歉、赔偿的报道会很快坐实,成为两国民间换一种眼光互视的开创性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