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boHG作者:寰平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新时代·边疆行系列网评之二:心连心手拉手,汇聚民族团结的筑梦力量/e3pmub6h5/e3pmub75a“在那母亲一样慈祥的宽阔河谷,有一个热爱太阳的民族,他们那古老的先民,都有扇向东开启的家门。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达斡尔人。”8月14日,“建设亮丽内蒙古 民族团结新北疆”2018“新时代·边疆行”重点新闻网站走进内蒙古活动来到呼伦贝尔市的东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各族人民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内蒙古现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人口较少的民族,2014年1月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明确提出“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就以莫旗为例,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60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创造幸福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是达斡尔的儿女,有水一样的温柔,有山一样的刚毅。”从莫旗成立60周年展、莫旗乌兰牧骑、莫旗曲棍球运动中,人们就感受到了勤劳、勇敢、智慧的达斡尔族人,感受到了山川秀美、文化浓厚的莫力达瓦,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带来的变化。以此为缩影,四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牢记总书记指示,开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人局面。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站在新时代坐标点上回望,可以发现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就已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新事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各族群众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内蒙古以推进农村牧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抓手,在区域和民族协调发展方面可圈可点。行百里者半九十。团结筑梦没有休止符,一直在路上。内蒙古就始终从区情实际出发,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这一主题作为谋划全区工作的一个基本考量。比如,2016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受益。一项项涉及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字、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内容的条例和法规,保障了各民族合法权益,为发展聚合了强劲动力。“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到2020年内蒙古将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各族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值得人们期待。新时代新征程,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进发,内蒙古就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的制度基础。这就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努力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作者是环球网特约评论员)15343363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翟亚菲环球网153433638000011["9CaKrnKbnEF"]{"email":"zhaiyafei@huanqiu.com","name":"翟亚菲"}
“在那母亲一样慈祥的宽阔河谷,有一个热爱太阳的民族,他们那古老的先民,都有扇向东开启的家门。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达斡尔人。”8月14日,“建设亮丽内蒙古 民族团结新北疆”2018“新时代·边疆行”重点新闻网站走进内蒙古活动来到呼伦贝尔市的东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各族人民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内蒙古现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人口较少的民族,2014年1月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明确提出“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就以莫旗为例,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60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创造幸福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是达斡尔的儿女,有水一样的温柔,有山一样的刚毅。”从莫旗成立60周年展、莫旗乌兰牧骑、莫旗曲棍球运动中,人们就感受到了勤劳、勇敢、智慧的达斡尔族人,感受到了山川秀美、文化浓厚的莫力达瓦,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带来的变化。以此为缩影,四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牢记总书记指示,开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人局面。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站在新时代坐标点上回望,可以发现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就已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新事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各族群众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内蒙古以推进农村牧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抓手,在区域和民族协调发展方面可圈可点。行百里者半九十。团结筑梦没有休止符,一直在路上。内蒙古就始终从区情实际出发,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这一主题作为谋划全区工作的一个基本考量。比如,2016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受益。一项项涉及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字、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内容的条例和法规,保障了各民族合法权益,为发展聚合了强劲动力。“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到2020年内蒙古将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各族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值得人们期待。新时代新征程,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进发,内蒙古就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的制度基础。这就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努力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作者是环球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