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a579作者:杨凡欣 钟振宇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杨凡欣、钟振宇:中欧经济合作如何更具活力/e3pmub6h5/e3pn4bi4t7月16-17日,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二十周年,也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五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中欧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共同挑战。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双方领导人将如何深化中欧合作、为中欧关系注入新动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二十年来,双方已在深化双边关系方面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中欧双边贸易额迅猛增长,双方更加重视彼此的核心关切、尊重各自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反恐、社会、环境、文化等领域关系发展成就斐然。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的推动下,中欧不断完善合作议程。进入2018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世界。在此背景下,第二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显得意义重大,各方均期待富有远见卓识的中欧领导人努力扩大共识、落实各项合作倡议、共同应对贸易挑战。简单说来,第二十次会晤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期待。双方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接连制造贸易摩擦。今年四月,特朗普政府公布了针对价值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清单。作为美国盟友,欧盟国家也难逃特朗普政府在贸易上的责难。6月1日,美国决定对包括欧盟产钢铝产品在内的来自三个经济体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前不久,在欧盟出台反制措施后,特朗普又扬言称考虑对所有从欧盟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20%的关税。当前,中欧各自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均没有降温的征兆,中欧两大经济体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6月25日举行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中欧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同意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欧如今可谓是处在共同抵抗贸易保护主义的“同一战壕”之中,而七月的领导人会晤很有可能让双方走得更近。中欧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领导人可以协调统一的政策立场,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极端行为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和衰退性影响。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战略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中欧双方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继续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争取早日达成高质量的中欧投资协定。在前几次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双方均表示对包括“一带一路”与欧洲投资计划在内的彼此重大倡议抱有浓厚兴趣,并表示要积极推动二者对接。这不仅能为疲软的欧洲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更为中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符合中国与欧盟的共同利益。如今,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项目愈发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金名片,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这些都是中欧双方对接彼此经济合作倡议的体现。而商签中欧投资协定则是中欧深化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一环,双方高官也在刚刚落幕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表示,中欧争取在下个月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就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交换清单出价。一旦谈判完成,新的中欧投资协定将覆盖所有的欧盟成员国,并将取代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更重要的是,这将为中国与欧盟在条件成熟时签署全面深入的自贸协定打下重要基础。相信在七月份的会晤中,双方领导人将在这些议题上深入交换意见,推动中欧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双方创新资源,架起中小企业合作桥梁推动中欧中小企业合作也是中欧领导人一直以来的关注之一。在2013年中欧双方共同发表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双方明确提到要特别重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机会。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还共同出席了中国—欧盟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充分展现了双方领导人对中欧中小企业对接合作的重视程度。中欧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小企业合作已经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欧双方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遭遇融资困难、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问题。第十九次中欧领导人举行会晤期间,“2017中国—欧盟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在布鲁塞尔成功举行,这对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中欧双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十次会晤中,中欧领导人或许同样会在中小企业合作的议题上给予一定关注,搭建更多平台,促进中欧双方的中小企业在多层面开展技术合作,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深化贸易往来,实现中欧中小企业的融通合作发展。双方凝聚共识,挖掘第三方市场合作潜力当逆全球化思潮与孤立主义日益抬头之时,全球治理、投资贸易规则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为世界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对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平衡,中欧双方应加强合作。中欧在非洲等第三方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双方应利用各自优势,通过战略规划发挥引领作用,在重点国家和领域推进务实合作。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水平与经济影响力的提升,欧盟逐渐认识到与中国在此方面开展合作的必要性。2008年,欧盟启动了一项旨在推动“欧-非-中三角合作关系”的官方议程。当前中欧在非洲等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程度,无论是从机制还是从政策沟通方面都不算太深,中欧领导人会晤或可在此做些文章。中欧在非洲的合作不仅能消除欧盟内部对中非合作的一些噪音,更能真正促进非洲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承担起中国与欧盟肩负的国际责任。双方规划路线图,深化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欧盟和中国在能源和气候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目标政策。2016年7月签署的中欧能源合作路线图,旨在推动双方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领域的合作透明度,这标志着欧盟与中国在长期能源合作上迈出新的一步。该路线图指导2016-2020年间的中欧能源合作,覆盖双方在能源领域的主要关切,包括可再生能源整合、能源效率、能源立法和政策、能源市场改革以及双方在国际能源机构中的作用、标准制定、定价模式和治理机制,特别是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方,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是中欧的共同利益。双方共同恪守承诺执行《巴黎协定》,这意味着双方正共同努力把一个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转变为一个依赖可再生能源、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能源系统。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可当作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欧盟和中国同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为气候变化政策的合作和对话提供一个高级别框架,就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关键问题交换意见,并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吸收。2015年,中欧领导人会晤时发表的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要深化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合作。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中欧可采取共同行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续坚持低碳发展的承诺,包括在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方案、加强多边合作数据共享和透明度、气候融资、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融资等关键领域,推进进一步的合作。中欧关系历经风雨,其间虽有曲折,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欧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彼此利益交融、联系紧密,双方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尽管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中欧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维护良好的中欧关系、推进多领域互利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相信即将到来的第二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带领双边合作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作者系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实习生)15306745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翟亚菲环球网153067452000011["9CaKrnK8Gub","9CaKrnK8tBw","9CaKrnK6uvP","9CaKrnK6aA7","9CaKrnK5xso"]{"email":"zhaiyafei@huanqiu.com","name":"翟亚菲"}
7月16-17日,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二十周年,也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五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中欧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共同挑战。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双方领导人将如何深化中欧合作、为中欧关系注入新动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二十年来,双方已在深化双边关系方面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中欧双边贸易额迅猛增长,双方更加重视彼此的核心关切、尊重各自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反恐、社会、环境、文化等领域关系发展成就斐然。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的推动下,中欧不断完善合作议程。进入2018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世界。在此背景下,第二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显得意义重大,各方均期待富有远见卓识的中欧领导人努力扩大共识、落实各项合作倡议、共同应对贸易挑战。简单说来,第二十次会晤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期待。双方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接连制造贸易摩擦。今年四月,特朗普政府公布了针对价值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清单。作为美国盟友,欧盟国家也难逃特朗普政府在贸易上的责难。6月1日,美国决定对包括欧盟产钢铝产品在内的来自三个经济体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前不久,在欧盟出台反制措施后,特朗普又扬言称考虑对所有从欧盟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20%的关税。当前,中欧各自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均没有降温的征兆,中欧两大经济体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6月25日举行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中欧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同意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欧如今可谓是处在共同抵抗贸易保护主义的“同一战壕”之中,而七月的领导人会晤很有可能让双方走得更近。中欧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领导人可以协调统一的政策立场,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极端行为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和衰退性影响。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战略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中欧双方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继续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争取早日达成高质量的中欧投资协定。在前几次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双方均表示对包括“一带一路”与欧洲投资计划在内的彼此重大倡议抱有浓厚兴趣,并表示要积极推动二者对接。这不仅能为疲软的欧洲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更为中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符合中国与欧盟的共同利益。如今,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项目愈发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金名片,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这些都是中欧双方对接彼此经济合作倡议的体现。而商签中欧投资协定则是中欧深化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一环,双方高官也在刚刚落幕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表示,中欧争取在下个月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就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交换清单出价。一旦谈判完成,新的中欧投资协定将覆盖所有的欧盟成员国,并将取代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更重要的是,这将为中国与欧盟在条件成熟时签署全面深入的自贸协定打下重要基础。相信在七月份的会晤中,双方领导人将在这些议题上深入交换意见,推动中欧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双方创新资源,架起中小企业合作桥梁推动中欧中小企业合作也是中欧领导人一直以来的关注之一。在2013年中欧双方共同发表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双方明确提到要特别重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机会。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还共同出席了中国—欧盟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充分展现了双方领导人对中欧中小企业对接合作的重视程度。中欧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小企业合作已经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欧双方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遭遇融资困难、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问题。第十九次中欧领导人举行会晤期间,“2017中国—欧盟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在布鲁塞尔成功举行,这对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中欧双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十次会晤中,中欧领导人或许同样会在中小企业合作的议题上给予一定关注,搭建更多平台,促进中欧双方的中小企业在多层面开展技术合作,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深化贸易往来,实现中欧中小企业的融通合作发展。双方凝聚共识,挖掘第三方市场合作潜力当逆全球化思潮与孤立主义日益抬头之时,全球治理、投资贸易规则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为世界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对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平衡,中欧双方应加强合作。中欧在非洲等第三方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双方应利用各自优势,通过战略规划发挥引领作用,在重点国家和领域推进务实合作。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水平与经济影响力的提升,欧盟逐渐认识到与中国在此方面开展合作的必要性。2008年,欧盟启动了一项旨在推动“欧-非-中三角合作关系”的官方议程。当前中欧在非洲等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程度,无论是从机制还是从政策沟通方面都不算太深,中欧领导人会晤或可在此做些文章。中欧在非洲的合作不仅能消除欧盟内部对中非合作的一些噪音,更能真正促进非洲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承担起中国与欧盟肩负的国际责任。双方规划路线图,深化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欧盟和中国在能源和气候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目标政策。2016年7月签署的中欧能源合作路线图,旨在推动双方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领域的合作透明度,这标志着欧盟与中国在长期能源合作上迈出新的一步。该路线图指导2016-2020年间的中欧能源合作,覆盖双方在能源领域的主要关切,包括可再生能源整合、能源效率、能源立法和政策、能源市场改革以及双方在国际能源机构中的作用、标准制定、定价模式和治理机制,特别是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方,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是中欧的共同利益。双方共同恪守承诺执行《巴黎协定》,这意味着双方正共同努力把一个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转变为一个依赖可再生能源、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能源系统。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可当作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欧盟和中国同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为气候变化政策的合作和对话提供一个高级别框架,就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关键问题交换意见,并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吸收。2015年,中欧领导人会晤时发表的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要深化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合作。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中欧可采取共同行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续坚持低碳发展的承诺,包括在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方案、加强多边合作数据共享和透明度、气候融资、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融资等关键领域,推进进一步的合作。中欧关系历经风雨,其间虽有曲折,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欧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彼此利益交融、联系紧密,双方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尽管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中欧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维护良好的中欧关系、推进多领域互利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相信即将到来的第二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带领双边合作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作者系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