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刮“政治风暴”?

导语:近来,由“关说案”导致台湾政局可能掀起“政治风暴”,已成为不少人的预测。马英九怒斥“立法院长”王金平“关说”,干涉司法独立,而王金平则一再否认,自辩清白。案件不仅横跨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更跨越蓝绿阵营。是马英九政治洁癖发作,眼里不容沙子,还是政治阴谋,“马王心结”到了了结的时候?“关说案”背后折射出台湾的什么问题?
调查

1.你是否关注台湾的政坛?

2.你在王金平“关说案”中更倾向于哪方的说辞?

3.你如何看王金平“关说案”的发生?

4.你认为“关说案”是否会在台湾掀起更大“政治风暴”?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专题热度榜
王金平“关说案”原委

名词释义:什么是“关说”

大陆人对“关说”一词可能感到陌生,因为这是个台湾用语。据媒体相关介绍,在台湾的语境中,“关说”指当官者利用职权干扰正常执法或行政活动,与我们所讲的“说情”意思大抵相近。所谓“关说”,乃是用言辞打通“关节”、搞掂某种“关系”。出自《史记·佞幸列传序》:“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

王金平“关说案”

这场被台“检察总长”黄世铭形容为“台湾司法界最大丑闻”的关说风暴,缘于1998年柯建铭担任全民电通总经理期间,涉嫌不法获利新台币1200万元,被依背信起诉,侦查组调阅监听纪录发现,柯建铭曾试图透过“立法院长”王金平关说台“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不要上诉”,前“法务部长”曾勇夫也介入其中。台湾“检察总长”黄世铭9日指出,特侦组是因为监听“立委”柯建铭,而查获关说弊案,绝对没有私人恩怨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王金平“关说案”发过程如下:

6月21日18:35:柯建铭问律师检察官会不会上诉

6月28日11:51到11:58:王金平连打3通,分别去电陈守煌、曾勇夫关说

6月29日13:34:王金平打电话给柯建铭“勇伯说OK了”(“勇伯”即曾勇夫)

8月31日:两检察官接受特侦组侦讯,林秀涛19:00到20:45,陈正芬21:20到22:30左右关说事证明确,黄世铭在晚间11点到“总统”官邸报告

9月1日到5日:特侦组写移送书、新闻稿

9月6日:特侦组开记者会公开关税案

9月6日晚:台“法务部长”曾勇夫临时开记者会,宣布辞职

9月8日下午:马英九召开记者会,怒斥王金平关说案

9月9日:媒体报道称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接马英九电话,但未作评论

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称,连战认为马英九言论应谨慎

9月10日:台湾《联合报》刊发文章,连战批马英九

9月10日晚:王金平从马来西亚返台,在机场发表声明,反击马英九,自辩清白

9月10日晚:马英九听完王金平声明后“感到失望”

9月11日早上8:30:马英九宣布“王金平已不适任‘立法院长’”

9月11日上午:国民党考纪会做出处分决定,王金平被撤销党籍

目前,事态还在发展中。

马英九在“捍卫价值”,还是搞“政治阴谋”?

台湾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制度,但作为“立法院长”的王金平却打电话给“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法务部长”曾勇夫,谈及“柯建铭案”,并给柯建铭电话说“勇伯说OK了”。马英九称:“这不是关说,那什么才是关说?”而王金平则一直否认,并在机场发表声明,抛出一串反问:人民的痛苦,政府知道吗?人民对司法的不信任,政府有感觉吗?人民期待司法改革,政府了解吗?

马英九与王金平,被戏称“一个没有朋友,一个没有敌人”——马英九被认为有“政治洁癖”,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没有朋友”;王金平则是有名的“老好人”,蓝绿通吃,是有求必应的“万应公”,因此“没有敌人”。问题是,两人不仅作风迥异,而且有着长期的矛盾,被称为“马王心结”,因此,“关说案”爆发,人们也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声音大致分成了马派与王派,前者认为马英九在维护价值,后者则认为是马英九在搞政治阴谋。

挺马:这不是关说,什么才是关说?

“关说案”案发后,马英九在9月8日下午举行记者发布会,明确表达了对“关说案”的看法,从司法公正的角度进行了义正言辞的痛批。马英九说:“‘立法院长’为了最大在野党党鞭的司法案件,关说‘法务部长’及台‘高检检察长’,这是侵犯司法独立最严重的一件事,也是台湾民主法治发展最耻辱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能严正面对这样的弊案,台湾将走上无限沉沦的处境。”对于王金平的电话解释,马英九反问:“如果这不是关说,那什么才是关说?”

他说:“如果有权势的人都可以关说影响司法,那么一般平民要如何期待司法保障公平正义?”“政治关说本来就是台湾民众深恶痛绝的行为,尤其当关说的事情是司法个案时,我们更应该坚守一条红线。在抗拒政治力量关说司法案件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灰色地带,也不容我们犹豫妥协。”“这是台湾民主法治何去何从的关键选择。”“这件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对台湾未来民主发展将会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件事情没有和稀泥的空间。”

“行政院长”江宜桦表示,在台湾“关说”司空见惯,但对台湾体制、台当局效能,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行政部门”对“关说”戒慎恐惧,但司法“关说”更为严重。毕竟司法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若连这最后防线都被“关说”,等于“从头至尾、彻底腐败”。司法独立和公正性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马英九处理此事为难、棘手,但为捍卫司法正义和公正,还是面对。“马英九捍卫的是一种价值,而不是和王金平有恩怨”。

台中市长胡志强9日上午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表示,针对“立法院长”王金平卷入关说疑云,马英九在记者会上的说法是必然反应,因为如果立场不清、含糊其词,社会和媒体都不会原谅。他说,“马王斗争”是不存在的。胡志强上午主持市政会议,针对王金平卷入关说风暴一事表示,如果有一天是他卷入关说,马英九的做法也一样的。“如果马英九立场不清、含糊其词,大家会原谅他吗?”台湾应该有个方向,一定要进步。有媒体询问,马英九说王金平渉及关说是“民主之耻”,这句话会不会太重了?胡志强也说,重不重是“总统”权责,但如果马不说,闪烁其词,没有立场,会被社会和媒体原谅吗?何来针对性之说?马英九想了三天做这样的反应,必然如此,马不可能闪烁其词、没有立场。

算不上“挺马”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教授、前“立委”邱毅发表文章认为,马英九不会用人,可是要说马英九会去斗王金平,做一些卑鄙下三滥的手段,其实马英九不知道怎么干这种事。马英九可能很气王,但不知道怎么斗,顶多气气骂骂而已。邱毅认为,马英九“不会”干斗王金平的事。

挺王:这不是政治斗争,什么才是政治斗争?

据台媒报道称,绿营声援王金平动作不断升高。例如,马英九下令王尽速返台说明,苏贞昌即打抱不平的说,“王金平在嫁女儿,这很违人性,也很没有温暖,大家看得很清楚,这是国民党在内斗。”还有绿营媒体引述不具名消息来源批马“触人霉头”。马开记者会之举,绿营也是一片骂声。报道称,绿媒和部分名嘴持续塑造马英九在“追杀王金平与本土派”印象,甚至将之引导至两岸关系,说因王主张“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立法院”逐条审查,才会被马英九整肃。

据报道,当事人之一的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9日上午在台“立法院”召开记者会,指马英九出此计“一桃杀三士”,逼走曾勇夫以掌控司法检调,杀王金平来重掌“立法院”,除掉他瓦解反对党势力,直言这种政治斗争手法,明显是“驻美代表”金溥聪在背后献策。柯建铭说,国民党执政后,铺天盖地调查民进党政治人物,2012年选举期间,连蔡英文都曾被抹黑成贪腐集团,也只有马英九这种出身旧国民党的人,才有这种“特务治国”的思维。并称“这场政治追杀才刚开始!”

王金平的核心幕僚称,盯着马英九的记者会逐字逐句听,人家说“刀刀见骨”,马英九是“字字见血”。不等王金平返台说明,就先行动手,将王金平逼向死角。这名幕僚哭着说,“人活着有什么意思”。马英九骂王金平关说是“民主政治最耻辱一天”,但是马英九是学法的人,违法监听、“检察总长”径自向马英九报告,这难道不是违法的事?

亲王人士表示,马英九完全搞错方向。王金平又不是马英九的幕僚长,也不是“内阁”团队一员,王金平是国民党从政党员,王金平若真有违反党纪,马英九应该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以党主席的身份评论王金平,怎么会跟“行政院长”及“副总统”一起开记者会?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发表声明称,马英九为了打击政敌,竟以总统身份干预个案,这才是台湾司法、人权、民主“最黑暗的一天”。“检察总长”黄世铭向马英九泄露侦查监听资料已属违法,而马英九直接参与司法侦查个案,更是“违宪”。苏贞昌还模仿马英九句式称:“如果这不是政治斗争,什么才是政治斗争?”

台媒分析,此次抓到王金平把柄,让当过“法务部长”的马英九终于有机会出手。马英九记者会说话几乎不留情面,表明二人已“撕破脸”,国民党内部即将掀起腥风血雨。

所谓“马王心结”

“马王心结”在台政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据台湾《中国时报》分析报道,马英九与王金平心结由来已久,从争夺2005国民党主席之后,两人心结就浮上台面。在国民党执政之后,两人更经常在法案及“立法院”运作意见相左,近来包括核四、服贸、年金等法案迟迟无法进展,使得两人关系更形恶化。

2005年连战党主席到任之前,马英九率先表态要竞逐党主席,提前引爆马王对决的战争,选举过程中,马英九阵营多次直指王金平是“黑金”,王金平也在选前质疑马英九在319枪击案抗争中,没有和国民党站在一起。选举结果,马英九以72.4%的得票率,大胜王金平,确定“马上王下”的格局。

马英九当选“总统”后,将改善两岸关系视为第一要务,开放两岸定期直航、签订ECFA,但在“立法院”审查ECFA时,马英九坚持应该要比照条约案包裹表决,但在绿营强烈抗争下,王金平最后仍采逐条审查、包裹表决的折冲方式,让ECFA过关。

由于民进党经常以占据议场方式杯葛法案审查,国民党内要求王金平动用“警察权”的声浪不断升高,2010年审查“地方制度法”时,国民党在当时政策会执行长林益世带领下,与民进党发生严重肢体冲突,让“地方制度法”完成三读。当时马英九还在国民党中常会振臂高呼,如果没办法改变多数党无法主导“立法院”议事运作的现象,就不配叫“执政党”。

2012年马英九连任后,包括油电双涨、“证所税”的政策王金平都在5人小组中表达不同意见,最后电价是依照了王金平的建议,改采3阶段调涨,第2阶段延缓1年,到今年10月才实施。

第8届台“立法院”国民党席次大减,林益世又落选“立委”,国民党越来越无法排除民进党的议事杯葛。在美牛案中,民进党连续多天占据议场,导致院会一事无成,最后是CODEX正好更改瘦肉精的规范,美牛案才终于过关。

但近来,无论是核四、《服贸协议》等重大议案,“立法院”都因无法排除民进党的杯葛而毫无进展,间接导致政府政策与政务难以推行。王金平不肯动用“警察权”,就是马王之间永远打不开的“死结”。显然,王金平与马英九的“死结”,大大影响了马英九的执政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金平的党派色彩比较淡,能够赢得在野党的信任,成就了个人的政治声望和地位。与此同时,马英九的执政能力也因此频频遭到诟病。实际上,马英九替“国民党”取得执政权以来,国民党在“立法院”一直占据多数席位,但国民党的议案在“立法院”却频频不能通过,国民党完全没有展现出完全执政的力量,蓝营选民认为这是王金平纵容的结果。因此,马英九此次对王金平不留余地地进行切割,也是基于民众对“立法院”不作为的厌恶情绪。

台湾将刮更大政治风暴?

到目前为止,直接牵扯进王金平“关说案”的,有“立法院长”王金平、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前“法务部长”曾勇夫、台“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等等,这些台政界顶尖人物,当然,再深一层,又涉及到马英九与王金平的关系与冲突,及其背后国民党内部不同意见派别的关系与冲突。央视在报到时分析称,案件不仅横跨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更跨越蓝绿阵营,让台湾政界人士都直呼太离谱,这无疑给台湾司法史丑闻再添一笔,整体事件不会因为曾勇夫的请辞而落幕,接下来更大的政治风暴和连锁效应也许正在酝酿。

正如此前有国民党高层所预料的,王金平一旦遭开除党籍,也会丧失“院长”身份,日前,王金平已经被同时开除了党籍及“立法院长”的职务。此前有国民党民意代表称,王金平不会像2000年宋楚瑜那样与国民党决裂,但如今国民党已经开除了王金平,而王金平背后又有一批支持者,那么,下一步是否会导致国民党分裂?对于台湾政局又会导致什么事态?

台湾《中国时报》副社长张景为分析称,国民党有可能走向分裂,“因为马英九在改革上的方式有点激进,不那么稳当,本身就留下了很多让人家诟病的地方。在王金平这个事件上,如果马英九最终没能从维护司法独立角度占据正当性,没有赢得民意共鸣的话,反而转成大家对王金平的同情,那么民众对马英九的恶感会更加深,会觉得他做事很拙劣,对他的不满会增加,当然会引发国民党内部的争论。”但张景为认为,“即使是这样的话,国民党也不会立刻分裂”,“不过党内斗争会导致国民党很多政策无法顺利推行,最终的结果就是会在2014年的‘七合一’地区选举中被打败。”

王金平是否会选择台湾政坛第三方势力?张景为分析称,“如果王金平选择成为第三方势力的话,台湾极端蓝绿选民没有那么多,占大多数的泛蓝、泛绿选民到时一定会选边站队,第三方势力会被抛弃。而王金平加入民进党,一点作用也没有。民进党自身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可以分给他的。在台湾这种立场分明的政治体制中,民进党的选民不会投票给他,蓝营也会唾弃他,最终会被夹杀。所以,我认为,王金平连宋楚瑜当年的风云都卷不起来,更不要比李登辉。”据此分析的话,王金平前景堪忧。

也有人为马英九的执政团队担忧,认为整件事发展下去一定对马英九更不利、更惨,因为马团队近来的“阁员”都是因为出事了才不得不换人;除了“行政院”前秘书长林益世涉贪收受贿,还有前“国防部长”杨念祖涉及抄袭案只做了几天就下台,现在又有曾勇夫、陈守煌涉关说案。几个重要“阁员”一一出事,那还会不会有其他人?所以一定会有“倒马”的示范效应、如滚雪球愈滚愈大的效应出现。

而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王金平的离去,除了对各个方面有深远影响外,还将对台湾政局造成直接冲击。多名绿营“立法委员”以及蓝营“立委”翁重钧指出,台“立法院长”王金平“是没有敌人的政治人物”,在台湾政坛朝野协商时,绿营通常都会卖王金平面子,万一王金平换人做,朝野协商机制恐荡然无存,朝野将永无宁日。民进党“立委”蔡其昌表示,朝野互信很薄弱,很多争议时刻国民党派王金平出面协调,他是双方沟通的桥梁,若不违背民进党立场,照惯例都会“卖他面子”。他强调,王金平的脾气、手腕以及和民进党建立的信赖关系,没有任何一位蓝营“立委”可取代,若未来立法机构没有王金平,将会一团乱,也会需要更长的磨合期。

从各家分析来看,“关说案”的爆发,似乎对国民党、马英九当局及台湾政局都将带来诸多直接及间接影响,“政治风暴”或可发生。但究竟“风暴”能刮多大,也只能看事态发展了。

“关说案”之乱背后的台湾之困

王金平“关说案”作为一时的新闻热点,可以被视为台湾当局的一次大事故,或许也可以被视为台湾政坛未来变化(或称巨变)的一个肇始,但无疑它更是台湾民主制度发展困境的一个集中体现。先天不足的台湾民主,给人展现出了台湾式缺陷——王金平作为国民党内“本土派”的代表人物,其“关说案”的爆发,甚至会被视为国民党再次分裂的肇始,这再次将台湾政党政治的先天缺陷带到大家眼中。

台湾经过国民党30多年的威权统治之后,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实行改革,结束了戒严,开放了党禁报禁,于是,台湾逐渐走上了西式民主的发展道路。然而,进入民主制的台湾,步子走得踉踉跄跄,不仅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早已不再延续“四小龙”的劲头,而且“台独”势力也发生了滋长、影响了两岸关系,台湾政局本身也不缺风浪。台湾作为一个历史复杂、人群区域及种族庞杂的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派系纷争,并未随着“民主制”与现代化的到来而消失,反而对民主制本身造成了内在的影响。

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许倬云在《台湾四百年》一书中分析台湾的民主困境说:“令人遗憾的是,台湾的政治结构缺乏适当的制衡机制。立法单位以独立的民意代表为基础,可以抗衡行政当局,可以藐视行政权;行政权在立法权的节制之下,其工作效率大受影响。许多建设,甚至日常行政工作,往往不能顺畅推行。无论哪个政党执政,行政权受立法权的节制都非常明显。民意代表们的素质,依旧不能脱离台湾历史上方言族群和区域社群对于人民投票取向的影响力。在都会地区,由于居住点的分散和混合,这种传统群体的约束比较淡薄,个人的自主性较大。南部的情形就不同了,既定的身份认同具有相当强大的约束力,个别选民的自主性往往不彰。

“台湾民主发展过程中,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长选举时,族群的分野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族群分野牵涉的是情绪,也牵涉因为自己先天既定身份的预设立场。这一因素干扰民主选举下个人自由权的运用。这是身份认同与归属的心理因素,选民会忽略理念和政策的抉择。这一特点使台湾的两党政治,无法依据议题和政策选择自己认可的政党。

“今天,台湾没有注重社会福利的政党,也没有注重个人自由的政党。政党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作为楚河汉界。这种形态的民主政治,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出现过,北爱尔兰就是一个例子。北爱尔兰的民主政治,两百年来总受族群分野的限制,不能摆脱冲突和暴乱。在这方面,台湾的民主化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两党之间就难有理性的竞争,正常的施政也难以推行。”

或许可以这样说,正是许倬云在书中所指出的,台湾政治制度缺乏“适当的制衡机制”,以及政党内部的“本土意识”,形成了“马王心结”的根本原因,因为前者导致了马英九在执政中受王金平掣肘,部门间生“隙”,执政能力遭疑;后者则使得国民党内的“本土派”形成了区别于“外省派”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政治取向。

结语
如果王金平“关说案”在台湾掀起“政治风暴”,将进一步凸显台湾政治分裂的实质。而导致分裂的因素是多样的。台湾搬来西式“民主”,热闹的背后是混乱,风光的背后是“不耐症”。不大的台湾,还能经受多少折腾?未来的路仍将带来严峻考验。
联系我们:010-52937800
版权声明:环球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
报道,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 品:环球网评论频道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