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Uy8skB3bM作者:凌晓明opinion.huanqiu.comarticle“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抗疫应对危机/e3pmub6h5/e3pn4697r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同有关国家的防控策略协调机制,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点爆发、加快蔓延,而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此形势下,加强“中国经验”在全球的作分享、供借鉴、尽援助、负责任等,是一个大国形象和使命的体现,也是充分展现中国精神价值和内涵的世界行为。强信心,战危机,克险关、破坚冰的“中国经验”向全球分享,表达了共克时艰、携手应对的强烈意愿。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已进入到了非常严峻的危机时刻,160多个国家都在应对这场全球疫病。自疫情发生后,中国举全国之力打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导思想上轻视和漠视,以致于延误或错过了防控绝佳机会的现象,造成了所在地民众措手不及,人心惶惶,信心不足。如何提振信心?如何积极应对?如何协同作战?中国急全球之所急。危难时刻显真心和担当,近段时间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基斯坦总统等举行会谈,与联合国秘书长、意大利总理、西班牙首相、俄罗斯总统等通话,向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伊朗总统、韩国总统等发去慰问电,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回信等等,倾力倾情,言之恳恳,向世界分享中国战“疫”经验、具体做法及效果体现,为遏制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传递信心、贡献方案。在这些会谈会见和通信通电中,习近平主席多次阐释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战争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强调了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信心是成功的催化剂,信心才是战斗的最好精神力量。3月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达了“中国经验”的防控策略、技术成果和标准经过了实践检验,中方再次表示愿意与国际社会共同分享。安稳乃全球所求,安康乃百姓之盼。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冠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最终要靠人类社会的携手合作和守望相助战而胜之。“中国经验”来之不易,难得可贵。这是自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果断决策,靠前指挥,科学防控,充分发挥我国制度显著优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重大措施的智慧结果,是亿万中华儿女攻克道道险关,勇破层层艰难,以巨大的代价和努力得到的实践成果。前不久,中国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多地视频连线形式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将中国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改变了疾病的流行进程、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中国经验内涵等方面举措分享给全世界,而且中国多地还介绍了当地防治经验和案例,中方专家深入解读了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等等。中国的防控策略、方法、技术、标准和案例等经受了实战检验,愿与国际社会分享的目的,就是推动世界各国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助力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怀天下,献大爱,攻城堡、拔城池的“中国经验”供世界借鉴,注入了大国负责、通力协作的强大力量。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最近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超过24万,超过35个国家进入了紧急状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这既是全球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是一场旷世难见的持久战,也是人类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己所能做的帮助既是中国的国际责任担当,也有利于巩固前期抗疫成果,中方愿继续与各方加强抗疫国际合作,中国政府已向巴基斯坦、老挝、泰国、伊朗、韩国、日本等国和非盟交付了医疗防护物资援助,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已宣布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希腊、塞尔维亚、欧盟、柬埔寨、菲律宾、埃及、南非、伊拉克、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古巴、智利等几十个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资援助,并支持友好国家在中国市场采购医疗物资。中国的战“疫”经验愈发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和较好借鉴。从伊朗在疫情严重地区建立方舱医院,到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远郊建立方舱医院,再到奥地利将维也纳展览馆改造成方舱医院……面对新挑战,中国提供防控应急的借鉴惠及各方;从中国已向全球多个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已与欧盟、东盟、非盟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等国际组织和国家交流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到中国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已翻译成多语种同世界各国分享交流,面对新病毒,中国主动分享临床救治的经验弥足珍贵;从中国一而再派医疗专家组奔赴意大利携手作战阻止疫情扩散,“感谢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对世界来说非常重要,为我们树立了抗击疫情的榜样”,到塞尔维亚总统哽咽求助中国并表示“唯一会向我们伸出援手的只有中国”后,不到两天内就落实到位,令网友们一片感动,面对新危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和大爱奉献赢得了世界信赖。相似者必相融、相通者必相惜。世界卫生组织多次为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点赞,称赞“中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中国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正是有了中国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不仅大大缩短了疫情应对时间,而且无须担心是否绕道或白费力。“中国经验”集“知”的预见性、“治”的系统性、“防”的针对性、“管”的精准性于一体,融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攻坚精神,惠泽他人、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不畏难险、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于一身。这样的“中国经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一盘棋”攻城堡的行动体现、“一条心”拔城池的集中展现。支援他国的专家组成员们过去一直奋战在中国最前线,如今从国内一线到国外一线,如果没有大国负责任意识和大爱精神,是不可能再延续承受最艰苦的挑战;法国逐步推进各项举措,成为欧洲第三个全面戒严的国家,借鉴并实施了“武汉模式”,中国的抗疫经验得到现实应用,如果没有抛去迟疑顾虑和经受住考验的同心协力,就不可能尽早走出思想困境;中国无私地第一时间与世界分享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和其他相关科研成果,特别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与有关国家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中国防疫的成功经验值得世界学习。”“分享中国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如果没有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的主动和愿景,就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也就不可能凝聚起全世界战疫的强大合力。担使命,谋共存,破难题、涉险滩的“中国经验”作时代启示,阐释了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强音理念。18日,作为中国疫情防控主战场的武汉,实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双清零”,但全球疫情越来越严峻,冲击着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合作抗疫是中国与各方关系的重要篇章,也是开启未来更进一步合作的起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创新"致信外交" 通过政党渠道分享中国战"疫"经验,已分别致信60多个国家的110多个政党领导人,这是中方首次通过政党渠道向外方系统介绍中方抗击疫情的做法和经验,以担使命和谋发展的格局和视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积极推进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党际关系的重要举措。携手战疫,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更应承担责任、加强合作、形成强力。中国在抗疫防控最艰难时,世界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民众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凸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实质,而今,八方有难、中国支援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和负责任的回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深入中国人民骨髓里的信奉和担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国抗疫防控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其利济苍生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中得以传承,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得以诠释,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内涵和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促成了无数中华儿女千百年来肩挑大义、报国为民的价值追求。“中国经验”是中国人民破难题、涉险滩的智慧产物,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实践证明,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巨大贡献的事实呈现,其内涵给予了世界更多的借鉴和更深的启示,凝心聚力才是抗疫最强音,同舟共济才是抗疫总基调,团结合作才是抗疫最有力。不久前意大利罗马上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当地人们高喊“感谢中国!”,刷屏中国网络空间;西班牙网友在推特上发起了“感谢中国”活动,主题词成了他们社交媒体热词,并认为“中国做出了团结、合作的外交榜样”。将中国经验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贡献给人类社会,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身作则,真挚坦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没有国界的疫情,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当下全球不断升级的疫情令人担忧。无比珍贵的“中国经验”承载着中国人民满腔热情和责任担当,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全球抗疫注入了动力和信心。全球各国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理念,团结合作,守望相助,休戚与共,以开放协作的实际行动,积极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同维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者凌晓明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158469591542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杨璐环球网15846959154292[]{"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同有关国家的防控策略协调机制,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点爆发、加快蔓延,而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此形势下,加强“中国经验”在全球的作分享、供借鉴、尽援助、负责任等,是一个大国形象和使命的体现,也是充分展现中国精神价值和内涵的世界行为。强信心,战危机,克险关、破坚冰的“中国经验”向全球分享,表达了共克时艰、携手应对的强烈意愿。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已进入到了非常严峻的危机时刻,160多个国家都在应对这场全球疫病。自疫情发生后,中国举全国之力打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导思想上轻视和漠视,以致于延误或错过了防控绝佳机会的现象,造成了所在地民众措手不及,人心惶惶,信心不足。如何提振信心?如何积极应对?如何协同作战?中国急全球之所急。危难时刻显真心和担当,近段时间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基斯坦总统等举行会谈,与联合国秘书长、意大利总理、西班牙首相、俄罗斯总统等通话,向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伊朗总统、韩国总统等发去慰问电,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回信等等,倾力倾情,言之恳恳,向世界分享中国战“疫”经验、具体做法及效果体现,为遏制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传递信心、贡献方案。在这些会谈会见和通信通电中,习近平主席多次阐释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战争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强调了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信心是成功的催化剂,信心才是战斗的最好精神力量。3月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达了“中国经验”的防控策略、技术成果和标准经过了实践检验,中方再次表示愿意与国际社会共同分享。安稳乃全球所求,安康乃百姓之盼。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冠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最终要靠人类社会的携手合作和守望相助战而胜之。“中国经验”来之不易,难得可贵。这是自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果断决策,靠前指挥,科学防控,充分发挥我国制度显著优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重大措施的智慧结果,是亿万中华儿女攻克道道险关,勇破层层艰难,以巨大的代价和努力得到的实践成果。前不久,中国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多地视频连线形式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将中国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改变了疾病的流行进程、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中国经验内涵等方面举措分享给全世界,而且中国多地还介绍了当地防治经验和案例,中方专家深入解读了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等等。中国的防控策略、方法、技术、标准和案例等经受了实战检验,愿与国际社会分享的目的,就是推动世界各国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助力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怀天下,献大爱,攻城堡、拔城池的“中国经验”供世界借鉴,注入了大国负责、通力协作的强大力量。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最近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超过24万,超过35个国家进入了紧急状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这既是全球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是一场旷世难见的持久战,也是人类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己所能做的帮助既是中国的国际责任担当,也有利于巩固前期抗疫成果,中方愿继续与各方加强抗疫国际合作,中国政府已向巴基斯坦、老挝、泰国、伊朗、韩国、日本等国和非盟交付了医疗防护物资援助,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已宣布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希腊、塞尔维亚、欧盟、柬埔寨、菲律宾、埃及、南非、伊拉克、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古巴、智利等几十个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资援助,并支持友好国家在中国市场采购医疗物资。中国的战“疫”经验愈发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和较好借鉴。从伊朗在疫情严重地区建立方舱医院,到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远郊建立方舱医院,再到奥地利将维也纳展览馆改造成方舱医院……面对新挑战,中国提供防控应急的借鉴惠及各方;从中国已向全球多个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已与欧盟、东盟、非盟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等国际组织和国家交流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到中国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已翻译成多语种同世界各国分享交流,面对新病毒,中国主动分享临床救治的经验弥足珍贵;从中国一而再派医疗专家组奔赴意大利携手作战阻止疫情扩散,“感谢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对世界来说非常重要,为我们树立了抗击疫情的榜样”,到塞尔维亚总统哽咽求助中国并表示“唯一会向我们伸出援手的只有中国”后,不到两天内就落实到位,令网友们一片感动,面对新危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和大爱奉献赢得了世界信赖。相似者必相融、相通者必相惜。世界卫生组织多次为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点赞,称赞“中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中国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正是有了中国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不仅大大缩短了疫情应对时间,而且无须担心是否绕道或白费力。“中国经验”集“知”的预见性、“治”的系统性、“防”的针对性、“管”的精准性于一体,融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攻坚精神,惠泽他人、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不畏难险、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于一身。这样的“中国经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一盘棋”攻城堡的行动体现、“一条心”拔城池的集中展现。支援他国的专家组成员们过去一直奋战在中国最前线,如今从国内一线到国外一线,如果没有大国负责任意识和大爱精神,是不可能再延续承受最艰苦的挑战;法国逐步推进各项举措,成为欧洲第三个全面戒严的国家,借鉴并实施了“武汉模式”,中国的抗疫经验得到现实应用,如果没有抛去迟疑顾虑和经受住考验的同心协力,就不可能尽早走出思想困境;中国无私地第一时间与世界分享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和其他相关科研成果,特别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与有关国家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中国防疫的成功经验值得世界学习。”“分享中国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如果没有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的主动和愿景,就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也就不可能凝聚起全世界战疫的强大合力。担使命,谋共存,破难题、涉险滩的“中国经验”作时代启示,阐释了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强音理念。18日,作为中国疫情防控主战场的武汉,实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双清零”,但全球疫情越来越严峻,冲击着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合作抗疫是中国与各方关系的重要篇章,也是开启未来更进一步合作的起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创新"致信外交" 通过政党渠道分享中国战"疫"经验,已分别致信60多个国家的110多个政党领导人,这是中方首次通过政党渠道向外方系统介绍中方抗击疫情的做法和经验,以担使命和谋发展的格局和视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积极推进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党际关系的重要举措。携手战疫,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更应承担责任、加强合作、形成强力。中国在抗疫防控最艰难时,世界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民众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凸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实质,而今,八方有难、中国支援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和负责任的回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深入中国人民骨髓里的信奉和担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国抗疫防控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其利济苍生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中得以传承,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得以诠释,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内涵和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促成了无数中华儿女千百年来肩挑大义、报国为民的价值追求。“中国经验”是中国人民破难题、涉险滩的智慧产物,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实践证明,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巨大贡献的事实呈现,其内涵给予了世界更多的借鉴和更深的启示,凝心聚力才是抗疫最强音,同舟共济才是抗疫总基调,团结合作才是抗疫最有力。不久前意大利罗马上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当地人们高喊“感谢中国!”,刷屏中国网络空间;西班牙网友在推特上发起了“感谢中国”活动,主题词成了他们社交媒体热词,并认为“中国做出了团结、合作的外交榜样”。将中国经验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贡献给人类社会,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身作则,真挚坦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没有国界的疫情,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当下全球不断升级的疫情令人担忧。无比珍贵的“中国经验”承载着中国人民满腔热情和责任担当,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全球抗疫注入了动力和信心。全球各国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理念,团结合作,守望相助,休戚与共,以开放协作的实际行动,积极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同维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者凌晓明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