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CajQrdFdN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追寻先烈足迹】我愿以身许国——西南联大校友邓稼先的故事/e3pmub6h5/efa6etqn0/ep8p4kggq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占领北平城,强迫青年学生游行庆祝,14岁的邓稼先愤然将日本旗帜踩在脚下,离开北平前往昆明。1941年,邓稼先考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从吴有训、周培源、叶企孙、吴大猷等多位知名物理学家,受到了第一流的学术培养。那正是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昆明城空袭不断,跑警报成了师生们的家常便饭。在最艰难的条件下,联大师生仍然坚持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为抗战建国积蓄复兴力量。26岁就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邓稼先,毕业后的第九天就立即动身,返回当时还一穷二白的中国。当时国际局势严峻,在断绝了所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中国决定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原子弹。曾经有外国专家这样断言:“中国人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作为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邓稼先顶着重重压力和同事们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敲开了自主研制原子弹的大门。一次核试验的事故中,为了捡回一枚重要部件的碎片,邓稼先命令所有的人都在场外待命,自己却毅然冲进了那片意味着死亡的荒漠,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邓稼先领导团队又成功地设计出氢弹,铸就了国家的和平之盾。1985年,61岁的邓稼先终于调回北京,分离28年,妻子许鹿希终于等到丈夫回来,而丈夫却身患绝症,一年后便与世长辞。邓稼先躺在病床上,对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你们大家快回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的太远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忍受着体内不停出血的剧痛,坚持写下一份对中国核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的报告,并叮嘱他的妻子说:“这份报告比我的命还珍贵。”1999年,在获得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23位科学家中,有八位即出自于西南联大,邓稼先正是其中一位。先烈们以身许国的信念无论在何种困难面前从未动摇过,他们见证了祖国从积贫积弱到独立自强的过程,更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其中,无愧于年少时“中兴业,须人杰”的承诺。我们追忆这些远去的背影,也更加明白,国家贫弱之时需挺直脊梁,民族复兴之时当成为栋梁!(编辑:鲍宇雁 实习编辑:梅旭航 本文据西南联大博物馆提供的视频材料整理编发)160860251905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鲍宇雁环球网160860251905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41a1899db8f0d22214201a9c7b84071u1.pn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占领北平城,强迫青年学生游行庆祝,14岁的邓稼先愤然将日本旗帜踩在脚下,离开北平前往昆明。1941年,邓稼先考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从吴有训、周培源、叶企孙、吴大猷等多位知名物理学家,受到了第一流的学术培养。那正是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昆明城空袭不断,跑警报成了师生们的家常便饭。在最艰难的条件下,联大师生仍然坚持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为抗战建国积蓄复兴力量。26岁就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邓稼先,毕业后的第九天就立即动身,返回当时还一穷二白的中国。当时国际局势严峻,在断绝了所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中国决定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原子弹。曾经有外国专家这样断言:“中国人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作为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邓稼先顶着重重压力和同事们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敲开了自主研制原子弹的大门。一次核试验的事故中,为了捡回一枚重要部件的碎片,邓稼先命令所有的人都在场外待命,自己却毅然冲进了那片意味着死亡的荒漠,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邓稼先领导团队又成功地设计出氢弹,铸就了国家的和平之盾。1985年,61岁的邓稼先终于调回北京,分离28年,妻子许鹿希终于等到丈夫回来,而丈夫却身患绝症,一年后便与世长辞。邓稼先躺在病床上,对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你们大家快回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的太远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忍受着体内不停出血的剧痛,坚持写下一份对中国核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的报告,并叮嘱他的妻子说:“这份报告比我的命还珍贵。”1999年,在获得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23位科学家中,有八位即出自于西南联大,邓稼先正是其中一位。先烈们以身许国的信念无论在何种困难面前从未动摇过,他们见证了祖国从积贫积弱到独立自强的过程,更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其中,无愧于年少时“中兴业,须人杰”的承诺。我们追忆这些远去的背影,也更加明白,国家贫弱之时需挺直脊梁,民族复兴之时当成为栋梁!(编辑:鲍宇雁 实习编辑:梅旭航 本文据西南联大博物馆提供的视频材料整理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