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i03ZLzWzM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张薇薇:东北亚正面临新的地缘政治现实/e3pmub6h5/e3pr9baf6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竞选中和上任后都承诺将修复同盟友的关系,称要联合理念相近的国家捍卫所谓共同价值观和利益,以在国际舞台重建美国领导力。这一目标对东北亚意味着什么呢?与四年前相比,东北亚地缘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中美经济、科技、国际影响力等差距进一步缩小,竞争态势更为突出。2016年时中国GDP约为美国的60%,2020年已有望达到美国的75%。过去数年,中国不仅加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更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迅速确立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一带一路”等众多国际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加之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及其后经济恢复中的表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比四年前大增。这进一步引发美国对华态度的激变,毕竟美国一些精英本来就对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心态复杂。其次,中日韩合作纽带愈益紧密,在产业链融合、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空间极为广阔。中国分别是日韩最大的贸易伙伴,日韩亦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三国间贸易额2018年已达7200多亿美元,共同构成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举足轻重的部分。三国在大型制造、精密仪器、精细化工到5G网络、大数据、智能算法、区块链等广阔领域,皆存在巨大互补合作的空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三国首次出现在同一多边贸易协定下,预示着中日韩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关系将不断深化。 再者,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特朗普政府的政治负遗产已露端倪。特朗普上任后一度在朝核问题上打破常规,推行自上而下的“首脑外交”。但三次首脑会谈后,问题却无实质进展。对朝鲜提出的“宁边换制裁”提议,美国持续搁置,不仅凸显双方在无核化概念、推进方式等根本问题上分歧严重,也体现美国对推动解决朝核问题缺乏实质性的政治意愿。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特朗普政府朝核外交的结果,是反过来加深了朝美之间的互不信任。今年1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表示,美国无论谁掌权,对朝政策的本质和本心决不会改变。朝鲜高调公布其战术核武器、核潜艇、洲际导弹等开发进展,无核化前景愈发黯淡。那么,持续的中美博弈将如何左右东北亚未来的地缘政治走向,抑或东北亚地缘互动能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作为一个齐聚美国两大盟友及所谓“最大竞争对手”的地区,东北亚区域无疑备受关注。对拜登政府上台,美国在东北亚的两大盟友日本和韩国心态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两国过去四年都饱受“美国优先”政策之苦,在军费分摊、经贸关系等方面备受美国挤压,对拜登修复盟友关系的承诺抱有较高期待。同时,两国亦受特朗普政府对华经济、科技打压政策的殃及,都在不同程度上希望中美关系未来保持总体稳定,避免极端化。但另一方面,日韩两国的心态和关注点又有显著不同。相比韩国,日本更急于抱紧美国大腿,迫不及待地寻求美国对《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适用于钓鱼岛和就“印太构想”加强合作的承诺。韩国则优先关注拜登政府的朝核政策取向,同时对可能被美国施压加入“印太战略”、助力美国牵制中国有所担忧。东北亚地区拥有全球大约1/4的经济总量以及60%的专利申请数,充满创新活力,是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这样一个地区,一定要避免被美国对华政策绑架。在碾压了四年盟友利益后,美国要回头修复盟友关系,是不是为了让盟友替其火中取栗?作为朝核问题最主要的操盘手,美国有多少真实意愿推动化解这一地区安全难题,给东北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拜登政府仅仅是不做特朗普式的“恶”,就要求盟友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日韩能否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东北亚,无论战后的日本、韩国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是通过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因而,东北亚国家不害怕竞争,只要竞争是公平的,是以做得更好为目标,就会增加地区人民福祉、带来共同进步,实现良性循环。不久前中国与欧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就是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决心,以及在更高水平上拥抱国际竞争的魄力。至于领导力,这本不是一个需要事先考虑和宣扬的问题。真正的领导力将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和确认。谁为地区国家带来和平与发展、繁荣与稳定,谁才会得到尊重与认可。拜登政府来了,但无论美国还是东北亚都已经变了。我们需要立足新的现实和新的需求考虑问题。中美之间只有形成良性竞合关系,才能为地区和全球带来福祉。某种程度上,只有东北亚不被撕裂,全球才不会被撕裂。大家应该为此齐思共想相向而行,而非相反。(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161187253830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时报1611872538307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竞选中和上任后都承诺将修复同盟友的关系,称要联合理念相近的国家捍卫所谓共同价值观和利益,以在国际舞台重建美国领导力。这一目标对东北亚意味着什么呢?与四年前相比,东北亚地缘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中美经济、科技、国际影响力等差距进一步缩小,竞争态势更为突出。2016年时中国GDP约为美国的60%,2020年已有望达到美国的75%。过去数年,中国不仅加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更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迅速确立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一带一路”等众多国际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加之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及其后经济恢复中的表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比四年前大增。这进一步引发美国对华态度的激变,毕竟美国一些精英本来就对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心态复杂。其次,中日韩合作纽带愈益紧密,在产业链融合、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空间极为广阔。中国分别是日韩最大的贸易伙伴,日韩亦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三国间贸易额2018年已达7200多亿美元,共同构成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举足轻重的部分。三国在大型制造、精密仪器、精细化工到5G网络、大数据、智能算法、区块链等广阔领域,皆存在巨大互补合作的空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三国首次出现在同一多边贸易协定下,预示着中日韩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关系将不断深化。 再者,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特朗普政府的政治负遗产已露端倪。特朗普上任后一度在朝核问题上打破常规,推行自上而下的“首脑外交”。但三次首脑会谈后,问题却无实质进展。对朝鲜提出的“宁边换制裁”提议,美国持续搁置,不仅凸显双方在无核化概念、推进方式等根本问题上分歧严重,也体现美国对推动解决朝核问题缺乏实质性的政治意愿。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特朗普政府朝核外交的结果,是反过来加深了朝美之间的互不信任。今年1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表示,美国无论谁掌权,对朝政策的本质和本心决不会改变。朝鲜高调公布其战术核武器、核潜艇、洲际导弹等开发进展,无核化前景愈发黯淡。那么,持续的中美博弈将如何左右东北亚未来的地缘政治走向,抑或东北亚地缘互动能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作为一个齐聚美国两大盟友及所谓“最大竞争对手”的地区,东北亚区域无疑备受关注。对拜登政府上台,美国在东北亚的两大盟友日本和韩国心态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两国过去四年都饱受“美国优先”政策之苦,在军费分摊、经贸关系等方面备受美国挤压,对拜登修复盟友关系的承诺抱有较高期待。同时,两国亦受特朗普政府对华经济、科技打压政策的殃及,都在不同程度上希望中美关系未来保持总体稳定,避免极端化。但另一方面,日韩两国的心态和关注点又有显著不同。相比韩国,日本更急于抱紧美国大腿,迫不及待地寻求美国对《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适用于钓鱼岛和就“印太构想”加强合作的承诺。韩国则优先关注拜登政府的朝核政策取向,同时对可能被美国施压加入“印太战略”、助力美国牵制中国有所担忧。东北亚地区拥有全球大约1/4的经济总量以及60%的专利申请数,充满创新活力,是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这样一个地区,一定要避免被美国对华政策绑架。在碾压了四年盟友利益后,美国要回头修复盟友关系,是不是为了让盟友替其火中取栗?作为朝核问题最主要的操盘手,美国有多少真实意愿推动化解这一地区安全难题,给东北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拜登政府仅仅是不做特朗普式的“恶”,就要求盟友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日韩能否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东北亚,无论战后的日本、韩国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是通过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因而,东北亚国家不害怕竞争,只要竞争是公平的,是以做得更好为目标,就会增加地区人民福祉、带来共同进步,实现良性循环。不久前中国与欧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就是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决心,以及在更高水平上拥抱国际竞争的魄力。至于领导力,这本不是一个需要事先考虑和宣扬的问题。真正的领导力将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和确认。谁为地区国家带来和平与发展、繁荣与稳定,谁才会得到尊重与认可。拜登政府来了,但无论美国还是东北亚都已经变了。我们需要立足新的现实和新的需求考虑问题。中美之间只有形成良性竞合关系,才能为地区和全球带来福祉。某种程度上,只有东北亚不被撕裂,全球才不会被撕裂。大家应该为此齐思共想相向而行,而非相反。(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