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G17Imnt7Y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赵隆:美欧对俄新制裁的多重用心/e3pmub6h5/e3pr9baf6美欧上周同时宣布就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事件对俄多名高官和实体实施新的制裁。作为拜登上台后对俄制裁的“首秀”,以个人资产冻结和签证限制、实体出口与融资禁令等为主要内容的制裁,被俄嘲讽为流于形式的“礼节性”行为。但从某种角度看,美欧此次对俄制裁的形式有着多重用心。第一,制裁是拜登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立威之举。自1月下旬上台以来,拜登政府的主要精力被美国诸多内政问题所牵制,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或参与活动主要聚焦于疫情应对、经济复苏等议题,“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也主要烧在国内。但自2月底开始,拜登首次下令采取海外军事行动,轰炸叙利亚境内的亲伊朗民兵组织,国务卿布林肯也提出美国外交八大优先事项,外交议题正加速回归中心位置。拜登政府似乎有意通过联合欧盟对俄发起新一轮制裁,向不断攻击其“软弱”的共和党表明,拜登治下的美国将软硬兼施直面大国冲突,不会沦为国际舞台上的“纸老虎”。第二,制裁是统合西方对俄政策步调之举。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已经对俄罗斯发动了数十轮以经贸为主,辅以军事、外交、政治、宣传等各领域的“制裁战”,双方关系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绝对冰点。但在此进程中,美欧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以及内部博弈,在制裁对象的范围、形式、内容和时间节点上并不一致,为俄在美欧之间辗转腾挪留下了空间,比如针对“新”“老”欧洲的不同利益诉求采用不同应对之策,以及利用“特朗普因素”造成的美欧矛盾化解压力等。拜登政府在维持现有制裁强度的前提下,努力归并美欧缺乏同步性和匹配度的独立制裁,一方面是想限制俄罗斯利用制裁“盲点”从中借力,另一方面也向欧洲释放重塑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决心,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制裁还是民主党彰显“初心”之举。对拜登和民主党而言,人权、民主等议题向来是其介入他国内政、开展价值观外交和抢占道德高地的重要武器。拜登政府以“使用化学武器暗杀反对派人士”为由对俄制裁,可向国内和世界展现其与特朗普政府在价值观和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差异。实际上,在超过6年的数十轮制裁后,俄罗斯精英和社会各界已普遍对外部制裁越来越无感,美欧制裁难以产生威慑效应。另外,包括俄联邦总检察长、联邦安全局局长、联邦惩罚执行局局长等此次制裁对象在内的俄高官,早已完成海外资产的“自查”程序。对美俄几乎空白的防务贸易领域而言,所谓“国防产品和防务服务”出口禁令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美欧统合对俄步调的形式,将限制俄“外交破冰”计划,使其难以分化欧洲,还可能导致俄欧冲突在烈度上超越俄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或将沦为双方关系恶化的“炮灰”。俄外长拉夫罗夫一度提出,将与欧盟“断绝关系”作为应对制裁的可能选项。更为重要的是,美欧不断在纳瓦利内事件上做文章,对年内杜马选举等俄内部政治进程恐将造成影响。在今年初俄国内爆发的数轮示威游行中,西方势力的身影愈发清晰。美欧通过驻俄使团开展线上煽动,鼓励本土非政府组织或媒体“火上浇油”,步调一致地进行高层声讨,或成为扰乱俄内部政治进程的新模式。总体来看,在国际政治领域,制裁从来都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特殊手段。美欧此次对俄制裁的“形式化”,更多是服务于美欧国家内政需要,回应西方内部对俄强硬的呼声。俄官方有关“对等回应”的表态,以及美对“航天合作”设置的制裁例外条款也表明,双方对未来仍留有后手,并不希望一味地激化矛盾。但是,制裁工具的最大缺陷在于,相关国家往往会陷入“制裁与反制”的死循环,以应激式反应替代战略性研判。一般而言,两大因素可以帮助当事国从制裁死循环中脱困,一是其中一方政府决策层顶住压力主动妥协;二是国际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两国利益在关键议题上实现契合。从当前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来看,上述因素均有所欠缺。美欧不但将所谓“长普京时代”视为重要威胁,普京在面对制裁这种强硬手段时也从未退缩,双方在中短期内实现破冰的希望更加渺茫。(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16154141496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时报161541414961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美欧上周同时宣布就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事件对俄多名高官和实体实施新的制裁。作为拜登上台后对俄制裁的“首秀”,以个人资产冻结和签证限制、实体出口与融资禁令等为主要内容的制裁,被俄嘲讽为流于形式的“礼节性”行为。但从某种角度看,美欧此次对俄制裁的形式有着多重用心。第一,制裁是拜登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立威之举。自1月下旬上台以来,拜登政府的主要精力被美国诸多内政问题所牵制,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或参与活动主要聚焦于疫情应对、经济复苏等议题,“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也主要烧在国内。但自2月底开始,拜登首次下令采取海外军事行动,轰炸叙利亚境内的亲伊朗民兵组织,国务卿布林肯也提出美国外交八大优先事项,外交议题正加速回归中心位置。拜登政府似乎有意通过联合欧盟对俄发起新一轮制裁,向不断攻击其“软弱”的共和党表明,拜登治下的美国将软硬兼施直面大国冲突,不会沦为国际舞台上的“纸老虎”。第二,制裁是统合西方对俄政策步调之举。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已经对俄罗斯发动了数十轮以经贸为主,辅以军事、外交、政治、宣传等各领域的“制裁战”,双方关系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绝对冰点。但在此进程中,美欧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以及内部博弈,在制裁对象的范围、形式、内容和时间节点上并不一致,为俄在美欧之间辗转腾挪留下了空间,比如针对“新”“老”欧洲的不同利益诉求采用不同应对之策,以及利用“特朗普因素”造成的美欧矛盾化解压力等。拜登政府在维持现有制裁强度的前提下,努力归并美欧缺乏同步性和匹配度的独立制裁,一方面是想限制俄罗斯利用制裁“盲点”从中借力,另一方面也向欧洲释放重塑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决心,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制裁还是民主党彰显“初心”之举。对拜登和民主党而言,人权、民主等议题向来是其介入他国内政、开展价值观外交和抢占道德高地的重要武器。拜登政府以“使用化学武器暗杀反对派人士”为由对俄制裁,可向国内和世界展现其与特朗普政府在价值观和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差异。实际上,在超过6年的数十轮制裁后,俄罗斯精英和社会各界已普遍对外部制裁越来越无感,美欧制裁难以产生威慑效应。另外,包括俄联邦总检察长、联邦安全局局长、联邦惩罚执行局局长等此次制裁对象在内的俄高官,早已完成海外资产的“自查”程序。对美俄几乎空白的防务贸易领域而言,所谓“国防产品和防务服务”出口禁令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美欧统合对俄步调的形式,将限制俄“外交破冰”计划,使其难以分化欧洲,还可能导致俄欧冲突在烈度上超越俄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或将沦为双方关系恶化的“炮灰”。俄外长拉夫罗夫一度提出,将与欧盟“断绝关系”作为应对制裁的可能选项。更为重要的是,美欧不断在纳瓦利内事件上做文章,对年内杜马选举等俄内部政治进程恐将造成影响。在今年初俄国内爆发的数轮示威游行中,西方势力的身影愈发清晰。美欧通过驻俄使团开展线上煽动,鼓励本土非政府组织或媒体“火上浇油”,步调一致地进行高层声讨,或成为扰乱俄内部政治进程的新模式。总体来看,在国际政治领域,制裁从来都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特殊手段。美欧此次对俄制裁的“形式化”,更多是服务于美欧国家内政需要,回应西方内部对俄强硬的呼声。俄官方有关“对等回应”的表态,以及美对“航天合作”设置的制裁例外条款也表明,双方对未来仍留有后手,并不希望一味地激化矛盾。但是,制裁工具的最大缺陷在于,相关国家往往会陷入“制裁与反制”的死循环,以应激式反应替代战略性研判。一般而言,两大因素可以帮助当事国从制裁死循环中脱困,一是其中一方政府决策层顶住压力主动妥协;二是国际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两国利益在关键议题上实现契合。从当前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来看,上述因素均有所欠缺。美欧不但将所谓“长普京时代”视为重要威胁,普京在面对制裁这种强硬手段时也从未退缩,双方在中短期内实现破冰的希望更加渺茫。(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