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d5bvS9lq2作者:刘戈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刘戈:美国搞基建,硬拉中国当靶子太牵强/e3pmub6h5/e3pr9baf6美国政府近日推出2万亿美元的基础建设计划,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必须先坚强本身实力,未来才能够与中国在国际上竞争。在6日举行的新闻简报会上,白宫发言人再度强调与中国竞争的重要,并说这获得“美国人民与两党的支持”。从奥巴马时代开始,基础设施陈旧已经成为美国民众以及两党的共识,但在重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却一直难有实质性进展。加州高铁讨论了十几年,至今依然停留在图纸上;高速公路曲曲弯弯,经常只能开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机场候机楼矮小陈旧,按照拜登的说法,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下飞机,会以为来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而特朗普也说过,与中国新竣工的大桥相比,华盛顿的大桥像一个“小土豆”。拜登雄心勃勃地宣布,未来几年将有一个“一代人一生中只能经历一次”的伟大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最核心部分是基建。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就重视基建,试图重振经济、推动就业,本是情理之中,却偏偏对中国念念不忘。而特朗普马上表态,称拜登将公司税上调7个百分点,以支付基建项目投资,将会“把数千家工厂、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和数万亿美元”送到海外,是在送给中国一份“大礼”。无论是提出和反对,都拿中国说事儿,正在成为美国政坛的一种惯性思维。按照拜登的计划,将公司税从21%增加到28%,恢复到奥巴马执政时的水平。而减税是特朗普执政期间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在特朗普身后,是大量从内心深处抗拒税负、抗拒政府干预经济的民众和利益集团。 拜登选择匹兹堡发布他的宏大基建计划可谓用心良苦。作为曾经的“世界钢都”,匹兹堡曾占据全美国钢铁产量40%的份额。随着美国制造业转移,以汽车城底特律为代表的大部分大湖区城市陷入衰落,沿大湖区南岸成为“铁锈地带”。制造业所提供的大量高薪且体面的工作机会流失殆尽,大量曾经跻身于中产阶级的白人蓝领工人经济和社会地位都跌落到社会底层。2019年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真切地反映出工作机会对美国工人的重要性,电影的拍摄地,俄亥俄州的代顿,是“铁锈带”众多曾经生机勃勃城市中的一个,福耀买下了曾经关张的汽车玻璃工厂,让当地工人重新有了工作,但他们的心气儿显然并没有因此而提振多少,强烈的宿命感在工人之间传染,人们再也回不到曾经。但匹兹堡不一样,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其转型成为一个在科技、生物、文化产业方面蓬勃发展的新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并没有抛弃制造业,而是走了一条政府支持规模更小、技术更先进同时企业能够成长的道路。在发展规划中,匹兹堡把研究性大学和高科技企业紧密连接,在计算机、生物技术、先进材料、机器人、环境技术等领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匹兹堡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公认的成功之处:一是市政府对发展的全面规划和长期执行。匹兹堡的产业政策与其他许多城市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完全不作为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在发展方向上,虽然民主党长期主政,但与以共和党为主的大企业和富豪家族有良好的沟通和妥协。可以说“匹兹堡模式”正是拜登向美国人传递的治理方式。要想达成共识怎么办,从拜登匹兹堡演讲中提到的另外两次“一代人只能经历一次的伟大工程”——上世纪50年代的州际高速公路建设及60年代的太空竞赛两个项目的历史背景来看,进行耗资巨大的公共投资,唯一的方法就是树立一个足够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的敌对方,而苏联是那个时代“最完美的敌人”。如果没有,那就制造一个。中国成为目前华盛顿认为最适宜选择的对象。但这种树立假想敌的招数从另外一个角度已经预示,拜登的基建计划依然与他的前两任一样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即便是那些最反华的政客和媒体内心也清楚,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并不是一个对美国本土安全构成威胁的敌人,而是一个利益竞争中的强劲对手。将与中国竞争作为增加税收搞基建的逻辑,与为了在班级考试中考第一向家长申请一辆跑车一样牵强。美国的基础设施虽然老旧,但并没有到普遍影响使用的程度,美国人嘴里说希望基础设施更新,但在商业利益上,老旧基建改造并没有太多油水,私人机构参与热情低,而完全依赖公共开支,从大家口袋里掏真金白银,则很难得到支持。所以,美国搞基建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某种程度上有历史必然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决心的大小。(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161781628751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1781628751811[]{"email":"yuanxiaocun@huanqiu.com","name":"袁小存"}
美国政府近日推出2万亿美元的基础建设计划,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必须先坚强本身实力,未来才能够与中国在国际上竞争。在6日举行的新闻简报会上,白宫发言人再度强调与中国竞争的重要,并说这获得“美国人民与两党的支持”。从奥巴马时代开始,基础设施陈旧已经成为美国民众以及两党的共识,但在重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却一直难有实质性进展。加州高铁讨论了十几年,至今依然停留在图纸上;高速公路曲曲弯弯,经常只能开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机场候机楼矮小陈旧,按照拜登的说法,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下飞机,会以为来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而特朗普也说过,与中国新竣工的大桥相比,华盛顿的大桥像一个“小土豆”。拜登雄心勃勃地宣布,未来几年将有一个“一代人一生中只能经历一次”的伟大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最核心部分是基建。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就重视基建,试图重振经济、推动就业,本是情理之中,却偏偏对中国念念不忘。而特朗普马上表态,称拜登将公司税上调7个百分点,以支付基建项目投资,将会“把数千家工厂、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和数万亿美元”送到海外,是在送给中国一份“大礼”。无论是提出和反对,都拿中国说事儿,正在成为美国政坛的一种惯性思维。按照拜登的计划,将公司税从21%增加到28%,恢复到奥巴马执政时的水平。而减税是特朗普执政期间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在特朗普身后,是大量从内心深处抗拒税负、抗拒政府干预经济的民众和利益集团。 拜登选择匹兹堡发布他的宏大基建计划可谓用心良苦。作为曾经的“世界钢都”,匹兹堡曾占据全美国钢铁产量40%的份额。随着美国制造业转移,以汽车城底特律为代表的大部分大湖区城市陷入衰落,沿大湖区南岸成为“铁锈地带”。制造业所提供的大量高薪且体面的工作机会流失殆尽,大量曾经跻身于中产阶级的白人蓝领工人经济和社会地位都跌落到社会底层。2019年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真切地反映出工作机会对美国工人的重要性,电影的拍摄地,俄亥俄州的代顿,是“铁锈带”众多曾经生机勃勃城市中的一个,福耀买下了曾经关张的汽车玻璃工厂,让当地工人重新有了工作,但他们的心气儿显然并没有因此而提振多少,强烈的宿命感在工人之间传染,人们再也回不到曾经。但匹兹堡不一样,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其转型成为一个在科技、生物、文化产业方面蓬勃发展的新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并没有抛弃制造业,而是走了一条政府支持规模更小、技术更先进同时企业能够成长的道路。在发展规划中,匹兹堡把研究性大学和高科技企业紧密连接,在计算机、生物技术、先进材料、机器人、环境技术等领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匹兹堡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公认的成功之处:一是市政府对发展的全面规划和长期执行。匹兹堡的产业政策与其他许多城市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完全不作为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在发展方向上,虽然民主党长期主政,但与以共和党为主的大企业和富豪家族有良好的沟通和妥协。可以说“匹兹堡模式”正是拜登向美国人传递的治理方式。要想达成共识怎么办,从拜登匹兹堡演讲中提到的另外两次“一代人只能经历一次的伟大工程”——上世纪50年代的州际高速公路建设及60年代的太空竞赛两个项目的历史背景来看,进行耗资巨大的公共投资,唯一的方法就是树立一个足够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的敌对方,而苏联是那个时代“最完美的敌人”。如果没有,那就制造一个。中国成为目前华盛顿认为最适宜选择的对象。但这种树立假想敌的招数从另外一个角度已经预示,拜登的基建计划依然与他的前两任一样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即便是那些最反华的政客和媒体内心也清楚,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并不是一个对美国本土安全构成威胁的敌人,而是一个利益竞争中的强劲对手。将与中国竞争作为增加税收搞基建的逻辑,与为了在班级考试中考第一向家长申请一辆跑车一样牵强。美国的基础设施虽然老旧,但并没有到普遍影响使用的程度,美国人嘴里说希望基础设施更新,但在商业利益上,老旧基建改造并没有太多油水,私人机构参与热情低,而完全依赖公共开支,从大家口袋里掏真金白银,则很难得到支持。所以,美国搞基建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某种程度上有历史必然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决心的大小。(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