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QmeW8nQZe作者:林松添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林松添: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塑造中国可信可亲可敬的形象/e3pmub6h5/e3pn4bi4t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日前在武汉落幕。论坛期间,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接受了环球网专访,就民间友好论坛为何选址武汉、武汉赢得抗疫“大考”的关键、友协民间外交服务中外抗疫所作贡献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眼见为实、以实破虚”打破西方反华“政治正确”怪圈民间友好是国家关系的根基和力量源泉。林松添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国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林松添告诉环球网,“一年多来,我在线上线下同美国各界朋友开展了22次对话交流互动,包括姐妹城市协会、腹地中国协会、飞虎队历史委员会、美国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等机构组织,也同在华美国商界人士、企业、媒体进行了全方位交流。不久前,我们组织了上海、广东、江苏等省长同美国华盛顿、纽约、加州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就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积极、友好视频对话。” 在同美国各界朋友交流中,林松添感受到对中美关系不一样的感觉和体会,他说,“第一,中美人民都渴望世界和平并过上好日子;第二,中美企业都希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第三,中美文化可以互学互鉴、互鉴共荣。比如,一直以来数十万中国人自费到美国学习英语和留学,了解美国文化和生活;美国也有数以万计的人到中国来自费留学和旅游。星巴克咖啡进入中国市场20年间,咖啡店已经遍布国内180个城市,迪士尼乐园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和欢迎,等等。”林松添也注意到了目前西方世界出现一股“逆流”,并形成了一个“怪圈”,即近年来美国不适应、不接受中国快速发展,蓬佩奥之流毒化了民意,民意又绑架了政治,形成了美西方反华“政治正确”的逆流和怪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阻断了国际社会面对面交流,又给那些西方政客利用掌控的舆论媒体炒作机会,制造了大量谎言,甩锅推责,抹黑中国。要打破这一“怪圈”,林松添认为“眼见为实、以实破虚”是关键。出现上述“怪圈”并非偶然,是美西方担心担忧中国强大、进而取代其国际地位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经受的颠簸。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已彻底改变了“挨打”、“挨饿”的悲惨命运,现在只面临“挨骂”问题,而且今天我们所遭受的“挨骂”同1840年以后的“东亚病夫”截然不同。那是鄙视、看不起我们,如今是焦虑担忧中国强大,取代西方主导世界。林松添说,对付谎言唯有真相。西方针对中国的谎言毫无事实依据。只要国际社会“看懂”、“听懂”、“读懂”中国,谎言就会被戳穿。努力塑造中国可信可亲可敬的形象林松添说,美国教科书里迄今没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八个字,唯有“你输我赢”。改变西方的理论思想和逻辑思维,解决对华认识上问题非一日之功。面对当今国际舆论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要改变自己。西方是竞选政治,主要靠说,游说机构和公共外交产业是西方的发明和擅长。西方人善于编故事,把假的说成真的,而且睁着眼睛说瞎话,没有道德底线,而且还掌控着国际舆论媒体。中国文化历来主张沉默是金、少说为佳、多干少说。这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林松添认为,我们“干出来了”,党和国家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这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让14亿人民都过上了和平安宁、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但我们还没有解决“说得好”的问题。中国走了一条跟西方截然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但西方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适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中国的成功。中国“挨骂”就成了必然。如今,中外人员交流并不少,每年出入境就有3亿多人次,但没有解决西方看懂、听懂、读懂中国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林松添说,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并对此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林松添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讲话非常及时、高屋建瓴、切中时弊,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以及解决谁来讲、怎么讲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林松添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挥好“三大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要发挥“公共外交的骨干作用”。我们正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有地方说、有人说、有人听、有人信”的“四有”问题,推动全国友协系统打造古色、红色、绿色、蓝色和炫色“五色”外宾参访路线,积极探讨既开放自信,又以外国人能接受、能听懂的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眼见为实的感知度和效果,努力让外国朋友“看懂”中国、“听懂”中国、“读懂”中国。为何选址“英雄城市”武汉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6月3日在武汉落幕,并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武汉倡议》。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的驻华使节等外交官、友好城市、友好组织、友好协会、企业、智库等中外各界代表共同约500人参会,并邀请国外嘉宾以线上形式视频致辞。这是继今年4月12日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之后,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武汉。2020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的重要倡议,得到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热烈响应并形成共识。那么上合组织首届民间友好论坛为何选址武汉?林松添表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城市,为中国乃至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重大牺牲,并创造多个奇迹,提供了全球抗疫的“武汉范本”。选址“英雄城市”主要是想传递三个信息:一是向为抗击并战胜疫情做出巨大牺牲的武汉、湖北人民表达感恩,向对武汉提供抗疫支持的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等上合组织国家表示感谢,同时向世界其他仍在遭受疫情之害的人们传递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成功实践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可防可控可治,关键要坚持人民第一、生命至上、尊重科学、团结合作。二是通过此次论坛向世界展示武汉抗疫和疫后重振成果,展示湖北全面复苏发展的新景象新作为,希望同各国致力于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2020年湖北GDP已恢复到2019年的95%,2021第一季度GDP较去年同期增长58.3%,增速全国第一。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武汉的区位、产业、科教实力、投资环境、生态环境等优势都展现出新的机遇。三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各界代表齐聚武汉发出共同心声,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中方愿以此为契机,同上合组织成员方携手努力,促进彼此“民相亲、心相通”,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民意和共识,携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武汉经受住疫情“大考”的三大关键在林松添看来,武汉、中国之所以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经受住全球“大考”,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得益于人民领袖的坚强领导与人民情怀。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科学,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无论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不久的婴儿,仅在湖北省就治愈了3600余名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全力维护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二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用三个月左右取得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在湖北和武汉发生疫情后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和人民军队闻令而行、星夜启程、逆行驰援武汉,19个省份迅速驰援,以省包市、对口支援,支援武汉外16个湖北地市。党的执政优势和中国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得益于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疫。这是我们的人民优势和文化优势。习总书记、党中央一声令下,14亿中国人民全体居家隔离或志愿支援,同心协力,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这次参与疫情防控就涌现出了881万注册志愿者,大家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林松添表示,这三点世界上无人能及,真让世界刮目相看。相比之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能为力、资本至上,已让3400多万人感染,近60万人死亡。相比之下,美西方政客、媒体也只能、只会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搞甩锅推责,转移国内矛盾和视线。美国当今政府决定用情报部门而非科学家来调查新冠病毒起源既不严肃、也不科学,是一个世纪笑柄、天下奇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友协发挥民间作用国家关系既要靠高层引领,也要靠民意支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作为从事民间外交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在2020年初疫情发生时,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协调外国企业、地方政府和组织驰援湖北等地抗疫,募集近1亿元抗疫物资和善款,并收到80多个国家160多个外国友城、友好组织和国际友人第一时间发来的慰问电函和视频。据林松添介绍,在海外疫情恶化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一时间向52个国家和地区153个友好组织和国际友人致慰问信,并动员组织我地方友城和友协向39个国家和地区73个对口友城和友好组织,捐赠大量抗疫物资,为全球抗疫合作提供了物资援助的“硬支持”和暖心慰问的“软助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谛。上合成员国之一印度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近邻,中国人民感同身受、深表同情。林松添称,“只要我们印度朋友有需要,中方有意愿、有能力、有资源与印度人民一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类的共同挑战。”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4月27日在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六国外长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上表示,中方愿在同各方友好协商、充分吸纳各国建议基础上,设立中国南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林松添表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已采取行动,正协调国内同南亚国家建有友好省州或友城关系的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积极筹集医用防护面罩、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小型制氧机、氧气瓶等医疗物资,愿为帮助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各国尽快渡过难关提供紧急物资援助。林松添说,尽管疫情按下了国际间面对面交流的“暂停键”,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积极创新“云上民间外交”方式,相继开启了“云会晤”、“云座谈”、“云展览”、“云演奏”、“云笔会”等新模式。162299008599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网16229900859902[]{"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日前在武汉落幕。论坛期间,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接受了环球网专访,就民间友好论坛为何选址武汉、武汉赢得抗疫“大考”的关键、友协民间外交服务中外抗疫所作贡献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眼见为实、以实破虚”打破西方反华“政治正确”怪圈民间友好是国家关系的根基和力量源泉。林松添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国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林松添告诉环球网,“一年多来,我在线上线下同美国各界朋友开展了22次对话交流互动,包括姐妹城市协会、腹地中国协会、飞虎队历史委员会、美国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等机构组织,也同在华美国商界人士、企业、媒体进行了全方位交流。不久前,我们组织了上海、广东、江苏等省长同美国华盛顿、纽约、加州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就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积极、友好视频对话。” 在同美国各界朋友交流中,林松添感受到对中美关系不一样的感觉和体会,他说,“第一,中美人民都渴望世界和平并过上好日子;第二,中美企业都希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第三,中美文化可以互学互鉴、互鉴共荣。比如,一直以来数十万中国人自费到美国学习英语和留学,了解美国文化和生活;美国也有数以万计的人到中国来自费留学和旅游。星巴克咖啡进入中国市场20年间,咖啡店已经遍布国内180个城市,迪士尼乐园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和欢迎,等等。”林松添也注意到了目前西方世界出现一股“逆流”,并形成了一个“怪圈”,即近年来美国不适应、不接受中国快速发展,蓬佩奥之流毒化了民意,民意又绑架了政治,形成了美西方反华“政治正确”的逆流和怪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阻断了国际社会面对面交流,又给那些西方政客利用掌控的舆论媒体炒作机会,制造了大量谎言,甩锅推责,抹黑中国。要打破这一“怪圈”,林松添认为“眼见为实、以实破虚”是关键。出现上述“怪圈”并非偶然,是美西方担心担忧中国强大、进而取代其国际地位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经受的颠簸。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已彻底改变了“挨打”、“挨饿”的悲惨命运,现在只面临“挨骂”问题,而且今天我们所遭受的“挨骂”同1840年以后的“东亚病夫”截然不同。那是鄙视、看不起我们,如今是焦虑担忧中国强大,取代西方主导世界。林松添说,对付谎言唯有真相。西方针对中国的谎言毫无事实依据。只要国际社会“看懂”、“听懂”、“读懂”中国,谎言就会被戳穿。努力塑造中国可信可亲可敬的形象林松添说,美国教科书里迄今没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八个字,唯有“你输我赢”。改变西方的理论思想和逻辑思维,解决对华认识上问题非一日之功。面对当今国际舆论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要改变自己。西方是竞选政治,主要靠说,游说机构和公共外交产业是西方的发明和擅长。西方人善于编故事,把假的说成真的,而且睁着眼睛说瞎话,没有道德底线,而且还掌控着国际舆论媒体。中国文化历来主张沉默是金、少说为佳、多干少说。这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林松添认为,我们“干出来了”,党和国家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这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让14亿人民都过上了和平安宁、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但我们还没有解决“说得好”的问题。中国走了一条跟西方截然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但西方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适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中国的成功。中国“挨骂”就成了必然。如今,中外人员交流并不少,每年出入境就有3亿多人次,但没有解决西方看懂、听懂、读懂中国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林松添说,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并对此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林松添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讲话非常及时、高屋建瓴、切中时弊,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以及解决谁来讲、怎么讲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林松添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挥好“三大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要发挥“公共外交的骨干作用”。我们正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有地方说、有人说、有人听、有人信”的“四有”问题,推动全国友协系统打造古色、红色、绿色、蓝色和炫色“五色”外宾参访路线,积极探讨既开放自信,又以外国人能接受、能听懂的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眼见为实的感知度和效果,努力让外国朋友“看懂”中国、“听懂”中国、“读懂”中国。为何选址“英雄城市”武汉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6月3日在武汉落幕,并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武汉倡议》。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的驻华使节等外交官、友好城市、友好组织、友好协会、企业、智库等中外各界代表共同约500人参会,并邀请国外嘉宾以线上形式视频致辞。这是继今年4月12日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之后,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武汉。2020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的重要倡议,得到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热烈响应并形成共识。那么上合组织首届民间友好论坛为何选址武汉?林松添表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城市,为中国乃至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重大牺牲,并创造多个奇迹,提供了全球抗疫的“武汉范本”。选址“英雄城市”主要是想传递三个信息:一是向为抗击并战胜疫情做出巨大牺牲的武汉、湖北人民表达感恩,向对武汉提供抗疫支持的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等上合组织国家表示感谢,同时向世界其他仍在遭受疫情之害的人们传递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成功实践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可防可控可治,关键要坚持人民第一、生命至上、尊重科学、团结合作。二是通过此次论坛向世界展示武汉抗疫和疫后重振成果,展示湖北全面复苏发展的新景象新作为,希望同各国致力于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2020年湖北GDP已恢复到2019年的95%,2021第一季度GDP较去年同期增长58.3%,增速全国第一。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武汉的区位、产业、科教实力、投资环境、生态环境等优势都展现出新的机遇。三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各界代表齐聚武汉发出共同心声,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中方愿以此为契机,同上合组织成员方携手努力,促进彼此“民相亲、心相通”,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民意和共识,携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武汉经受住疫情“大考”的三大关键在林松添看来,武汉、中国之所以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经受住全球“大考”,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得益于人民领袖的坚强领导与人民情怀。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科学,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无论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不久的婴儿,仅在湖北省就治愈了3600余名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全力维护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二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用三个月左右取得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在湖北和武汉发生疫情后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和人民军队闻令而行、星夜启程、逆行驰援武汉,19个省份迅速驰援,以省包市、对口支援,支援武汉外16个湖北地市。党的执政优势和中国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得益于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疫。这是我们的人民优势和文化优势。习总书记、党中央一声令下,14亿中国人民全体居家隔离或志愿支援,同心协力,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这次参与疫情防控就涌现出了881万注册志愿者,大家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林松添表示,这三点世界上无人能及,真让世界刮目相看。相比之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能为力、资本至上,已让3400多万人感染,近60万人死亡。相比之下,美西方政客、媒体也只能、只会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搞甩锅推责,转移国内矛盾和视线。美国当今政府决定用情报部门而非科学家来调查新冠病毒起源既不严肃、也不科学,是一个世纪笑柄、天下奇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友协发挥民间作用国家关系既要靠高层引领,也要靠民意支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作为从事民间外交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在2020年初疫情发生时,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协调外国企业、地方政府和组织驰援湖北等地抗疫,募集近1亿元抗疫物资和善款,并收到80多个国家160多个外国友城、友好组织和国际友人第一时间发来的慰问电函和视频。据林松添介绍,在海外疫情恶化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一时间向52个国家和地区153个友好组织和国际友人致慰问信,并动员组织我地方友城和友协向39个国家和地区73个对口友城和友好组织,捐赠大量抗疫物资,为全球抗疫合作提供了物资援助的“硬支持”和暖心慰问的“软助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谛。上合成员国之一印度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近邻,中国人民感同身受、深表同情。林松添称,“只要我们印度朋友有需要,中方有意愿、有能力、有资源与印度人民一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类的共同挑战。”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4月27日在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六国外长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上表示,中方愿在同各方友好协商、充分吸纳各国建议基础上,设立中国南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林松添表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已采取行动,正协调国内同南亚国家建有友好省州或友城关系的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积极筹集医用防护面罩、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小型制氧机、氧气瓶等医疗物资,愿为帮助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各国尽快渡过难关提供紧急物资援助。林松添说,尽管疫情按下了国际间面对面交流的“暂停键”,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积极创新“云上民间外交”方式,相继开启了“云会晤”、“云座谈”、“云展览”、“云演奏”、“云笔会”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