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dUohrBR3Q作者:乐兵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e3pmub6h5/e3pmub75a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上学习、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网上创业、网上办公、网上游戏娱乐、网上传达社情民意……网络,已然成为亿万人民共同的家园。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建设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要将思想引领放在首位。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着力用主流思想、主流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主导网络空间,始终把网络文明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让正确的道德取向、价值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积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升。只有引领正确方向,筑牢红色根基,倡导全民助力,方可建成宜居的文明网络家园。 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治民无常,唯法为治”,网络是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地方,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瞭望世界的窗口,不是随心所欲的私人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绝不容许虚假、恶俗言论在网上大行其道,更要禁止主播、博主为赚流量发布博眼球视频,做出擦边球举动。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清除不良网络文化和低俗有害信息,保持“零容忍”“严管理”的鲜明态度,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治理力度,做到重拳出击、猛药去疴,营造文明安全的网上“宜居”环境。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要推动网络文明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讲文明是每个网民需要践行的基本准则,也是构筑文明和谐网络环境的基石。每个网民、每个互联网企业都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主动与不文明网络内容、网络行为划清界限、开展斗争,积极传播正能量,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让网络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快捷、优质服务的“生态园”,成为人们文化健康娱乐的“精神家园”。文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凝聚亿万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的社会合力,共同建设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乐兵)163722357288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鲍宇雁环球网16372235728891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上学习、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网上创业、网上办公、网上游戏娱乐、网上传达社情民意……网络,已然成为亿万人民共同的家园。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建设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要将思想引领放在首位。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着力用主流思想、主流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主导网络空间,始终把网络文明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让正确的道德取向、价值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积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升。只有引领正确方向,筑牢红色根基,倡导全民助力,方可建成宜居的文明网络家园。 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治民无常,唯法为治”,网络是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地方,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瞭望世界的窗口,不是随心所欲的私人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绝不容许虚假、恶俗言论在网上大行其道,更要禁止主播、博主为赚流量发布博眼球视频,做出擦边球举动。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清除不良网络文化和低俗有害信息,保持“零容忍”“严管理”的鲜明态度,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治理力度,做到重拳出击、猛药去疴,营造文明安全的网上“宜居”环境。让网络成为“宜居”的文明家园,要推动网络文明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讲文明是每个网民需要践行的基本准则,也是构筑文明和谐网络环境的基石。每个网民、每个互联网企业都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主动与不文明网络内容、网络行为划清界限、开展斗争,积极传播正能量,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让网络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快捷、优质服务的“生态园”,成为人们文化健康娱乐的“精神家园”。文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凝聚亿万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的社会合力,共同建设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