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eV31j8QI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谭飞:“神曲”霸榜是倒退,还是必然?/e3pmub6h5/e3pr9baf62021年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年度十大热门歌曲公布,短视频音乐“霸榜”,“神曲”渐渐占据了国内“原创”音乐的主流,有音乐人惊呼“音乐倒退了十年”。专业音乐人的这种“悲叹”和“愤怒”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老歌红得久,新歌火不长”等现象也早已存在。笔者认为,如果略谈得深一些,则涉及到“原创音乐”的“创作生态环境”问题。毕竟谈国内原创音乐,必然涉及“创作理念”和“创作动机”,把国内原创音乐的“理念”和“动机”以2008年作为一个分水岭,那么2010年则是一个“终止符”。2008年以前,国内原创音乐圈是这样一番景象:赚大钱的没多少,奔“小康”的有很多。那时候有大量的演出活动和“堂会”作为支撑,还有唱片和各种周边产品提供盈利。只要音乐人有作品、有才华,音乐公司是愿意投入的。因为那时候的市场空间大,人们的娱乐活动也没有多少选择。很多较为有名的音乐人愿意做一些自己想找寻的主题,并极力希望通过作品确立自己的风格。资本也乐意投资原创音乐,因为产出能变现,且粉丝歌迷的“忠诚度”高,不担心消费群分流。 但2008年以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上游资本出现断层,有一大批业内著名的音乐公司出现问题,最直观的体现是“大国音乐”半年多发不出工资,“竹书音乐”则干脆关门了事。从那时起历经两年的挣扎,原创音乐和音乐人就逐渐陷入“活着就行”的状态。商业活动出场费叫不上价、“堂会”主办方愿意请“大牌”,歌好不好无所谓,大家知道就行。至于唱片销量和周边产品更是随着智能手机与视听软件的盛行成了“历史名词”。打榜?谁在乎?而音乐人最依赖的资本也逐渐转向影视行业——毕竟能变现的才是好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尤其是原创音乐就逐渐成为“泛娱乐时代”里逐渐“纯粹”的娱乐产品。并不是说以前就不“娱乐”,而是那时的原创音乐人还是注重品质的,但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世俗化”之后,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到彻夜谱曲、数改歌词,自己掏钱做录音棚的事了。因为市场和生存环境不允许音乐人这么折腾。大家更倾向于“速食”主义——望风、赶工、找人录小样,找歌手唱已经算“敬业”了。更多的是原创者为了生存必须成为“娱乐工业”的一颗螺丝钉。给时间写歌搞创作是不可能的,原创者必须在一周内根据固定模式把框架做出来,然后填充大量的节拍器与合声,交给音乐公司快速制作成品发布到各大平台“抢位”,不这么做就会迅速被更多更新的“作品”淹没。在生存压力下,音乐人再去谈创作“理念”已是奢谈。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影视剧的热门“概念曲”,要么成为各大视听平台,比如抖音、快手甚至网友自制短视频的背景音乐(bgm)。毕竟大家的口味变了,欣赏环境也变了。无论城市乡村、白领游民,人们都愿意听一些“不用动脑子”的东西,通过“碎片化娱乐”打发时间。像曾经以缅怀和追忆为主的“民谣”,讲韵律人生的“蓝调”等也赶不上公众越发不耐烦的浮躁。大家听歌的成本也低了很多,每个月花十几块钱就能随便下载。不是音乐不值钱,是文化不值钱了。进入短视频时代后,这种情况越发恶劣。一首歌必须迎合已经沉淀“到底”的欣赏水平才能生存并“有可能”引起短暂的火爆——要歌颂爱情,要撕裂人生。这种本来很正常的创作换了种环境就变了味,“眼球经济”下要找大长腿美女先“控场”,然后免费(有时还要给人钱)给到一些视频网站做bgm,不然发不出去。网站拿这些歌作为网友自发制作短视频的选项,随着短视频的流传才可能让人所熟知。在这样的“开枝散叶”中,原创音乐注定流俗,也就逃不开沦为“口水歌”的结局。这也是我们如今处于“碎片化生活”的必然。因此不能脱离资本背景、人文背景和时代背景去单独讨论原创音乐的兴衰,也不能一味指责民众苛待了原创音乐,不给它们艺术生命和生存空间。但我们都知道,这就是原创音乐的现实,如果曾经有人说“音乐已死”只是对于创作灵感和个人色彩难以伸展的牢骚话,如今“音乐已死”却是不争的事实。韵律屈服市场,“爆款”只在瞬间。大家都在鄙视流于表面的东西,可在这个时代,能流于表面就已经说明“我活下来了”。也许若干年后,大家还能回归到安静地品歌、倾听人生心语的状态,但那需要时间,原创音乐也是如此,它也要经历一场轮回。(作者是监制、策划人、四味毒叔创始人)163994676329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时报163994676329511[]{"email":"guoxiaopeng@huanqiu.com","name":"郭晓鹏"}
2021年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年度十大热门歌曲公布,短视频音乐“霸榜”,“神曲”渐渐占据了国内“原创”音乐的主流,有音乐人惊呼“音乐倒退了十年”。专业音乐人的这种“悲叹”和“愤怒”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老歌红得久,新歌火不长”等现象也早已存在。笔者认为,如果略谈得深一些,则涉及到“原创音乐”的“创作生态环境”问题。毕竟谈国内原创音乐,必然涉及“创作理念”和“创作动机”,把国内原创音乐的“理念”和“动机”以2008年作为一个分水岭,那么2010年则是一个“终止符”。2008年以前,国内原创音乐圈是这样一番景象:赚大钱的没多少,奔“小康”的有很多。那时候有大量的演出活动和“堂会”作为支撑,还有唱片和各种周边产品提供盈利。只要音乐人有作品、有才华,音乐公司是愿意投入的。因为那时候的市场空间大,人们的娱乐活动也没有多少选择。很多较为有名的音乐人愿意做一些自己想找寻的主题,并极力希望通过作品确立自己的风格。资本也乐意投资原创音乐,因为产出能变现,且粉丝歌迷的“忠诚度”高,不担心消费群分流。 但2008年以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上游资本出现断层,有一大批业内著名的音乐公司出现问题,最直观的体现是“大国音乐”半年多发不出工资,“竹书音乐”则干脆关门了事。从那时起历经两年的挣扎,原创音乐和音乐人就逐渐陷入“活着就行”的状态。商业活动出场费叫不上价、“堂会”主办方愿意请“大牌”,歌好不好无所谓,大家知道就行。至于唱片销量和周边产品更是随着智能手机与视听软件的盛行成了“历史名词”。打榜?谁在乎?而音乐人最依赖的资本也逐渐转向影视行业——毕竟能变现的才是好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尤其是原创音乐就逐渐成为“泛娱乐时代”里逐渐“纯粹”的娱乐产品。并不是说以前就不“娱乐”,而是那时的原创音乐人还是注重品质的,但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世俗化”之后,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到彻夜谱曲、数改歌词,自己掏钱做录音棚的事了。因为市场和生存环境不允许音乐人这么折腾。大家更倾向于“速食”主义——望风、赶工、找人录小样,找歌手唱已经算“敬业”了。更多的是原创者为了生存必须成为“娱乐工业”的一颗螺丝钉。给时间写歌搞创作是不可能的,原创者必须在一周内根据固定模式把框架做出来,然后填充大量的节拍器与合声,交给音乐公司快速制作成品发布到各大平台“抢位”,不这么做就会迅速被更多更新的“作品”淹没。在生存压力下,音乐人再去谈创作“理念”已是奢谈。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影视剧的热门“概念曲”,要么成为各大视听平台,比如抖音、快手甚至网友自制短视频的背景音乐(bgm)。毕竟大家的口味变了,欣赏环境也变了。无论城市乡村、白领游民,人们都愿意听一些“不用动脑子”的东西,通过“碎片化娱乐”打发时间。像曾经以缅怀和追忆为主的“民谣”,讲韵律人生的“蓝调”等也赶不上公众越发不耐烦的浮躁。大家听歌的成本也低了很多,每个月花十几块钱就能随便下载。不是音乐不值钱,是文化不值钱了。进入短视频时代后,这种情况越发恶劣。一首歌必须迎合已经沉淀“到底”的欣赏水平才能生存并“有可能”引起短暂的火爆——要歌颂爱情,要撕裂人生。这种本来很正常的创作换了种环境就变了味,“眼球经济”下要找大长腿美女先“控场”,然后免费(有时还要给人钱)给到一些视频网站做bgm,不然发不出去。网站拿这些歌作为网友自发制作短视频的选项,随着短视频的流传才可能让人所熟知。在这样的“开枝散叶”中,原创音乐注定流俗,也就逃不开沦为“口水歌”的结局。这也是我们如今处于“碎片化生活”的必然。因此不能脱离资本背景、人文背景和时代背景去单独讨论原创音乐的兴衰,也不能一味指责民众苛待了原创音乐,不给它们艺术生命和生存空间。但我们都知道,这就是原创音乐的现实,如果曾经有人说“音乐已死”只是对于创作灵感和个人色彩难以伸展的牢骚话,如今“音乐已死”却是不争的事实。韵律屈服市场,“爆款”只在瞬间。大家都在鄙视流于表面的东西,可在这个时代,能流于表面就已经说明“我活下来了”。也许若干年后,大家还能回归到安静地品歌、倾听人生心语的状态,但那需要时间,原创音乐也是如此,它也要经历一场轮回。(作者是监制、策划人、四味毒叔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