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WuMBhXHzI作者:栾伟林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环球网评:家国情怀是春运最浓的底色/e3pmub6h5/e81curi71近日,2022年春运大幕开启。今年春运从1月17日起至2月25日,共计40天。根据分析研判,预计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11.8亿人次,日均2950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较2020年同比下降20.3%。在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情况下,平安有序温馨出行,既是对交通运输部门的一次“大考”,也是踏上旅途的人们心中最美的期盼。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透过春节,世界可以读懂中国符号、感知中国文化、领略中国精神。受中华文化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随着春节越来越近,回家过年也成为了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共鸣。由此,春运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应运而生。数以亿计的人们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春运是家国情怀的张扬,春运也是幸福感的呈现。“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从绿皮车到和谐号,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春运路上交通工具一直在变化,但回家过年的期望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改变。对亲情的牵挂,对团圆的向往,根植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岁月如梭,感慨万千。以前我们回家,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急哭无数英雄”,而今高铁风驰电掣,就连“打飞的”都越来越常见。 天大地大,民生为大。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以前通宵达旦排队购票,而今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订票,这细微的变化却关乎民生获得感,背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巨变。经过70多年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中华儿女携手奋斗,让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一家不圆万家圆”。每一年的春运,也总有一些人们回不了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为了保障更多人们的团圆。当前国内多地发生疫情,很多人们也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收回了回家的脚步。但虽然没有回家,对家的期待却从未走远。借助互联网,可以通话也能够视频,“年味”在指尖跳跃中越来越浓。事实上,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既体现在“家”和“国”概念的相得益彰,也体现在传统家国情怀和现代爱国精神的水乳交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交通工具不断变化,让回家路更顺畅时间也更短,充分表明:只有国家富强了,民族复兴了,千家万户过上好日子的美梦才能成真。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每一个中国人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路上,14亿多中华儿女就应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对祖国的热爱体现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每一步前进的足迹里,奋力书写民族复兴新篇章。(栾伟林)164299265788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于浩波环球网164299265788012[]{"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近日,2022年春运大幕开启。今年春运从1月17日起至2月25日,共计40天。根据分析研判,预计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11.8亿人次,日均2950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较2020年同比下降20.3%。在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情况下,平安有序温馨出行,既是对交通运输部门的一次“大考”,也是踏上旅途的人们心中最美的期盼。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透过春节,世界可以读懂中国符号、感知中国文化、领略中国精神。受中华文化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随着春节越来越近,回家过年也成为了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共鸣。由此,春运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应运而生。数以亿计的人们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春运是家国情怀的张扬,春运也是幸福感的呈现。“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从绿皮车到和谐号,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春运路上交通工具一直在变化,但回家过年的期望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改变。对亲情的牵挂,对团圆的向往,根植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岁月如梭,感慨万千。以前我们回家,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急哭无数英雄”,而今高铁风驰电掣,就连“打飞的”都越来越常见。 天大地大,民生为大。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以前通宵达旦排队购票,而今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订票,这细微的变化却关乎民生获得感,背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巨变。经过70多年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中华儿女携手奋斗,让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一家不圆万家圆”。每一年的春运,也总有一些人们回不了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为了保障更多人们的团圆。当前国内多地发生疫情,很多人们也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收回了回家的脚步。但虽然没有回家,对家的期待却从未走远。借助互联网,可以通话也能够视频,“年味”在指尖跳跃中越来越浓。事实上,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既体现在“家”和“国”概念的相得益彰,也体现在传统家国情怀和现代爱国精神的水乳交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交通工具不断变化,让回家路更顺畅时间也更短,充分表明:只有国家富强了,民族复兴了,千家万户过上好日子的美梦才能成真。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每一个中国人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路上,14亿多中华儿女就应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对祖国的热爱体现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每一步前进的足迹里,奋力书写民族复兴新篇章。(栾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