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x8IIchQJW作者:赵永升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赵永升:能源供应危机下的欧洲困境/e3pmub6h5/e3pr9baf6由于乌克兰危机局势升级,德国政府日前暂停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审批进程。此外,据媒体报道,欧盟将于3月2日宣布能源新战略。这份据称“充满牙齿”的新战略预计将要求到2030年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40%,并要求欧洲能源公司在夏季增加天然气储备,以减少冬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在此番乌克兰危机中,欧盟既有紧随北约“领头大哥”美国的无奈,又有维护欧洲稳定的迫切需求;既有对自身能源供应安全的短视,更有对新能源认知的不足。欧洲形势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已促使石油和天然气之类能源从基于单纯经济规律的“市场化”,演变成基于地缘政治需求的“武器化”。倘若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行事,即从基本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出发,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大宗商品中的关键产品已在跨境商业交易关系中处于优势。更何况随着诸多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飞速推进,新兴市场对能源的需求迅猛增加,这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充沛型”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加之石油和天然气之类能源产品在大国角力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无论对美国还是对俄罗斯乃至欧盟而言,能源逐渐被“政治化”,即首先具有政治属性,其次才是经济属性。而随着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登台,能源同时又被美欧作为一个重要的抑制“后发国家”崛起的政经工具加以使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石油和天然气之类的能源供应就日趋被地缘政治“武器化”。而此次乌克兰危机,在笔者看来恰是能源“武器化”的一个典型案例。第一,欧盟在乌克兰危机中,对自身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短视乃至漠视。尽管欧美双方已是长期以来紧密的盟友,但各自的能源结构不同,尤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迥异。众所周知,与美国不同,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依赖度较高。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最近发布的数据,俄罗斯目前供应着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天然气消费量,用于冬季取暖以及发电和工业生产,欧盟超过四分之一的原油也由俄罗斯供应。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但其一半以上的天然气和30%以上的原油供应源自俄罗斯。法国尽管号称“世界核能大国”,其大部分电力来自核能,但也依赖俄罗斯满足其化石燃料需求。而其他欧洲小规模经济体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更强。例如爱沙尼亚、波兰、斯洛伐克和芬兰,75%以上的石油进口均来自俄罗斯。随着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计划逐步淘汰核电和煤电,此种依赖度无疑将可能进一步升高。第二,此次乌克兰危机凸显欧盟对新能源认知的不足。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不但高估了新能源发展的力度,更高估了新能源发展的速度。环境亟须保护并尽快以“新能源”替代“旧能源”,诚然早已是各国形成的共识。但在特朗普推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后,高举世界环保大旗的法国及欧盟,在放弃传统能源的道路上操之过急,以至于在后来新冠疫情导致的国际市场供需阶段性失衡下,尤其出现像此次俄乌这样的地缘危机,就容易令原本就属于“能源匮乏型”经济体的欧洲大陆出现能源价格大幅波动。欧盟各国早已在关闭传统能源上展开“大比拼”,俨然成为世界“绿能”的道德高地。但无论是风能还是光能、氢能,其实迄今都尚未具备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能力,尽管诸如法国和日本并称“世界氢能技术领先之国”。迫于无奈,在法国的推动下,欧盟已经将天然气和核能认定为“清洁能源”。将大家普遍认为危险系数较高的核能也认定为安全可靠且清洁的“绿能”,凸显的还是欧洲人在一味追求新能源道路上的又一无奈。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在能源供应上潜在的危险,一方面欧盟和美国此前就已经联手积极寻找能源供应替代来源,旨在防止俄罗斯突然切断天然气供应。尽管日本等国明确表示积极响应美国提出的转输欧洲能源的倡议,但由于天然气之类商品在交易时采取的多为长期采购合同形式,因而欧洲短期内难以从亚洲和美洲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另一方面,除了增加供应之外,欧盟还在尝试减少需求的方案,即减少供暖和工业部门用量、启动紧急计划以及允许选择性关闭部分非关键部门等措施。西班牙《理性报》就以“欧洲的能源主权之战:更少、更贵的天然气”这样简洁明了的标题,对此加以评述。无疑在这次乌克兰危机中,欧盟面临的其实是个“两难”,即一方面作为美国最为亲密的盟国,欧盟国家需要站在北约的立场上,即在乌克兰危机中支持乌克兰,进而在行动上推动欧盟“东扩”战略;另一方面作为俄罗斯能源输出的重要目标国,欧盟又不希望乌克兰地区出现显著的不稳定局势。24日,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局势迎来新的重大变化。而在24日之前,由于频出的负面信息已经导致股市、避险资产和能源等价格频繁动荡。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动荡还会持续甚至更加剧烈。今年以来,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实际上已减少35%以上,可以预见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在24日之后将大幅减少。真心希望欧洲人能将能源供应地缘“武器化”的无奈,转化为实现“能源自主”的动力。(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64572299088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457430451811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由于乌克兰危机局势升级,德国政府日前暂停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审批进程。此外,据媒体报道,欧盟将于3月2日宣布能源新战略。这份据称“充满牙齿”的新战略预计将要求到2030年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40%,并要求欧洲能源公司在夏季增加天然气储备,以减少冬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在此番乌克兰危机中,欧盟既有紧随北约“领头大哥”美国的无奈,又有维护欧洲稳定的迫切需求;既有对自身能源供应安全的短视,更有对新能源认知的不足。欧洲形势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已促使石油和天然气之类能源从基于单纯经济规律的“市场化”,演变成基于地缘政治需求的“武器化”。倘若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行事,即从基本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出发,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大宗商品中的关键产品已在跨境商业交易关系中处于优势。更何况随着诸多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飞速推进,新兴市场对能源的需求迅猛增加,这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充沛型”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加之石油和天然气之类能源产品在大国角力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无论对美国还是对俄罗斯乃至欧盟而言,能源逐渐被“政治化”,即首先具有政治属性,其次才是经济属性。而随着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登台,能源同时又被美欧作为一个重要的抑制“后发国家”崛起的政经工具加以使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石油和天然气之类的能源供应就日趋被地缘政治“武器化”。而此次乌克兰危机,在笔者看来恰是能源“武器化”的一个典型案例。第一,欧盟在乌克兰危机中,对自身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短视乃至漠视。尽管欧美双方已是长期以来紧密的盟友,但各自的能源结构不同,尤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迥异。众所周知,与美国不同,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依赖度较高。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最近发布的数据,俄罗斯目前供应着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天然气消费量,用于冬季取暖以及发电和工业生产,欧盟超过四分之一的原油也由俄罗斯供应。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但其一半以上的天然气和30%以上的原油供应源自俄罗斯。法国尽管号称“世界核能大国”,其大部分电力来自核能,但也依赖俄罗斯满足其化石燃料需求。而其他欧洲小规模经济体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更强。例如爱沙尼亚、波兰、斯洛伐克和芬兰,75%以上的石油进口均来自俄罗斯。随着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计划逐步淘汰核电和煤电,此种依赖度无疑将可能进一步升高。第二,此次乌克兰危机凸显欧盟对新能源认知的不足。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不但高估了新能源发展的力度,更高估了新能源发展的速度。环境亟须保护并尽快以“新能源”替代“旧能源”,诚然早已是各国形成的共识。但在特朗普推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后,高举世界环保大旗的法国及欧盟,在放弃传统能源的道路上操之过急,以至于在后来新冠疫情导致的国际市场供需阶段性失衡下,尤其出现像此次俄乌这样的地缘危机,就容易令原本就属于“能源匮乏型”经济体的欧洲大陆出现能源价格大幅波动。欧盟各国早已在关闭传统能源上展开“大比拼”,俨然成为世界“绿能”的道德高地。但无论是风能还是光能、氢能,其实迄今都尚未具备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能力,尽管诸如法国和日本并称“世界氢能技术领先之国”。迫于无奈,在法国的推动下,欧盟已经将天然气和核能认定为“清洁能源”。将大家普遍认为危险系数较高的核能也认定为安全可靠且清洁的“绿能”,凸显的还是欧洲人在一味追求新能源道路上的又一无奈。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在能源供应上潜在的危险,一方面欧盟和美国此前就已经联手积极寻找能源供应替代来源,旨在防止俄罗斯突然切断天然气供应。尽管日本等国明确表示积极响应美国提出的转输欧洲能源的倡议,但由于天然气之类商品在交易时采取的多为长期采购合同形式,因而欧洲短期内难以从亚洲和美洲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另一方面,除了增加供应之外,欧盟还在尝试减少需求的方案,即减少供暖和工业部门用量、启动紧急计划以及允许选择性关闭部分非关键部门等措施。西班牙《理性报》就以“欧洲的能源主权之战:更少、更贵的天然气”这样简洁明了的标题,对此加以评述。无疑在这次乌克兰危机中,欧盟面临的其实是个“两难”,即一方面作为美国最为亲密的盟国,欧盟国家需要站在北约的立场上,即在乌克兰危机中支持乌克兰,进而在行动上推动欧盟“东扩”战略;另一方面作为俄罗斯能源输出的重要目标国,欧盟又不希望乌克兰地区出现显著的不稳定局势。24日,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局势迎来新的重大变化。而在24日之前,由于频出的负面信息已经导致股市、避险资产和能源等价格频繁动荡。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动荡还会持续甚至更加剧烈。今年以来,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实际上已减少35%以上,可以预见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在24日之后将大幅减少。真心希望欧洲人能将能源供应地缘“武器化”的无奈,转化为实现“能源自主”的动力。(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