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ZKvpPBapY作者:汤景泰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汤景泰:如何掌握涉华翻译主动权/e3pmub6h5/e3pr9baf6近些年,在一些涉华关键问题、关键事件中,西方舆论经常出现误译、删译、增译和改译等现象。具体而言,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属于客观因素限制,特别在缺乏相应政经语境与专业背景的情况下,一些中国独有的概念让人理解困难进而造成的误译。作为一种经验识解和表意的资源,语言具有鲜明的系统性,一个概念的准确编码与解码需要一整套话语资源的支持。当前国际社会普遍缺乏对中国政经语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理解中国独创的一些概念自然面临较多困难。再加上中国迅猛发展的社会实践还在不断催生新概念、新表述。比如疫情防控中的关键词“社会面清零”,不少外媒就懵圈了,BBC在4月9日的报道中就将其稀里糊涂地直译为“social zero Covid”。第二种属于主观动机驱动,即出于国际政治博弈的需要,为了污名化、妖魔化中国,故意封锁、歪曲中国信息而进行的删译和改译等现象。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系统工程大打对华舆论战,涉华翻译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部分西方政要、媒体与学者基于自身意识形态立场与政治利益,有意识地选择翻译材料以断章取义,运用翻译策略以移花接木,发挥中式英语语义模糊的特性,将中国妖魔化。例如,新疆依法设立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属于学校性质,西方却将其称为“再教育营”。而在西方政治语境中,所谓“再教育营”就是集中营的另外一种称呼。再比如,华为任正非说“要闯出一条血路”,却被译成任正非“要一路杀人血流成河”。 目前,涉华翻译又呈现出两种典型趋势,将相关危害持续放大。首先,污名化翻译问题出现规模化、体系化的趋势。从近年反华势力的策略动向来看,选取极端典型网络言论进行翻译,在境内外舆论场来回搬运,以制造中外对立、群体撕裂的策略极为常见。近来,境外又有账号发起所谓“大翻译运动”,将境内大V或普通网民的极端言论翻译成外语,用于丑化中国形象。这种套路目前已经成为某些反华自媒体刷粉提升关注度的典型策略。其次,污名化翻译出现算法化、自动化的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语言信息语料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神经模型的应用,机器翻译质量迅速提升,并在国际传播中应用日益广泛,如推特等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联合谷歌提供了即时翻译服务。但受技术所限,机器翻译基本都为直译,准确性有待提升,且目前还无法结合语境准确还原出原文等情感色彩,结果导致一些涉华翻译的技术性失误层出不穷。例如,“加强管理”是我们政治话语中的常用词,然而如果直译为“Enhance the management”,在英语语境下会有强烈的暗示性,带有“服从组织纪律”“剥夺个人自由”“限制自由意志”等情感意味。类似的词汇还有“服从”“明确”“强化”等,直译都会存在强烈暗示。不仅如此,由于语言翻译还暗含着西方的话语霸权,如果不加改变的话,机器翻译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无疑也会进一步固化这种传统,造成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吞并。话语研究理论表明,话语是通过为事物命名和提供意义解释而产生并流通的。命名权和解释权本身就是话语权的核心要义,它预设了看待与解释问题的立场和视角,影响着公众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因此,国际涉华翻译出现的种种乱象,已经在我国的对外传播中造成严重的“巴别塔效应”,即由于语言不通而产生的误解、误判,甚至冲突现象,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话语权归根结底是对话语本身的掌控,“语言从来都是帝国的最佳伴侣”。因此,作为国际舆论场上的弱势者,中国要积极掌握涉华关键概念翻译的主动权,成为涉华问题国际话语构建与流通的主导者,积极投身于事关中国问题的国际通用表述的翻译与传播之中,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话语翻译的公共服务。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政治话语关键词库,对于政治色彩、暗示效果较强的常用政治话语,建立网络公开的专门词库,为国际社会服务;可以会同部门和企业,修正历史事件中有歧视性意味的翻译;可以更及时地提供我国领导人及党政军各系统的重要讲话、可公开文件、报告的世界主要语言版本,等等。同时,我们还要与国际社会一起,利用网络自组织的力量,发现并纠正涉华翻译中的各类问题,正本清源,才能有利于维护国际舆论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64970049408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49716706588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近些年,在一些涉华关键问题、关键事件中,西方舆论经常出现误译、删译、增译和改译等现象。具体而言,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属于客观因素限制,特别在缺乏相应政经语境与专业背景的情况下,一些中国独有的概念让人理解困难进而造成的误译。作为一种经验识解和表意的资源,语言具有鲜明的系统性,一个概念的准确编码与解码需要一整套话语资源的支持。当前国际社会普遍缺乏对中国政经语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理解中国独创的一些概念自然面临较多困难。再加上中国迅猛发展的社会实践还在不断催生新概念、新表述。比如疫情防控中的关键词“社会面清零”,不少外媒就懵圈了,BBC在4月9日的报道中就将其稀里糊涂地直译为“social zero Covid”。第二种属于主观动机驱动,即出于国际政治博弈的需要,为了污名化、妖魔化中国,故意封锁、歪曲中国信息而进行的删译和改译等现象。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系统工程大打对华舆论战,涉华翻译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部分西方政要、媒体与学者基于自身意识形态立场与政治利益,有意识地选择翻译材料以断章取义,运用翻译策略以移花接木,发挥中式英语语义模糊的特性,将中国妖魔化。例如,新疆依法设立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属于学校性质,西方却将其称为“再教育营”。而在西方政治语境中,所谓“再教育营”就是集中营的另外一种称呼。再比如,华为任正非说“要闯出一条血路”,却被译成任正非“要一路杀人血流成河”。 目前,涉华翻译又呈现出两种典型趋势,将相关危害持续放大。首先,污名化翻译问题出现规模化、体系化的趋势。从近年反华势力的策略动向来看,选取极端典型网络言论进行翻译,在境内外舆论场来回搬运,以制造中外对立、群体撕裂的策略极为常见。近来,境外又有账号发起所谓“大翻译运动”,将境内大V或普通网民的极端言论翻译成外语,用于丑化中国形象。这种套路目前已经成为某些反华自媒体刷粉提升关注度的典型策略。其次,污名化翻译出现算法化、自动化的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语言信息语料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神经模型的应用,机器翻译质量迅速提升,并在国际传播中应用日益广泛,如推特等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联合谷歌提供了即时翻译服务。但受技术所限,机器翻译基本都为直译,准确性有待提升,且目前还无法结合语境准确还原出原文等情感色彩,结果导致一些涉华翻译的技术性失误层出不穷。例如,“加强管理”是我们政治话语中的常用词,然而如果直译为“Enhance the management”,在英语语境下会有强烈的暗示性,带有“服从组织纪律”“剥夺个人自由”“限制自由意志”等情感意味。类似的词汇还有“服从”“明确”“强化”等,直译都会存在强烈暗示。不仅如此,由于语言翻译还暗含着西方的话语霸权,如果不加改变的话,机器翻译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无疑也会进一步固化这种传统,造成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吞并。话语研究理论表明,话语是通过为事物命名和提供意义解释而产生并流通的。命名权和解释权本身就是话语权的核心要义,它预设了看待与解释问题的立场和视角,影响着公众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因此,国际涉华翻译出现的种种乱象,已经在我国的对外传播中造成严重的“巴别塔效应”,即由于语言不通而产生的误解、误判,甚至冲突现象,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话语权归根结底是对话语本身的掌控,“语言从来都是帝国的最佳伴侣”。因此,作为国际舆论场上的弱势者,中国要积极掌握涉华关键概念翻译的主动权,成为涉华问题国际话语构建与流通的主导者,积极投身于事关中国问题的国际通用表述的翻译与传播之中,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话语翻译的公共服务。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政治话语关键词库,对于政治色彩、暗示效果较强的常用政治话语,建立网络公开的专门词库,为国际社会服务;可以会同部门和企业,修正历史事件中有歧视性意味的翻译;可以更及时地提供我国领导人及党政军各系统的重要讲话、可公开文件、报告的世界主要语言版本,等等。同时,我们还要与国际社会一起,利用网络自组织的力量,发现并纠正涉华翻译中的各类问题,正本清源,才能有利于维护国际舆论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