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dzFbw4UUy作者:章玉贵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章玉贵:警惕“史上最强美元”冲击/e3pmub6h5/e3pr9baf6美元最近持续走强,被认为反映美元综合实力的“名义有效汇率”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美元空前强势导致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货币疲弱不堪:欧元兑美元汇率接近20年来的低位,逼近1:1;英镑兑美元创下37年来新低;日元兑美元在跌破140:1的心理关口后创下24年来新低。美元走势的“豪横”,已经通过极为敏感的市场传导机制在亚洲、欧洲等地形成冲击:日韩等国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再度开启“货币保卫战”,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尽管拥有近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外汇市场如果持续动荡乃至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全面塌方,日本单凭这点家底是很难稳住市场预期的,届时日美联合干预市场可能是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最后选择。韩国的情况相对日本回旋余地更小,不仅在绝对经济实力上与日本存在巨大差距,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系弹性较弱,韩国央行对金融市场的稳预期能力也远低于日本央行,因此韩国面对韩元下跌的办法并不多。至于欧元区,欧元在强势美元挤压下之所以节节败退,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对欧元区经济走势预期悲观的反映;脱离欧盟的英国,不仅通胀率一度创下40年来新高,而且增长前景黯淡,英镑在外汇市场的走势愈发艰难。应当指出的是,今日世界出现的所谓“史上最强美元”,根本不是因为美国实体经济基本面有多强悍,而是美联储为应对严重通胀而将单一货币政策“高举高打”的结果。 美国经济事实上已千疮百孔,“无债不欢”,内外失衡严重。从技术层面讲,美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通过修复金融创伤并依靠科技企业创新一定程度上稳住了经济基本面,但美国经济的增长在过去14年间较之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无法显著拉开差距,同时还遇到从尖端科技领域到价值链高端环节日趋激烈的竞争,为此华盛顿祭出“美国优先”的保护政策,甚至对外单边挑衅极限施压。但总体而言,美国手上的牌越来越少,单边主义也愈发行不通。拜登政府上台后试图有所调整。但细数美国依然握有战略优势的“王牌”,大概只剩下武力、金融以及一批超级科技企业了。因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美国经济政策的核心。但从“直升机撒钱”到货币大规模放水引致的高通胀成为头号经济难题之后,美联储被迫启动超常规的硬加息。概言之,美元升值背后是美联储收紧狂飙货币政策的市场反应,至于由此产生的利差套利、负面外溢性以至产生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根本不在美联储当下政策的考虑之列。因此,所谓“史上最强美元”既是美联储在高通胀下执行强势美元政策的市场表现,也与美元依然是全球货币体系的轴心并在全球外汇市场、储备资产、贸易结算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紧密相关。在全球经济处于高度不确定、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资产避险情绪升温并寻求远离冲突核心地带是投资者的自然逻辑。说白了,当全球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资产持有者会在市场“选美”中进行全球布局,而当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资产持有者出于审慎本能会将资产配置到轴心货币发行国,即便该国经济前景也不算好。强势货币的另一面是基于货币传导作用的经济“达尔文主义”冲击,无论当年的希腊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是广大中小经济体无力破解的债务困境,某种程度上都是美国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负面效应呈现。及至今天美元之外的全球货币“集体贬值”,毋庸置疑与全球货币体系严重失衡高度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史上最强美元”带来的冲击,尤其值得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警惕和深思。(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166309462170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63106226350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美元最近持续走强,被认为反映美元综合实力的“名义有效汇率”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美元空前强势导致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货币疲弱不堪:欧元兑美元汇率接近20年来的低位,逼近1:1;英镑兑美元创下37年来新低;日元兑美元在跌破140:1的心理关口后创下24年来新低。美元走势的“豪横”,已经通过极为敏感的市场传导机制在亚洲、欧洲等地形成冲击:日韩等国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再度开启“货币保卫战”,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尽管拥有近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外汇市场如果持续动荡乃至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全面塌方,日本单凭这点家底是很难稳住市场预期的,届时日美联合干预市场可能是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最后选择。韩国的情况相对日本回旋余地更小,不仅在绝对经济实力上与日本存在巨大差距,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系弹性较弱,韩国央行对金融市场的稳预期能力也远低于日本央行,因此韩国面对韩元下跌的办法并不多。至于欧元区,欧元在强势美元挤压下之所以节节败退,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对欧元区经济走势预期悲观的反映;脱离欧盟的英国,不仅通胀率一度创下40年来新高,而且增长前景黯淡,英镑在外汇市场的走势愈发艰难。应当指出的是,今日世界出现的所谓“史上最强美元”,根本不是因为美国实体经济基本面有多强悍,而是美联储为应对严重通胀而将单一货币政策“高举高打”的结果。 美国经济事实上已千疮百孔,“无债不欢”,内外失衡严重。从技术层面讲,美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通过修复金融创伤并依靠科技企业创新一定程度上稳住了经济基本面,但美国经济的增长在过去14年间较之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无法显著拉开差距,同时还遇到从尖端科技领域到价值链高端环节日趋激烈的竞争,为此华盛顿祭出“美国优先”的保护政策,甚至对外单边挑衅极限施压。但总体而言,美国手上的牌越来越少,单边主义也愈发行不通。拜登政府上台后试图有所调整。但细数美国依然握有战略优势的“王牌”,大概只剩下武力、金融以及一批超级科技企业了。因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美国经济政策的核心。但从“直升机撒钱”到货币大规模放水引致的高通胀成为头号经济难题之后,美联储被迫启动超常规的硬加息。概言之,美元升值背后是美联储收紧狂飙货币政策的市场反应,至于由此产生的利差套利、负面外溢性以至产生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根本不在美联储当下政策的考虑之列。因此,所谓“史上最强美元”既是美联储在高通胀下执行强势美元政策的市场表现,也与美元依然是全球货币体系的轴心并在全球外汇市场、储备资产、贸易结算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紧密相关。在全球经济处于高度不确定、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资产避险情绪升温并寻求远离冲突核心地带是投资者的自然逻辑。说白了,当全球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资产持有者会在市场“选美”中进行全球布局,而当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资产持有者出于审慎本能会将资产配置到轴心货币发行国,即便该国经济前景也不算好。强势货币的另一面是基于货币传导作用的经济“达尔文主义”冲击,无论当年的希腊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是广大中小经济体无力破解的债务困境,某种程度上都是美国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负面效应呈现。及至今天美元之外的全球货币“集体贬值”,毋庸置疑与全球货币体系严重失衡高度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史上最强美元”带来的冲击,尤其值得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警惕和深思。(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