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BOAOdNjy6作者:郑韬opinion.huanqiu.comarticle郑韬:对俄制裁反噬自身,欧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e3pmub6h5/e3pn4bi4t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挺乌抗俄姿态强硬,与美一道对俄罗斯在金融、科技、网络媒体、能源等领域实施多轮全面制裁。然而,危机延宕至今八个月,制裁不仅没能令俄罗斯屈服、也更未能使局势缓和,反而正日益严重地反噬欧洲。如果说俄罗斯在这场危机中被西方“四面围堵”犹在意料之中,那欧洲被美国“绑上战车”、“骑虎难下”、“自食苦果”则出乎外界预料。欧洲战略环境急剧恶化安全问题是欧洲国家在二战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随着冷战结束,欧洲安全环境获得极大改善,但美国无视俄罗斯的感受,以所谓“冷战胜利者”姿态推动构建北约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给欧美与俄矛盾埋下种子。此次乌克兰危机清楚地告诉人们,欧洲安全问题远未解决,如何处理与俄罗斯关系仍将是欧洲国家面临的头号安全难题。当危机爆发之初欧洲誓言要对“战争升级”予以坚决回击时,可能忘了所谓的欧洲安全不可能离开俄罗斯的参与而单独存在,一味随美起舞对俄单边制裁并不符合欧洲根本利益。欧盟加大对俄制裁,导致欧盟和俄罗斯这两支欧洲最大力量之间的关系走向严重对立,给欧洲带来严重地缘政治冲击,使欧洲大陆平衡、稳定、可持续的安全机制岌岌可危。在美欧全方位包围打压下,俄罗斯安全回旋余地越来越小。而一旦俄罗斯被逼上绝境,其最后抓手可能就是核武器。17日,北约开始举行代号为“坚定正午”的核威慑演习,俄罗斯年度核演习也将从10月下旬开始。两场核演习部分时间重叠,令人担忧的“核末日”言论似乎正在变为现实。若真的出现最坏局面,不仅欧洲国家悔之晚矣,人类也不得不承受核战灾难!“断气”引发多重危机由于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高度依赖,天然气曾是欧制裁禁区。然而,此番制裁直接关涉天然气,可谓是欧盟在能源、经济等领域的“自杀式袭击”,不得不以4倍价格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法国总统、财政部长怒斥美国经济强权,损害法国利益,削弱欧洲经济。最新调查显示,欧洲能源成本从约占GDP的2%飙升至12%。法国的天然气价格比2021年价格高5倍,电价则比2021年的价格高10倍。能源价格高企导致欧产业竞争力大幅减弱。约10%德国中小企业因能源价格上涨而减产停产,25%德国中小企业将部分业务迁至国外。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8月通胀率达9.1%创历史最高水平。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日前表示,受高通胀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欧元区经济活动将大幅放缓。 欧元区经济前景愈发黯淡,然而真正的考验将是10月之后开始的取暖季。届时无论是工业还是居民用气用电都会遇到巨大挑战。目前,欧洲多国正拓展能源供应来源,呼吁民众节约用电。德国政府已作出暂缓退出核电的决定,甚至呼吁民众少洗澡以节约天然气。而北溪天然气管道遭蓄意破坏无疑将雪上加霜。欧洲内部分裂加剧在对俄“制裁撒气”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节能找气”上只能“各家自扫门前雪”。面对“要政治正确还是要天然气”的单选题,欧盟各国“内讧”苗头渐显:一些受到反制影响较小的国家不乐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另一些压根不认同制裁俄罗斯,乃至有“倒戈”迹象。处于能源转型与摆脱对俄依赖两难困境的德国,其精英阶层发出了乌克兰应作出调整的呼声。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不久前公开表示,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政策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匈不会批准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决定。匈政府还单独与俄天然气公司签署协议,以确保自身能源安全。制裁反噬效应也加深了欧洲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的分裂。“乌克兰疲劳症”在各国民众中蔓延。近期,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飙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捷克、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民间反制裁、反欧盟、反北约的呼声水涨船高。抗议活动中一条引人注目的标语“最好的都给乌克兰了,只给我们剩两件毛衣”,宣泄了民众对乌克兰危机负面效应外溢的强烈不满。最新民调显示,超过70%的法国民众认为制裁俄罗斯非但无益于结束乌克兰危机,而且还会给法国带来反噬效应。然而政治精英仍执着于在全球政治竞争中摇旗呐喊,谋求道德高地,坚持对俄罗斯的制裁,置民众的生活于不顾。精英的欧洲和民众的欧洲日益分化。欧洲加速向右转封锁俄罗斯能源断了欧洲“气血”,推高了本就严重的通胀,民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各国政府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而右翼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反欧盟”的政策主张则提供了另外一条可能的治理道路,赢得了越来越多选民的支持,欧洲普遍“向右转”的政治态势愈发明显。一向是“白左”大本营的瑞典,却在今年议会选举中让右翼取得了选举优势;意大利的中右翼联盟则可以说是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除上述两个国家外,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已经是右翼政党的天下,而欧盟的领头羊——法德国内也面临着右翼崛起的态势。在法国,“女版特朗普”勒庞虽然两次竞选总统败北,但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右翼势力。而在9月的德媒支持率调查中,选择党竟然获得了15%的支持率,在原东德地区甚至达到27%,可以被称为自2020年1月底以来该党的“极盛时期”。不难想象,民众不满情绪持续发酵下,右翼势力恐将越发壮大。在制裁反噬效应不断发酵的同时,欧洲理事会近日又批准第八轮对俄制裁措施,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和范围。10月16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城市发动导弹袭击,G7集团领导人随即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关键军援,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面对俄“能源将军”的强劲攻势,欧洲制裁与困局同步进入深水区。有法议员称“没有比今年冬天穿高领毛衣更有政治建树的事了”。此一言道出欧即将深陷“寒冬危机”的辛酸,更颇有对制裁反噬的自嘲。 随着凛冬到来,乌克兰危机正走向“不可知的新阶段”。危机风险和代价持续上升势必加剧国际形势动荡,并恐刺激国际竞争和对抗更加不择手段。事实一再证明,世界上的问题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各国都是同一条大船上的乘客,必须通过对话沟通、协力合作才能让大船平安穿越雷暴和风浪,单边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秉持战略自主,照顾别国合理安全关切,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只有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制度之争,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世界才能繁荣发展。否则,一味制裁带来的外溢和反噬效应将如滚雪球般不断叠加蔓延,最终殃及自身。(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郑韬)166657218002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怡环球网166657218002712[]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挺乌抗俄姿态强硬,与美一道对俄罗斯在金融、科技、网络媒体、能源等领域实施多轮全面制裁。然而,危机延宕至今八个月,制裁不仅没能令俄罗斯屈服、也更未能使局势缓和,反而正日益严重地反噬欧洲。如果说俄罗斯在这场危机中被西方“四面围堵”犹在意料之中,那欧洲被美国“绑上战车”、“骑虎难下”、“自食苦果”则出乎外界预料。欧洲战略环境急剧恶化安全问题是欧洲国家在二战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随着冷战结束,欧洲安全环境获得极大改善,但美国无视俄罗斯的感受,以所谓“冷战胜利者”姿态推动构建北约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给欧美与俄矛盾埋下种子。此次乌克兰危机清楚地告诉人们,欧洲安全问题远未解决,如何处理与俄罗斯关系仍将是欧洲国家面临的头号安全难题。当危机爆发之初欧洲誓言要对“战争升级”予以坚决回击时,可能忘了所谓的欧洲安全不可能离开俄罗斯的参与而单独存在,一味随美起舞对俄单边制裁并不符合欧洲根本利益。欧盟加大对俄制裁,导致欧盟和俄罗斯这两支欧洲最大力量之间的关系走向严重对立,给欧洲带来严重地缘政治冲击,使欧洲大陆平衡、稳定、可持续的安全机制岌岌可危。在美欧全方位包围打压下,俄罗斯安全回旋余地越来越小。而一旦俄罗斯被逼上绝境,其最后抓手可能就是核武器。17日,北约开始举行代号为“坚定正午”的核威慑演习,俄罗斯年度核演习也将从10月下旬开始。两场核演习部分时间重叠,令人担忧的“核末日”言论似乎正在变为现实。若真的出现最坏局面,不仅欧洲国家悔之晚矣,人类也不得不承受核战灾难!“断气”引发多重危机由于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高度依赖,天然气曾是欧制裁禁区。然而,此番制裁直接关涉天然气,可谓是欧盟在能源、经济等领域的“自杀式袭击”,不得不以4倍价格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法国总统、财政部长怒斥美国经济强权,损害法国利益,削弱欧洲经济。最新调查显示,欧洲能源成本从约占GDP的2%飙升至12%。法国的天然气价格比2021年价格高5倍,电价则比2021年的价格高10倍。能源价格高企导致欧产业竞争力大幅减弱。约10%德国中小企业因能源价格上涨而减产停产,25%德国中小企业将部分业务迁至国外。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8月通胀率达9.1%创历史最高水平。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日前表示,受高通胀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欧元区经济活动将大幅放缓。 欧元区经济前景愈发黯淡,然而真正的考验将是10月之后开始的取暖季。届时无论是工业还是居民用气用电都会遇到巨大挑战。目前,欧洲多国正拓展能源供应来源,呼吁民众节约用电。德国政府已作出暂缓退出核电的决定,甚至呼吁民众少洗澡以节约天然气。而北溪天然气管道遭蓄意破坏无疑将雪上加霜。欧洲内部分裂加剧在对俄“制裁撒气”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节能找气”上只能“各家自扫门前雪”。面对“要政治正确还是要天然气”的单选题,欧盟各国“内讧”苗头渐显:一些受到反制影响较小的国家不乐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另一些压根不认同制裁俄罗斯,乃至有“倒戈”迹象。处于能源转型与摆脱对俄依赖两难困境的德国,其精英阶层发出了乌克兰应作出调整的呼声。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不久前公开表示,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政策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匈不会批准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决定。匈政府还单独与俄天然气公司签署协议,以确保自身能源安全。制裁反噬效应也加深了欧洲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的分裂。“乌克兰疲劳症”在各国民众中蔓延。近期,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飙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捷克、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民间反制裁、反欧盟、反北约的呼声水涨船高。抗议活动中一条引人注目的标语“最好的都给乌克兰了,只给我们剩两件毛衣”,宣泄了民众对乌克兰危机负面效应外溢的强烈不满。最新民调显示,超过70%的法国民众认为制裁俄罗斯非但无益于结束乌克兰危机,而且还会给法国带来反噬效应。然而政治精英仍执着于在全球政治竞争中摇旗呐喊,谋求道德高地,坚持对俄罗斯的制裁,置民众的生活于不顾。精英的欧洲和民众的欧洲日益分化。欧洲加速向右转封锁俄罗斯能源断了欧洲“气血”,推高了本就严重的通胀,民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各国政府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而右翼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反欧盟”的政策主张则提供了另外一条可能的治理道路,赢得了越来越多选民的支持,欧洲普遍“向右转”的政治态势愈发明显。一向是“白左”大本营的瑞典,却在今年议会选举中让右翼取得了选举优势;意大利的中右翼联盟则可以说是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除上述两个国家外,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已经是右翼政党的天下,而欧盟的领头羊——法德国内也面临着右翼崛起的态势。在法国,“女版特朗普”勒庞虽然两次竞选总统败北,但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右翼势力。而在9月的德媒支持率调查中,选择党竟然获得了15%的支持率,在原东德地区甚至达到27%,可以被称为自2020年1月底以来该党的“极盛时期”。不难想象,民众不满情绪持续发酵下,右翼势力恐将越发壮大。在制裁反噬效应不断发酵的同时,欧洲理事会近日又批准第八轮对俄制裁措施,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和范围。10月16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城市发动导弹袭击,G7集团领导人随即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关键军援,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面对俄“能源将军”的强劲攻势,欧洲制裁与困局同步进入深水区。有法议员称“没有比今年冬天穿高领毛衣更有政治建树的事了”。此一言道出欧即将深陷“寒冬危机”的辛酸,更颇有对制裁反噬的自嘲。 随着凛冬到来,乌克兰危机正走向“不可知的新阶段”。危机风险和代价持续上升势必加剧国际形势动荡,并恐刺激国际竞争和对抗更加不择手段。事实一再证明,世界上的问题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各国都是同一条大船上的乘客,必须通过对话沟通、协力合作才能让大船平安穿越雷暴和风浪,单边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秉持战略自主,照顾别国合理安全关切,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只有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制度之争,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世界才能繁荣发展。否则,一味制裁带来的外溢和反噬效应将如滚雪球般不断叠加蔓延,最终殃及自身。(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郑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