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gAFwRqWLp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朝阳少侠:抗疫真能“躺赢”吗?看看美国吧/e3pmub6h5/e3pmub75a抗疫三年,其他国家纷纷弃考离场,中国仍在“孤身走暗巷”,舆论渐起。有人说,奥密克戎防不胜防,“动态清零”得不偿失,“承认撑不下去不丢人”,一些国家更是急着拉中国一道“躺平”。中国全社会团结抗疫的共识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然而,放开真能“躺赢”吗?还是看看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美国的真实教材。 1. “动态清人”永无宁日 “躺平”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死人。 疫情已夺走100多万美国人的生命,相当于连续300多天每天发生一次“9·11”。即使在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有疫苗和药物的情况下,美国仍在成规模“清人”。2022年以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达30多万人。4月至今,每天仍有300至500美国人死于新冠。 要知道,这些最新的死亡数字可是建立在100万最脆弱美国人已经遭到“淘汰”,大部分人群已完整接种疫苗、反复感染并形成一定免疫的基础上。 可以想象,如若没有这些屏障,奥密克戎这把“温柔刀”的杀伤力只会更加触目惊心。 美国人均寿命因疫情呈历史性缩短趋势。 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报告显示,美国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8岁10个月,2020年缩短至77岁,2021年进一步减至76岁1个月。这是100年来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首次出现连续两年下降。布鲁金斯学会认为,从人均预期寿命看,新冠疫情已经使得美国25年来在医疗创新和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的进步付诸东流。 不容忽视的是,“以变异求生存”始终是病毒的终极哲学。 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病毒培养皿”仍是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的温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认为,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免疫逃逸的新变异株。一些人指望靠美国人自身免疫系统裸奔硬扛,无异于听天命、撞大运。 2. “长新冠”并非耸人听闻 “长新冠”也称新冠后遗症,统指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 目前只是不断出现脑雾、头痛、眩晕、针刺、睡眠障碍等各种症状,却没听说哪里有特效药。2021年8月,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将新冠长期症状称作现代医学头号挑战。 “长新冠”绝不是小病。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2022年11月发布报告指出,“长新冠”可能引发超过50种病症,影响包括肺部、心脏、脑部等几乎所有脏器系统。 “长新冠”也不是个例。 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8月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400万劳动适龄美国人曾在某个时候患有“长新冠”。《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2022年10月发表研究报告显示,在急性感染新冠两年后,超过一半的患者仍经历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 有人说,奥密克戎病毒致病率较低,不会导致“长新冠”。 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测。 《柳叶刀》2022年6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在奥密克戎感染潮期间,出现“长新冠”症状的风险较低,但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更高,因此出现“长新冠”症状的绝对人数并不低,许多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后遗症的折磨。 “长新冠”还带来严重失业问题。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2022年8月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美约1600万劳动适龄人口患有新冠后遗症,其中约300万人因此失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曾警告,“长新冠”正危害数千万人的生命和生活,对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敦促各国立即行动并保持持续努力,应对这一“非常严重的危机”。 3. 放开后经济依然拉胯 不少美国人向来信奉“钱比命贵”。 早在疫情暴发之初,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就曾大言不惭地公开表示,“宁愿死也不愿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国经济”,同意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冒险重启美国经济”。 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推出多轮大规模财政和金融刺激计划,力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拜登政府甚至简单粗暴地给美国人直接发钱。 随着疫情限制措施放开,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迅速爆发,但是供应链紊乱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供需失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胀冲上数十年来的高点。民调显示,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有三分之二已经难以支付各种日常开销。 权威机构普遍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可能进入“温和衰退”,导致10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岗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对明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为1%和1.3%,比今年还要分别低0.6%和1.2%。 4. 弱势群体惨遭遗弃 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少数族裔沦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柳叶刀》发布报告显示,美国有色人种工人从事涉疫高风险行业占比更高,相比其他群体家庭成员人数更多、经济收入更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数更多,患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最大。 罗伯特 ・伍德 ・约翰逊基金会调查显示,66%的拉丁裔和57%的黑人工人群体因照顾家庭等原因缺勤而领不到薪水。 美国在医疗体系、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少数族裔面临高风险、低收入的双重打击,处境更加艰难。 疫情也让美国儿童遭殃。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7个月美国已有超过600万名儿童感染新冠。 而新冠病毒对儿童健康的长期潜在影响目前仍难以评估。 《美国医学会杂志》统计,疫情导致美国失去父母或监护人的儿童增长了约五分之一,25万名儿童成为“疫情孤儿”。 美国儿童贫困率从2021年底的12.1%上升至2022年5月的16.6%,贫困儿童数量增长了330万。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韦弗等学者直言,目前美国没有人牵头了解这场危机的规模和影响,因疫情失去至亲的儿童无法获得足够的保障性收入支持,将产生长期的负面社会效应。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与瘟疫抗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疫情发展传播具有持续性、变异性、反复性,其消亡也无一定之规。 中国正在一条最难的道路上摸索,夜色难免黑凉,但曙光已然显现。 普通人既不必恐慌焦虑、谈疫色变,也不应被带节奏、儿戏视之。让我们保持定力,相信科学,给专家研判和政府决策再争取一些时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 1669776314303责编:杨涵朝阳少侠1669776314303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097c59932df21d8a4241f6064bd5658.png{"email":"yanghan@huanqiu.com","name":"杨涵"}
抗疫三年,其他国家纷纷弃考离场,中国仍在“孤身走暗巷”,舆论渐起。有人说,奥密克戎防不胜防,“动态清零”得不偿失,“承认撑不下去不丢人”,一些国家更是急着拉中国一道“躺平”。中国全社会团结抗疫的共识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然而,放开真能“躺赢”吗?还是看看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美国的真实教材。 1. “动态清人”永无宁日 “躺平”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死人。 疫情已夺走100多万美国人的生命,相当于连续300多天每天发生一次“9·11”。即使在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有疫苗和药物的情况下,美国仍在成规模“清人”。2022年以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达30多万人。4月至今,每天仍有300至500美国人死于新冠。 要知道,这些最新的死亡数字可是建立在100万最脆弱美国人已经遭到“淘汰”,大部分人群已完整接种疫苗、反复感染并形成一定免疫的基础上。 可以想象,如若没有这些屏障,奥密克戎这把“温柔刀”的杀伤力只会更加触目惊心。 美国人均寿命因疫情呈历史性缩短趋势。 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报告显示,美国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8岁10个月,2020年缩短至77岁,2021年进一步减至76岁1个月。这是100年来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首次出现连续两年下降。布鲁金斯学会认为,从人均预期寿命看,新冠疫情已经使得美国25年来在医疗创新和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的进步付诸东流。 不容忽视的是,“以变异求生存”始终是病毒的终极哲学。 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病毒培养皿”仍是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的温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认为,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免疫逃逸的新变异株。一些人指望靠美国人自身免疫系统裸奔硬扛,无异于听天命、撞大运。 2. “长新冠”并非耸人听闻 “长新冠”也称新冠后遗症,统指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 目前只是不断出现脑雾、头痛、眩晕、针刺、睡眠障碍等各种症状,却没听说哪里有特效药。2021年8月,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将新冠长期症状称作现代医学头号挑战。 “长新冠”绝不是小病。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2022年11月发布报告指出,“长新冠”可能引发超过50种病症,影响包括肺部、心脏、脑部等几乎所有脏器系统。 “长新冠”也不是个例。 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8月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400万劳动适龄美国人曾在某个时候患有“长新冠”。《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2022年10月发表研究报告显示,在急性感染新冠两年后,超过一半的患者仍经历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 有人说,奥密克戎病毒致病率较低,不会导致“长新冠”。 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测。 《柳叶刀》2022年6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在奥密克戎感染潮期间,出现“长新冠”症状的风险较低,但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更高,因此出现“长新冠”症状的绝对人数并不低,许多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后遗症的折磨。 “长新冠”还带来严重失业问题。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2022年8月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美约1600万劳动适龄人口患有新冠后遗症,其中约300万人因此失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曾警告,“长新冠”正危害数千万人的生命和生活,对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敦促各国立即行动并保持持续努力,应对这一“非常严重的危机”。 3. 放开后经济依然拉胯 不少美国人向来信奉“钱比命贵”。 早在疫情暴发之初,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就曾大言不惭地公开表示,“宁愿死也不愿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国经济”,同意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冒险重启美国经济”。 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推出多轮大规模财政和金融刺激计划,力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拜登政府甚至简单粗暴地给美国人直接发钱。 随着疫情限制措施放开,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迅速爆发,但是供应链紊乱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供需失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胀冲上数十年来的高点。民调显示,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有三分之二已经难以支付各种日常开销。 权威机构普遍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可能进入“温和衰退”,导致10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岗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对明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为1%和1.3%,比今年还要分别低0.6%和1.2%。 4. 弱势群体惨遭遗弃 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少数族裔沦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柳叶刀》发布报告显示,美国有色人种工人从事涉疫高风险行业占比更高,相比其他群体家庭成员人数更多、经济收入更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数更多,患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最大。 罗伯特 ・伍德 ・约翰逊基金会调查显示,66%的拉丁裔和57%的黑人工人群体因照顾家庭等原因缺勤而领不到薪水。 美国在医疗体系、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少数族裔面临高风险、低收入的双重打击,处境更加艰难。 疫情也让美国儿童遭殃。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7个月美国已有超过600万名儿童感染新冠。 而新冠病毒对儿童健康的长期潜在影响目前仍难以评估。 《美国医学会杂志》统计,疫情导致美国失去父母或监护人的儿童增长了约五分之一,25万名儿童成为“疫情孤儿”。 美国儿童贫困率从2021年底的12.1%上升至2022年5月的16.6%,贫困儿童数量增长了330万。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韦弗等学者直言,目前美国没有人牵头了解这场危机的规模和影响,因疫情失去至亲的儿童无法获得足够的保障性收入支持,将产生长期的负面社会效应。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与瘟疫抗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疫情发展传播具有持续性、变异性、反复性,其消亡也无一定之规。 中国正在一条最难的道路上摸索,夜色难免黑凉,但曙光已然显现。 普通人既不必恐慌焦虑、谈疫色变,也不应被带节奏、儿戏视之。让我们保持定力,相信科学,给专家研判和政府决策再争取一些时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