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0t3i7okVA作者:崔洪建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崔洪建:欧洲莫沦为美国经济殖民地/e3pmub6h5/e3pr9baf6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为了“赢得对华竞争”而拉拢盟友在所谓“维护供应链安全”上做了不少手脚,也似乎收到一些效果。荷兰的光刻机生产商迫于政府政策的变化,开始考虑对供货商加大限制;德国政府也传出要禁用华为和中兴设备风声。 但从相关欧洲企业或政府的公开表态来看,它们都很为难。一边是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采取改头换面的“长臂管辖”手法,粗暴干预欧洲国家的政府决策和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边是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府并不愿盲目地坠入中美竞争的漩涡中去,欧洲企业更不想就此放弃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市场和丰厚利润。因此它们都很谨慎,刻意避免在措辞中涉及中国。 从特朗普时期美国要挟欧洲跟进打压中国5G企业,到拜登政府将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安全化、推行所谓“友岸外包”,欧洲在美国用单边胁迫编织的罗网中越陷越深。当多年前一些更弱小国家面对美国如此胁迫时,欧洲多少还有些看热闹的心情,并不认为自己有朝一日会面临类似的处境。但在美式单边主义一发不可收拾之下,欧洲现在也不得不要在压力下被迫去做这道选择题了。 但欧洲要做选择的难度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一是作为发达经济体,欧洲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布局要复杂得多,收益也丰厚得多,而且越是芯片、电信这样系统集成性高的产业,要搞重新布局势必经历一系列的反复折腾,效果未必如愿,但代价一定高昂。同时把面向全球的产业布局硬生生地拆解重组为只面向西方(美国)的狭窄空间,这笔账不用算都知道是要亏本的。二是对产业链搞政治属性从根本上违背市场原则,政客们或许能从中捞取到某些好处,但因此付出的代价却要由欧洲的企业和民众来买单。这种政治经济逻辑相互扭曲的状况,会让欧洲不断处于政府与企业博弈升级、安全与发展始终不能兼顾的困境,欧洲社会迟早会因此憋出内伤来。 如果能够看明白美国这一番既打又拉的盘算,又能够想清楚自身利益的真实所在,其实欧洲大可不必这样为难。美国的霸权是建立在其面向全球的经济盘剥能力之上的,用“友岸外包”搞“产业链重组”,无非是要确保其霸权的经济基础,保持其向全球尤其是在欧洲继续“割韭菜”的能力。如果欧洲生产的光刻机真的限制甚至放弃了中国市场,也就不仅失去了巨大的现实利益,也为自己关上了通过中国向更广阔市场的大门。如果德国真的将华为、中兴拒之门外,不仅将把在通信、网络领域由合理竞争产生的健康生态,恶化成只面向美国仰人鼻息的单向贸易依赖,还将失去它利用市场形态发展自身产业创新的重大机遇。如此一来欧洲将不仅是为他人作嫁衣,还将永远处在被美国经济殖民的状态。 如果欧洲真的担心产业链的安全问题,也要先搞清楚真正应该提防的对象。美国在欧洲拿“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和“中国的市场依赖”说事,是希望欧洲尽快抹去这段记忆:将贸易、科技和产业的相互依存“武器化”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从近来拜登政府对欧洲盟友的一系列表现来看,特朗普时期对欧洲的轻视、胁迫和讹诈并非美国政策的“例外”,恰恰是它为维护对欧洲霸权的新常态,只不过是把颐指气使的恶语相向转变成了笑里藏刀的暗中使绊,把简单粗暴的加征关税升级成了间接隐蔽但伤害性更大的单边补贴。 如果欧洲想要在全球技术革新产业调整的背景下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想要切实巩固并增进自身的利益,只有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经济体一道去维护好曾经让欧洲经济蓬勃发展的全球化基础,才是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案,只有根据市场原则实现面向全球的合理资源要素配置,才是欧洲不断增加经济实力并达成战略自主目标的真正出路。常常将历史记忆挂在嘴边的欧洲不能伤疤没好就忘了痛,常常强调“尊严生活”的欧洲更不必替他人作嫁衣而误了自己的前程。(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167838878766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78401792593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为了“赢得对华竞争”而拉拢盟友在所谓“维护供应链安全”上做了不少手脚,也似乎收到一些效果。荷兰的光刻机生产商迫于政府政策的变化,开始考虑对供货商加大限制;德国政府也传出要禁用华为和中兴设备风声。 但从相关欧洲企业或政府的公开表态来看,它们都很为难。一边是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采取改头换面的“长臂管辖”手法,粗暴干预欧洲国家的政府决策和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边是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府并不愿盲目地坠入中美竞争的漩涡中去,欧洲企业更不想就此放弃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市场和丰厚利润。因此它们都很谨慎,刻意避免在措辞中涉及中国。 从特朗普时期美国要挟欧洲跟进打压中国5G企业,到拜登政府将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安全化、推行所谓“友岸外包”,欧洲在美国用单边胁迫编织的罗网中越陷越深。当多年前一些更弱小国家面对美国如此胁迫时,欧洲多少还有些看热闹的心情,并不认为自己有朝一日会面临类似的处境。但在美式单边主义一发不可收拾之下,欧洲现在也不得不要在压力下被迫去做这道选择题了。 但欧洲要做选择的难度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一是作为发达经济体,欧洲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布局要复杂得多,收益也丰厚得多,而且越是芯片、电信这样系统集成性高的产业,要搞重新布局势必经历一系列的反复折腾,效果未必如愿,但代价一定高昂。同时把面向全球的产业布局硬生生地拆解重组为只面向西方(美国)的狭窄空间,这笔账不用算都知道是要亏本的。二是对产业链搞政治属性从根本上违背市场原则,政客们或许能从中捞取到某些好处,但因此付出的代价却要由欧洲的企业和民众来买单。这种政治经济逻辑相互扭曲的状况,会让欧洲不断处于政府与企业博弈升级、安全与发展始终不能兼顾的困境,欧洲社会迟早会因此憋出内伤来。 如果能够看明白美国这一番既打又拉的盘算,又能够想清楚自身利益的真实所在,其实欧洲大可不必这样为难。美国的霸权是建立在其面向全球的经济盘剥能力之上的,用“友岸外包”搞“产业链重组”,无非是要确保其霸权的经济基础,保持其向全球尤其是在欧洲继续“割韭菜”的能力。如果欧洲生产的光刻机真的限制甚至放弃了中国市场,也就不仅失去了巨大的现实利益,也为自己关上了通过中国向更广阔市场的大门。如果德国真的将华为、中兴拒之门外,不仅将把在通信、网络领域由合理竞争产生的健康生态,恶化成只面向美国仰人鼻息的单向贸易依赖,还将失去它利用市场形态发展自身产业创新的重大机遇。如此一来欧洲将不仅是为他人作嫁衣,还将永远处在被美国经济殖民的状态。 如果欧洲真的担心产业链的安全问题,也要先搞清楚真正应该提防的对象。美国在欧洲拿“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和“中国的市场依赖”说事,是希望欧洲尽快抹去这段记忆:将贸易、科技和产业的相互依存“武器化”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从近来拜登政府对欧洲盟友的一系列表现来看,特朗普时期对欧洲的轻视、胁迫和讹诈并非美国政策的“例外”,恰恰是它为维护对欧洲霸权的新常态,只不过是把颐指气使的恶语相向转变成了笑里藏刀的暗中使绊,把简单粗暴的加征关税升级成了间接隐蔽但伤害性更大的单边补贴。 如果欧洲想要在全球技术革新产业调整的背景下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想要切实巩固并增进自身的利益,只有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经济体一道去维护好曾经让欧洲经济蓬勃发展的全球化基础,才是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案,只有根据市场原则实现面向全球的合理资源要素配置,才是欧洲不断增加经济实力并达成战略自主目标的真正出路。常常将历史记忆挂在嘴边的欧洲不能伤疤没好就忘了痛,常常强调“尊严生活”的欧洲更不必替他人作嫁衣而误了自己的前程。(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