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9BZ38ODYC作者:赵隆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赵隆:中俄关系的独立价值和世界意义不容抹黑/e3pmub6h5/e3pr9baf6近年来,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俄关系已发展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但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持续对中俄关系进行抹黑和造谣,相关谬论完全违背中俄关系的客观事实和基本定位。 一是炮制所谓“绑定论”,兜售“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一方面,拜登政府去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竞赢中国”和“约束俄罗斯”作为“全球优先事项”,在规划上将中俄“威胁”进行绑定,试图通过夸大威胁感知使其对中俄的“双遏制”策略更具合理性。另一方面,美欧部分政客、智库和媒体也尝试将中俄塑造为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有机整体,为中俄关系扣上“相互绑定”甚或“威权联盟”帽子,谋求制造国际社会的“冷战恐惧”,用“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挑动阵营对抗。究其根本,同盟政治和冷战思维是滋生此种谬论的土壤。 与之相反,中俄在反对阵营对抗和遏制打压、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具有高度共识。早在1997年,两国就签署《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表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共同立场。2022年,中俄《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重申,坚定维护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内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事实上,“结盟论”违背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也不符合双方对彼此的战略定位。由于不存在传统同盟政治中的责任和义务约束,抑或领导和被领导的“主从关系”,中俄无需遵从“我者他者”的身份认同逻辑捏造假想敌,也不可能打造所谓共同“势力范围”。 二是曲解“无上限”的意涵,同步推进妖魔化和“打楔子”策略。外界对中俄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的表态存在过于简单化的理解甚至误解。但与此同时,部分政客和媒体不遗余力地对此反复炒作。一方面,将此作为中俄构筑“事实军事同盟”的所谓力证,将两国正常贸易、能源、科技合作赋予额外的安全意涵,妖魔化中俄提升战略协作水平和联合行动能力的尝试。另一方面,又唱衰中俄关系的前景,称中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尝试分化离间中俄不断深化的战略互信。 实际上,“无上限”的核心是不对中俄深化合作的态势人为设限。理论上讲,中国与各国发展伙伴关系的愿景都没有这种“上限”。同时,中俄合作的“无上限”不会超越各自的战略定位和能力边界,也不会超越合理诉求和发展需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不受国际风云变幻影响,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干扰。”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两国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基建等领域的战略性大项目稳步推进,其核心基于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优势互补。因此,中俄作为最大邻国共享的地缘环境以及各自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互补性,才是双边关系深化的恒定内生动力。中俄通过《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经过历史检验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中俄关系“黄金标准”,不会因为外界的离间利诱而分化瓦解。 三是捏造所谓“挑战论”,借机重塑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目前,渲染“中国挑战”和“俄罗斯威胁”逐步成为美欧政坛的“政治正确”标识。在大国竞争和地区冲突影响下,美国、北约和欧盟都曾把中俄描绘为现存国际秩序的主要挑战者,呼吁其盟友、伙伴和所谓“志同道合者”共对中俄,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与此同时,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实现了历史性重塑,北约逐步完成机制扩员和功能升级,还加速推进与亚洲国家的制度化合作,而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中俄“秩序挑战论”,成为相关进程的助推器。 然而,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完全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中俄深化战略协作是应对霸凌行为、单边制裁的防御性联动,其出发点恰恰是反对少数国家单方面定义国际秩序,防止任何力量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绝不是构筑进攻性、破坏性的统一战线。 四是渲染所谓“过错论”,利用乌克兰危机进行政策干涉。此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伊始,有关“中国提前知晓”“利用危机缓解中美竞争压力”等谬论就层出不穷。随着危机的长期化,部分国家以“国际道义和公理”为幌子,频繁发出中国对俄罗斯“必须如何、不得如何”的指令。近期更为荒谬的是,部分政客既散布中国“对俄军援”的虚假信息,又主动承认没有相关证据,其本意是制造中俄互动的“有罪论”氛围,利用国际压力和单边制裁威胁中国放弃对俄合作。 需要看到,中俄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两国的对外政策高度独立自主,深化合作的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不容忽视。中俄强化全方位战略协作的基础根植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共同责任,离不开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共同愿景,自然也离不开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协调。对中国而言,中俄关系与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之间不存在直接联动性,无论按照“冷战大三角”的逻辑策动“联俄抗中”,还是施压中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进行“命运选择”,都不具备任何可行性。中国无意同俄罗斯打造“反西方”联盟,也没有义务切割与俄罗斯正常的关系。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重要新兴经济体以及地区事务与多边合作的关键力量,中俄关系是动荡变局中的“稳压器”和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优质资产,其发展不但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扰和胁迫,还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普惠效应,其价值也不会被少数的污蔑造谣所掩盖。(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67925276372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7926390681512[]{"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近年来,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俄关系已发展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但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持续对中俄关系进行抹黑和造谣,相关谬论完全违背中俄关系的客观事实和基本定位。 一是炮制所谓“绑定论”,兜售“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一方面,拜登政府去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竞赢中国”和“约束俄罗斯”作为“全球优先事项”,在规划上将中俄“威胁”进行绑定,试图通过夸大威胁感知使其对中俄的“双遏制”策略更具合理性。另一方面,美欧部分政客、智库和媒体也尝试将中俄塑造为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有机整体,为中俄关系扣上“相互绑定”甚或“威权联盟”帽子,谋求制造国际社会的“冷战恐惧”,用“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挑动阵营对抗。究其根本,同盟政治和冷战思维是滋生此种谬论的土壤。 与之相反,中俄在反对阵营对抗和遏制打压、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具有高度共识。早在1997年,两国就签署《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表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共同立场。2022年,中俄《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重申,坚定维护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内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事实上,“结盟论”违背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也不符合双方对彼此的战略定位。由于不存在传统同盟政治中的责任和义务约束,抑或领导和被领导的“主从关系”,中俄无需遵从“我者他者”的身份认同逻辑捏造假想敌,也不可能打造所谓共同“势力范围”。 二是曲解“无上限”的意涵,同步推进妖魔化和“打楔子”策略。外界对中俄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的表态存在过于简单化的理解甚至误解。但与此同时,部分政客和媒体不遗余力地对此反复炒作。一方面,将此作为中俄构筑“事实军事同盟”的所谓力证,将两国正常贸易、能源、科技合作赋予额外的安全意涵,妖魔化中俄提升战略协作水平和联合行动能力的尝试。另一方面,又唱衰中俄关系的前景,称中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尝试分化离间中俄不断深化的战略互信。 实际上,“无上限”的核心是不对中俄深化合作的态势人为设限。理论上讲,中国与各国发展伙伴关系的愿景都没有这种“上限”。同时,中俄合作的“无上限”不会超越各自的战略定位和能力边界,也不会超越合理诉求和发展需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不受国际风云变幻影响,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干扰。”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两国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基建等领域的战略性大项目稳步推进,其核心基于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优势互补。因此,中俄作为最大邻国共享的地缘环境以及各自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互补性,才是双边关系深化的恒定内生动力。中俄通过《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经过历史检验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中俄关系“黄金标准”,不会因为外界的离间利诱而分化瓦解。 三是捏造所谓“挑战论”,借机重塑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目前,渲染“中国挑战”和“俄罗斯威胁”逐步成为美欧政坛的“政治正确”标识。在大国竞争和地区冲突影响下,美国、北约和欧盟都曾把中俄描绘为现存国际秩序的主要挑战者,呼吁其盟友、伙伴和所谓“志同道合者”共对中俄,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与此同时,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实现了历史性重塑,北约逐步完成机制扩员和功能升级,还加速推进与亚洲国家的制度化合作,而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中俄“秩序挑战论”,成为相关进程的助推器。 然而,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完全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中俄深化战略协作是应对霸凌行为、单边制裁的防御性联动,其出发点恰恰是反对少数国家单方面定义国际秩序,防止任何力量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绝不是构筑进攻性、破坏性的统一战线。 四是渲染所谓“过错论”,利用乌克兰危机进行政策干涉。此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伊始,有关“中国提前知晓”“利用危机缓解中美竞争压力”等谬论就层出不穷。随着危机的长期化,部分国家以“国际道义和公理”为幌子,频繁发出中国对俄罗斯“必须如何、不得如何”的指令。近期更为荒谬的是,部分政客既散布中国“对俄军援”的虚假信息,又主动承认没有相关证据,其本意是制造中俄互动的“有罪论”氛围,利用国际压力和单边制裁威胁中国放弃对俄合作。 需要看到,中俄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两国的对外政策高度独立自主,深化合作的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不容忽视。中俄强化全方位战略协作的基础根植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共同责任,离不开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共同愿景,自然也离不开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协调。对中国而言,中俄关系与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之间不存在直接联动性,无论按照“冷战大三角”的逻辑策动“联俄抗中”,还是施压中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进行“命运选择”,都不具备任何可行性。中国无意同俄罗斯打造“反西方”联盟,也没有义务切割与俄罗斯正常的关系。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重要新兴经济体以及地区事务与多边合作的关键力量,中俄关系是动荡变局中的“稳压器”和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优质资产,其发展不但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扰和胁迫,还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普惠效应,其价值也不会被少数的污蔑造谣所掩盖。(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