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6tpZlHk7l作者:游永恒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游永恒:“吴谢宇”是极端个案,别放大化/e3pmub6h5/e3pr9baf65月30日上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他“罪有应得”,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值得同情尤其应关注他作案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精神问题。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最近“吴谢宇弑母案”又掀起了一波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热潮。 一些人喜欢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咎为传统应试教育。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升学,冷落甚至歧视“中差”学生,日积月累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一般说来中差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不足,较少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肯定,缺少被重视的感觉,较易产生学习的挫败感和生活的“无意义感”,这些学生是心理问题的相对高发人群。然而我们要看到,有些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甚至进入了国内一流的学生,理论上,他们学习上的成就感和名校带来的“光环”似乎可以赋予他们更 “强大的内心”,不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无意义感”。然而事实证明,学习的成就和心理问题并不绝对相关。而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化的特点,有些问题容易被成长中的光环掩盖。 有些人喜欢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寻找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认为青少年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 “原生家庭”带来的。更有甚者提出“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这种观点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它完全错,但却是刻板的,简单化与“模式化”的认知。 事实上,良好的家庭也有出问题的孩子;不良的原生家庭,也有优秀的孩子。而且我们需要区分孩子“出问题”和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这是两件相关但是不同的事情。 一味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作用,持“原生家庭宿命论”的观点只会削弱青少年成长的自我责任感,把自身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这会使他们失去成长中“自我纠错”的机制,而且也会给原生家庭的父母带来伤害。而且不良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缺乏自我责任感的青少年,不良的原生家庭会带来“创伤后沉沦”,而对于具备自我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青少年,不良的原生家庭会带来“创伤后成长”,挫折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很常见的现象。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要用更专业的眼光去思考。如果出现极端行为,包括自杀,暴力伤害等,就需要引起重视,考虑是否可能患有精神障碍或者人格障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点就是针对这样的特殊人群,及时发现问题,创造积极的、“支持性”的因素与条件,早期干预,遏制不良的人格发展倾向,以避免他们给自己以及社会带来伤害性的后果。 总的来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认识上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在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成长性的问题”或者说“阶段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随着学生成年走向成熟而逐渐减少。即使有学生因为较严重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而走极端,也不应该把这类小概率的事件放大化,更没有必要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持悲观的态度。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成长、自我矫正的动力,每个人都是一步步地在克服自己心理“障碍”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的。真诚地关怀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用积极的心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与情怀。(作者是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168546974596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85487568671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5月30日上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他“罪有应得”,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值得同情尤其应关注他作案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精神问题。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最近“吴谢宇弑母案”又掀起了一波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热潮。 一些人喜欢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咎为传统应试教育。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升学,冷落甚至歧视“中差”学生,日积月累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一般说来中差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不足,较少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肯定,缺少被重视的感觉,较易产生学习的挫败感和生活的“无意义感”,这些学生是心理问题的相对高发人群。然而我们要看到,有些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甚至进入了国内一流的学生,理论上,他们学习上的成就感和名校带来的“光环”似乎可以赋予他们更 “强大的内心”,不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无意义感”。然而事实证明,学习的成就和心理问题并不绝对相关。而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化的特点,有些问题容易被成长中的光环掩盖。 有些人喜欢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寻找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认为青少年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 “原生家庭”带来的。更有甚者提出“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这种观点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它完全错,但却是刻板的,简单化与“模式化”的认知。 事实上,良好的家庭也有出问题的孩子;不良的原生家庭,也有优秀的孩子。而且我们需要区分孩子“出问题”和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这是两件相关但是不同的事情。 一味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作用,持“原生家庭宿命论”的观点只会削弱青少年成长的自我责任感,把自身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这会使他们失去成长中“自我纠错”的机制,而且也会给原生家庭的父母带来伤害。而且不良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缺乏自我责任感的青少年,不良的原生家庭会带来“创伤后沉沦”,而对于具备自我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青少年,不良的原生家庭会带来“创伤后成长”,挫折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很常见的现象。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要用更专业的眼光去思考。如果出现极端行为,包括自杀,暴力伤害等,就需要引起重视,考虑是否可能患有精神障碍或者人格障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点就是针对这样的特殊人群,及时发现问题,创造积极的、“支持性”的因素与条件,早期干预,遏制不良的人格发展倾向,以避免他们给自己以及社会带来伤害性的后果。 总的来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认识上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在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成长性的问题”或者说“阶段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随着学生成年走向成熟而逐渐减少。即使有学生因为较严重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而走极端,也不应该把这类小概率的事件放大化,更没有必要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持悲观的态度。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成长、自我矫正的动力,每个人都是一步步地在克服自己心理“障碍”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的。真诚地关怀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用积极的心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与情怀。(作者是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