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YqrUtjl2a作者:姜锋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姜锋:欧洲对华认知趋于负面的责任在谁/e3pmub6h5/e3pr9baf6近来不断有欧洲政治人物谈到,欧洲民众对华认知负面给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努力造成压力,声称中国应该做出努力改善在欧洲民众中的形象。言下之意,就是欧洲民众对华认知趋于负面的责任在中国。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本末倒置,没看清当前欧洲民众对华负面认知与政治阶层的推动直接相关,与近年来欧洲对华政策不断“内政化”“工具化”和“社会化”密不可分。一是涉华议题在欧盟及其成员国内高度“内政化”,成为欧洲政治力量内部角逐的工具。中欧关系近年来发展快、规模大,已是欧洲对外关系中举足轻重的领域,但欧洲尚未适应这一迅速发展壮大的双边关系,不能对其准确定位和管理,对中国“伙伴、竞争者和制度对手”的三元定位使原本就没理清的对华政策更加混乱,涉华议题不仅在各种力量内部存在较大分歧,也成为不同力量之间较量的砝码,被高度“内政化”。这也就意味着,欧洲一些政治组织和政客把涉华议题当做政治角力的工具,试图借此在选举政治场里获得、巩固或扩大政治权力和机会。这种“内政化”和“工具化”的结果,是涉华议题成为欧洲内部政治生活的热点问题,但关于中国的讨论却又往往脱离现实,其中谈论的中国是“中国不在场的中国”,即讨论者并不关心或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意见。实际上,欧洲关于中国的讨论更多的是关于自己的讨论,是内部政治较量的一个工具性议题,并不一定是关于中国本身或如何发展对华关系的讨论。 二是欧洲对华认知高度意识形态化,政治人物越来越多地“下场”掌控涉华讨论。随着欧洲政治力量分化、政治主张碎片化、舆论渠道多样化深刻演进,各种政治力量间的斗争日益激化,对媒体进行政治控制和利用的需求随之高涨,涉华议题也成为各派争夺选民的“政治资源”。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由德国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掌控、被称为“四大脱口秀”的节目中出场最多的前10位嘉宾中有7位是政治人物,其中就有一贯渲染华为危害德国国家安全、诬称中俄在俄乌冲突上有“默契”以及中国同情俄罗斯的政客,而乌克兰危机、国家安全等恰恰是观众最关心和播出场次最多的内容。可以说,一些政客的涉华负面观点和情绪直接通过大众媒体影响德国民众,把中国与相关热点问题绑在一起“问题化”成为流行的政治操作,严重损害中国形象并扭曲民众对华认知。三是政治阶层推动涉华负面认知“社会化”,在民众中传播“中国制度威胁论”。一个典型例子是把教育等传统上“低政治”的领域拉入“危险区”。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部长就不断在拥有德国最多观众的电视一台和德国《世界报》上宣称,中国在教育和学术领域越来越成为欧洲的“制度对手”,每位在德中国学者、学生都可能对德国构成“安全威胁”,要求德国高校密切监控甚至拒绝接收。把教育交流这一中德关系中最重要的社会领域变成新的舆论战场,严重动摇双边关系的社会信任基础。德国联邦议院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议员在一次中德对话中宣称,德国安全部门数据显示70%的间谍案件与中国有关,这样的“事实”当然会让民众恐惧。笔者在中国驻德使馆工作期间就曾处理过一起“中国间谍案”。一位在某企业实习的大二学生出于学习目的在公共办公区域下载了一份文件,被企业人员告发后受到安全检察部门拘禁调查,这起事件也被列为“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案。学生下载文档的做法可能不妥,但将其上纲上线成“间谍行为”,就真是草木皆兵了。这种“被间谍”案件应该不在少数。类似在欧中国学者“构成威胁”的言论也出现在法国媒体上,荷兰政府甚至计划对中国留学人员采取系统甄别。但欧洲应该清楚,对一国民众进行大规模公开监控,这是欧美各国战争时对敌国的做法。所幸的是,监控和限制中国学者、学生的想法受到不少欧洲高校或高校组织理性的质疑,有布鲁塞尔接近决策层的智库人士认为,这不会是欧盟的共识。除了直接进入舆论场塑造和传播“中国制度威胁”论,欧洲一些政客还推动政治、军事、安全机构,比如欧盟委员会、北约以及相关反间谍部门等推出渲染“中国挑战”甚至“中国威胁”的政治文件,建立相应的协作应对机制和与社会互动的平台,形成传播炒作“中国制度威胁”的制度性安排,这无疑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持续负面作用,不符合欧盟领导人“切实改善中欧关系”的政策宣示。民意调查显示,欧洲一些民众对华印象趋于负面,与政治人物和政治机构不断鼓噪“中国制度威胁”论有着密切关联。欧洲领导人应该认识到,“人性本恶”“国强必霸”是欧美政治学说的底层逻辑,这使欧洲难以相信中国不称霸的文明型发展。但欧洲一再强调“民主”的价值原则,既然如此,就应相信和允许与欧洲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国家治理模式存在,不要看到中国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自己的治理模式就忧心忡忡,视之为价值观的另类。中欧之间密切的经济互动,不应被看作是对欧洲的“威胁”,中欧关系不应只是欧洲内政问题的延伸,也不应被狭隘地局限在意识形态框架内,它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期待中欧高层互动能够推动广泛交流、增进相互信任,为发展双边关系奠定牢固的认知基础。理性看待中国和中欧关系,欧洲政治人物应该为民众做出榜样。(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170128988791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0129597860711[]
近来不断有欧洲政治人物谈到,欧洲民众对华认知负面给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努力造成压力,声称中国应该做出努力改善在欧洲民众中的形象。言下之意,就是欧洲民众对华认知趋于负面的责任在中国。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本末倒置,没看清当前欧洲民众对华负面认知与政治阶层的推动直接相关,与近年来欧洲对华政策不断“内政化”“工具化”和“社会化”密不可分。一是涉华议题在欧盟及其成员国内高度“内政化”,成为欧洲政治力量内部角逐的工具。中欧关系近年来发展快、规模大,已是欧洲对外关系中举足轻重的领域,但欧洲尚未适应这一迅速发展壮大的双边关系,不能对其准确定位和管理,对中国“伙伴、竞争者和制度对手”的三元定位使原本就没理清的对华政策更加混乱,涉华议题不仅在各种力量内部存在较大分歧,也成为不同力量之间较量的砝码,被高度“内政化”。这也就意味着,欧洲一些政治组织和政客把涉华议题当做政治角力的工具,试图借此在选举政治场里获得、巩固或扩大政治权力和机会。这种“内政化”和“工具化”的结果,是涉华议题成为欧洲内部政治生活的热点问题,但关于中国的讨论却又往往脱离现实,其中谈论的中国是“中国不在场的中国”,即讨论者并不关心或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意见。实际上,欧洲关于中国的讨论更多的是关于自己的讨论,是内部政治较量的一个工具性议题,并不一定是关于中国本身或如何发展对华关系的讨论。 二是欧洲对华认知高度意识形态化,政治人物越来越多地“下场”掌控涉华讨论。随着欧洲政治力量分化、政治主张碎片化、舆论渠道多样化深刻演进,各种政治力量间的斗争日益激化,对媒体进行政治控制和利用的需求随之高涨,涉华议题也成为各派争夺选民的“政治资源”。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由德国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掌控、被称为“四大脱口秀”的节目中出场最多的前10位嘉宾中有7位是政治人物,其中就有一贯渲染华为危害德国国家安全、诬称中俄在俄乌冲突上有“默契”以及中国同情俄罗斯的政客,而乌克兰危机、国家安全等恰恰是观众最关心和播出场次最多的内容。可以说,一些政客的涉华负面观点和情绪直接通过大众媒体影响德国民众,把中国与相关热点问题绑在一起“问题化”成为流行的政治操作,严重损害中国形象并扭曲民众对华认知。三是政治阶层推动涉华负面认知“社会化”,在民众中传播“中国制度威胁论”。一个典型例子是把教育等传统上“低政治”的领域拉入“危险区”。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部长就不断在拥有德国最多观众的电视一台和德国《世界报》上宣称,中国在教育和学术领域越来越成为欧洲的“制度对手”,每位在德中国学者、学生都可能对德国构成“安全威胁”,要求德国高校密切监控甚至拒绝接收。把教育交流这一中德关系中最重要的社会领域变成新的舆论战场,严重动摇双边关系的社会信任基础。德国联邦议院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议员在一次中德对话中宣称,德国安全部门数据显示70%的间谍案件与中国有关,这样的“事实”当然会让民众恐惧。笔者在中国驻德使馆工作期间就曾处理过一起“中国间谍案”。一位在某企业实习的大二学生出于学习目的在公共办公区域下载了一份文件,被企业人员告发后受到安全检察部门拘禁调查,这起事件也被列为“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案。学生下载文档的做法可能不妥,但将其上纲上线成“间谍行为”,就真是草木皆兵了。这种“被间谍”案件应该不在少数。类似在欧中国学者“构成威胁”的言论也出现在法国媒体上,荷兰政府甚至计划对中国留学人员采取系统甄别。但欧洲应该清楚,对一国民众进行大规模公开监控,这是欧美各国战争时对敌国的做法。所幸的是,监控和限制中国学者、学生的想法受到不少欧洲高校或高校组织理性的质疑,有布鲁塞尔接近决策层的智库人士认为,这不会是欧盟的共识。除了直接进入舆论场塑造和传播“中国制度威胁”论,欧洲一些政客还推动政治、军事、安全机构,比如欧盟委员会、北约以及相关反间谍部门等推出渲染“中国挑战”甚至“中国威胁”的政治文件,建立相应的协作应对机制和与社会互动的平台,形成传播炒作“中国制度威胁”的制度性安排,这无疑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持续负面作用,不符合欧盟领导人“切实改善中欧关系”的政策宣示。民意调查显示,欧洲一些民众对华印象趋于负面,与政治人物和政治机构不断鼓噪“中国制度威胁”论有着密切关联。欧洲领导人应该认识到,“人性本恶”“国强必霸”是欧美政治学说的底层逻辑,这使欧洲难以相信中国不称霸的文明型发展。但欧洲一再强调“民主”的价值原则,既然如此,就应相信和允许与欧洲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国家治理模式存在,不要看到中国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自己的治理模式就忧心忡忡,视之为价值观的另类。中欧之间密切的经济互动,不应被看作是对欧洲的“威胁”,中欧关系不应只是欧洲内政问题的延伸,也不应被狭隘地局限在意识形态框架内,它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期待中欧高层互动能够推动广泛交流、增进相互信任,为发展双边关系奠定牢固的认知基础。理性看待中国和中欧关系,欧洲政治人物应该为民众做出榜样。(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