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SQjavNCVZ作者:王建斌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王建斌:中德教育合作吹来一缕理性的春风/e3pmub6h5/e3pr9baf6在世界局部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欧洲当前流行着各种充满意识形态的叙事方式,德国也不例外,这影响到了当下在德进行的关于中德关系的讨论。一些德国政界人士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偏执,令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严重脱离现实。在他们的渲染和影响下,“妖魔化中国”的声音在德国比以往更有市场。不过,中德两国的民间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其中人文交流始终发挥着增进中德人民友谊、深化两国关系的纽带作用。对于这一点,笔者在不久前对德国的交流访问中深有感触。例如,新年伊始,作为德国高校联合体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以现实的态度构建对华高校合作——对德国高校的行动建议》立场文件。在这份长达21页的文件中,该中心明确表达了与中国构建平衡、互利、务实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的愿望,对德国政界不断出台的抑制和阻碍中德合作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批评,这在当下“妖魔化”中国成为常态的德国对华关系讨论中,不啻为一缕理性的春风。为什么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展现了一种理性的视角?因为作为高等教育大国及科技和创新区位,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猛,在很多领域成为德国科技界的重要伙伴。中国拥有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规模达到4700万,报考数学、信息、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根据乔治敦大学的预测,2025年中国将有8万人在这4个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而美国只有4万人。中国大学质量也在大幅提升:在一项202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100名大学里有11所中国的大学;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评估,在全球44个关键技术的研发中,中国在37个领域位居领先地位,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机器人及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中国2022年的研发投入高达4240亿欧元,远高于德国的1480亿欧元,位列世界第二。因此,对同样是科技大国的德国而言,与中国高等教育“脱钩”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该中心明确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学生和学者在世界各国的大学中表现突出。与中国合作可以确保德国在相关科技领域不掉队,德国学者应该更多参与在中国的知识生产并从中获益。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眼下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阻碍。2020年中德大学间有合作项目1408项,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德国政客及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言论影响,2022年减少到1376项;疫情前中国留学生以5万人的规模构成在德最大外国留学生群体,现在只有39000人,印度以42500人跃居第一位;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平均每年有8000名德国学生留学中国,而2021/2022冬季学期在中国大学注册的德国学生只有1787人。此外,德国教科部长曾声称,持中国全额国家奖学金来德的中国留学生增加了科研领域“间谍活动”风险。这令一度蓬勃发展的中德高等教育合作蒙尘。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虽认同欧盟及德国联合政府对中国的“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重定位,但认为政策制定上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权衡与中国高校是否进行某一具体项目的合作时,永远要考虑不合作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该中心的立场文件强调,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不但可以促进硬知识的生产,它还是认知、了解对方、建立友谊、构建长期伙伴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渠道。在接收中国留学生的问题上,笔者感受到,不少德国学者和高校赞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立场,他们认为中国学生是德国高校在校生“在地国际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学生普遍勤奋、成绩优异,是对德国大学学生群体多样性的丰富。他们学成归国后大都成为中德合作的桥梁和伙伴,德国大学应该继续敞开大门欢迎中国学生。在对华高等教育合作中采取消极防御的态度是错误的,积极进取才是正道,为此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鼓励德国大学为年轻学子组织“中国行”、“暑期学校”及“拓冰之旅”。以这份政策文件为代表,笔者认为越来越多德国民间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正以较为客观、务实、平衡的态度看待中德合作。在中美博弈、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西方“民主VS威权”的叙事方式使得当下在德进行的中德关系的讨论严重情绪化,而在这嘈杂纷乱中出现了一种理性的声音,希望这种声音能够在德国联邦政府一些阁员那里入耳、入心。笔者认为,在今天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民粹主义泛滥,战争风险及全球治理赤字徒增的时刻,推动中德人文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必需。一是这种合作可以为国际变局注入稳定性,给世人重新带来信心;二是中德教育合作是两国对未来的投资,是对和平、进步、可持续的投资;三是中德两个教育及科技大国的合作,可以为造福全人类的知识生产作出不同寻常的贡献。(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70707632338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70708697479211[]{"email":"yuanxiaocun@huanqiu.com","name":"袁小存"}
在世界局部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欧洲当前流行着各种充满意识形态的叙事方式,德国也不例外,这影响到了当下在德进行的关于中德关系的讨论。一些德国政界人士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偏执,令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严重脱离现实。在他们的渲染和影响下,“妖魔化中国”的声音在德国比以往更有市场。不过,中德两国的民间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其中人文交流始终发挥着增进中德人民友谊、深化两国关系的纽带作用。对于这一点,笔者在不久前对德国的交流访问中深有感触。例如,新年伊始,作为德国高校联合体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以现实的态度构建对华高校合作——对德国高校的行动建议》立场文件。在这份长达21页的文件中,该中心明确表达了与中国构建平衡、互利、务实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的愿望,对德国政界不断出台的抑制和阻碍中德合作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批评,这在当下“妖魔化”中国成为常态的德国对华关系讨论中,不啻为一缕理性的春风。为什么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展现了一种理性的视角?因为作为高等教育大国及科技和创新区位,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猛,在很多领域成为德国科技界的重要伙伴。中国拥有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规模达到4700万,报考数学、信息、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根据乔治敦大学的预测,2025年中国将有8万人在这4个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而美国只有4万人。中国大学质量也在大幅提升:在一项202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100名大学里有11所中国的大学;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评估,在全球44个关键技术的研发中,中国在37个领域位居领先地位,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机器人及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中国2022年的研发投入高达4240亿欧元,远高于德国的1480亿欧元,位列世界第二。因此,对同样是科技大国的德国而言,与中国高等教育“脱钩”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该中心明确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学生和学者在世界各国的大学中表现突出。与中国合作可以确保德国在相关科技领域不掉队,德国学者应该更多参与在中国的知识生产并从中获益。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眼下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阻碍。2020年中德大学间有合作项目1408项,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德国政客及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言论影响,2022年减少到1376项;疫情前中国留学生以5万人的规模构成在德最大外国留学生群体,现在只有39000人,印度以42500人跃居第一位;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平均每年有8000名德国学生留学中国,而2021/2022冬季学期在中国大学注册的德国学生只有1787人。此外,德国教科部长曾声称,持中国全额国家奖学金来德的中国留学生增加了科研领域“间谍活动”风险。这令一度蓬勃发展的中德高等教育合作蒙尘。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虽认同欧盟及德国联合政府对中国的“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重定位,但认为政策制定上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权衡与中国高校是否进行某一具体项目的合作时,永远要考虑不合作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该中心的立场文件强调,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不但可以促进硬知识的生产,它还是认知、了解对方、建立友谊、构建长期伙伴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渠道。在接收中国留学生的问题上,笔者感受到,不少德国学者和高校赞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立场,他们认为中国学生是德国高校在校生“在地国际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学生普遍勤奋、成绩优异,是对德国大学学生群体多样性的丰富。他们学成归国后大都成为中德合作的桥梁和伙伴,德国大学应该继续敞开大门欢迎中国学生。在对华高等教育合作中采取消极防御的态度是错误的,积极进取才是正道,为此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鼓励德国大学为年轻学子组织“中国行”、“暑期学校”及“拓冰之旅”。以这份政策文件为代表,笔者认为越来越多德国民间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正以较为客观、务实、平衡的态度看待中德合作。在中美博弈、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西方“民主VS威权”的叙事方式使得当下在德进行的中德关系的讨论严重情绪化,而在这嘈杂纷乱中出现了一种理性的声音,希望这种声音能够在德国联邦政府一些阁员那里入耳、入心。笔者认为,在今天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民粹主义泛滥,战争风险及全球治理赤字徒增的时刻,推动中德人文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必需。一是这种合作可以为国际变局注入稳定性,给世人重新带来信心;二是中德教育合作是两国对未来的投资,是对和平、进步、可持续的投资;三是中德两个教育及科技大国的合作,可以为造福全人类的知识生产作出不同寻常的贡献。(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