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IxarcF1rv9作者:杨德龙 沈阳 李志起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财经三人谈:“人工智能泡沫”,现在到底有多大?/e3pmub6h5/e3pr9baf6编者的话:伴随着近期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美国科技股的集体大跌,“人工智能(AI)会是下一个泡沫吗”成为科技界、投资界热议话题。自2022年ChatGPT聊天机器人问世以来,全球AI领域迎来研发和投资热潮,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繁荣与萧条循环”,让人不禁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泡沫”?投资者和科技公司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局面?是时候给AI投资泼点冷水了杨德龙在过去3年,美国科技股大涨,特别是AI芯片生产公司英伟达涨了几十倍,它是AI企业的代表,也是AI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正是AI等科技股的大涨带来了这轮美股的牛市。但最近由于很多美国科技股二季度财报低于预期,股价出现了大幅回落,有的单日跌幅超过了10%以上,甚至达到20%。这说明大家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分歧。能够看到,很多AI公司的估值也一直高高在上,超过了3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已经有了一定的泡沫化。 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应用场景的产生以及应用的进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推广,它并不会很快就被人们所使用和接受,很快产生商业价值,所以回报率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还不能明显看到,这也是很多知名分析师担心的一个原因。而资本市场往往是跑在前面的,会很快反映未来几年的一个预期。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投资仍然处于热潮之中,所以这时候给人工智能投资泼点凉水也是必要的,因为任何的科技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很多科技股烟消云散,只有最后剩下来的那几只科技股后来成为一个长期的大牛股,成为大公司。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为避免未来泡沫的出现,甚至破裂,一方面需要各大科技公司扎实做技术研发,算法的替代、迭代,以及大数据模型的建立,不断扩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产生足够的商业利益,而不能过于追求速度,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就是在投资上要给投资者充分的提示风险,不能把未来的故事讲得过于宏伟,导致很多投资者疯狂买入,把公司估值推得越来越高。如果股价涨得过高,也要及时提示风险。这样的话才能培育出长期理性的投资者,也能够让公司的市值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不断做大,从而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作者是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从“尺度定律”观察AI发展沈 阳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实际的商业化进程和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例如,AI虽然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进步,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来看,AI技术,尤其是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资金投入速度已经远超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许多企业在追逐技术前沿的过程中,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求。这种“技术推动”模式容易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进而产生泡沫。具体到一些科技巨头来看,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已经相当长时间没有推出旗舰版本的GPT更新,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停滞。根据OpenAI的消息,GPT-5可能推迟到明年发布。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努力也充满漏洞,这表明,即便是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AI技术的完美应用。当前,衡量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泡沫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尺度定律”(指的是模型规模的增长会导致性能的显著提升)的有效性。埃隆·马斯克的xAI公司最近进行了大规模的语料训练,如果其新推出的Grok 3和Meta的LIama 4在性能上不能明显超越GPT-4,那么这意味着大模型的顶级能力没有新的突破,整个行业将面临瓶颈。人工智能未来或成泡沫的另一个重要考量是其高昂的训练和推理成本。当前的智能问答系统,如智能客服,虽然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其成本远高于传统客服。这种得不偿失的局面,使得人工智能的盈利模式难以在终端上有效实现。仅依赖聊天应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场景显得有些鸡肋,急需找到更具实际价值和商业前景的应用。尽管存在上述挑战,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轮的产业革命仍然提供了许多有潜力的方向。例如,图像生成、AI生成音乐等领域均展现了令人兴奋的前景。这些新兴应用,虽然尚未全面商业化,但其技术潜力已得到初步释放。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在产业应用中扎实落地,AI领域仍有望避免进入泡沫期。(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互联网泡沫”的两点启示李志起近期,几家美国科技巨头发布的财报数据不尽如人意,然而它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却持续升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一现象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其潜力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在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还正在逐步渗透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可以说,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因此,投资人工智能,几乎就等于是在投资未来。然而,就如同好啤酒在倾倒时一定会产生泡沫一样,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上类似的投资狂热往往伴随着市场的过度炒作和不合理估值,这种非理性的繁荣最终往往会导致泡沫的破裂,许多企业也因此而倒闭。当我们类比来看,今天的人工智能爆火与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互联网泡沫最终破裂,但互联网后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改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我们既要看到其中的风险,也要看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面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我们不应因噎废食,简单地全盘否定其投资价值,而是需要保持理性与谨慎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当前的投资人和企业最需要做的是进行深入的市场研究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便在泡沫之下发掘出真正的黄金机会。同时,他们还需做好监管和风险控制工作,确保投资的稳健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推动科技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有效避免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只有失败的投资,没有失败的人工智能。笔者始终坚信,人工智能如今的热潮仅仅是变革大幕的序曲,是从0到1的初步探索。而人工智能从1到10、从10到100的飞跃式发展,以及它真正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壮丽过程,才是最令人激动和期待的时刻。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面对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程,我们需要增强定力,用智慧去拥抱未来的可能性。(作者是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17232307964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2324232769411[]
编者的话:伴随着近期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美国科技股的集体大跌,“人工智能(AI)会是下一个泡沫吗”成为科技界、投资界热议话题。自2022年ChatGPT聊天机器人问世以来,全球AI领域迎来研发和投资热潮,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繁荣与萧条循环”,让人不禁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泡沫”?投资者和科技公司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局面?是时候给AI投资泼点冷水了杨德龙在过去3年,美国科技股大涨,特别是AI芯片生产公司英伟达涨了几十倍,它是AI企业的代表,也是AI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正是AI等科技股的大涨带来了这轮美股的牛市。但最近由于很多美国科技股二季度财报低于预期,股价出现了大幅回落,有的单日跌幅超过了10%以上,甚至达到20%。这说明大家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分歧。能够看到,很多AI公司的估值也一直高高在上,超过了3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已经有了一定的泡沫化。 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应用场景的产生以及应用的进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推广,它并不会很快就被人们所使用和接受,很快产生商业价值,所以回报率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还不能明显看到,这也是很多知名分析师担心的一个原因。而资本市场往往是跑在前面的,会很快反映未来几年的一个预期。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投资仍然处于热潮之中,所以这时候给人工智能投资泼点凉水也是必要的,因为任何的科技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很多科技股烟消云散,只有最后剩下来的那几只科技股后来成为一个长期的大牛股,成为大公司。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为避免未来泡沫的出现,甚至破裂,一方面需要各大科技公司扎实做技术研发,算法的替代、迭代,以及大数据模型的建立,不断扩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产生足够的商业利益,而不能过于追求速度,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就是在投资上要给投资者充分的提示风险,不能把未来的故事讲得过于宏伟,导致很多投资者疯狂买入,把公司估值推得越来越高。如果股价涨得过高,也要及时提示风险。这样的话才能培育出长期理性的投资者,也能够让公司的市值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不断做大,从而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作者是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从“尺度定律”观察AI发展沈 阳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实际的商业化进程和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例如,AI虽然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进步,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来看,AI技术,尤其是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资金投入速度已经远超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许多企业在追逐技术前沿的过程中,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求。这种“技术推动”模式容易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进而产生泡沫。具体到一些科技巨头来看,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已经相当长时间没有推出旗舰版本的GPT更新,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停滞。根据OpenAI的消息,GPT-5可能推迟到明年发布。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努力也充满漏洞,这表明,即便是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AI技术的完美应用。当前,衡量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泡沫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尺度定律”(指的是模型规模的增长会导致性能的显著提升)的有效性。埃隆·马斯克的xAI公司最近进行了大规模的语料训练,如果其新推出的Grok 3和Meta的LIama 4在性能上不能明显超越GPT-4,那么这意味着大模型的顶级能力没有新的突破,整个行业将面临瓶颈。人工智能未来或成泡沫的另一个重要考量是其高昂的训练和推理成本。当前的智能问答系统,如智能客服,虽然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其成本远高于传统客服。这种得不偿失的局面,使得人工智能的盈利模式难以在终端上有效实现。仅依赖聊天应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场景显得有些鸡肋,急需找到更具实际价值和商业前景的应用。尽管存在上述挑战,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轮的产业革命仍然提供了许多有潜力的方向。例如,图像生成、AI生成音乐等领域均展现了令人兴奋的前景。这些新兴应用,虽然尚未全面商业化,但其技术潜力已得到初步释放。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在产业应用中扎实落地,AI领域仍有望避免进入泡沫期。(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互联网泡沫”的两点启示李志起近期,几家美国科技巨头发布的财报数据不尽如人意,然而它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却持续升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一现象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其潜力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在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还正在逐步渗透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可以说,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因此,投资人工智能,几乎就等于是在投资未来。然而,就如同好啤酒在倾倒时一定会产生泡沫一样,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上类似的投资狂热往往伴随着市场的过度炒作和不合理估值,这种非理性的繁荣最终往往会导致泡沫的破裂,许多企业也因此而倒闭。当我们类比来看,今天的人工智能爆火与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互联网泡沫最终破裂,但互联网后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改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我们既要看到其中的风险,也要看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面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我们不应因噎废食,简单地全盘否定其投资价值,而是需要保持理性与谨慎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当前的投资人和企业最需要做的是进行深入的市场研究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便在泡沫之下发掘出真正的黄金机会。同时,他们还需做好监管和风险控制工作,确保投资的稳健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推动科技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有效避免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只有失败的投资,没有失败的人工智能。笔者始终坚信,人工智能如今的热潮仅仅是变革大幕的序曲,是从0到1的初步探索。而人工智能从1到10、从10到100的飞跃式发展,以及它真正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壮丽过程,才是最令人激动和期待的时刻。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面对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程,我们需要增强定力,用智慧去拥抱未来的可能性。(作者是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