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lgtLCCMEw作者:张家栋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张家栋:拓展人文交流,弥补中印认知差距/e3pmub6h5/e3pr9baf6一个印度智库代表团刚刚结束对西藏的访问。虽然他们在拉萨举行的对话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但此举仍然可以被视为中印关系逐渐缓和、人文交流开始深入的一个良好开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印关系出现了不少改善信号。12月18日,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了5年来首次特代正式会晤。王毅指出,回顾中印关系70多年来起伏跌宕的历程,双方积累的最宝贵经验,就是坚持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引领,坚持树立对彼此的正确认知,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可以说,拓展人文交流,积极构建人文友好型的中印关系,是树立对彼此正确认知的重要途径。2013年以来,中印关系经历了复杂的阶段式变化。从2013年到2016年,是中印关系的上升期。2013年,中印两国总理实现自1954年以来首次年内互访。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度、2015年印度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把中印关系推向新高度。当时,笔者正在新德里工作,亲身经历了这些重大外交活动,真切感受到中印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引领。 从2017年到2020年,中印关系进入动荡期。两国2017年在洞朗地区进行了长达70多天的对峙。这一段时间,印度对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表示了警惕。尽管如此,两国间正常外交活动仍在持续。中印还创设了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机制,以增进两国互信,促进双边合作。2019年印度非法成立所谓“拉达克中央直辖区”,致使中印关系转入下行。2020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事件,叠加疫情等客观因素,中印关系进入冷淡状态。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双边会见,积极评价中印双方就解决边境地区有关问题取得的进展。中印关系渐趋缓和。作为大国间关系,中印关系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变化。这表明,中印关系变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两国人文交流水平远远落后于彼此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速度,导致两国对彼此的战略认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或许是一个主要原因。这一问题,需要更频密的人文交流来加以缓解。中印关系变化的一个非典型特征是:两国关系下行时,受冲击最明显的往往是人文交流。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后,中印人文交流一度陷入停滞。以留学生为例,2019到2020学年,印度在华学生约2万人。2020-2021学年,在中国新注册的印度学生数接近于0。这一数字在2021到2022学年为8580人左右,在2022到2023学年为6500多人。中国在印度的留学生数量更是很少。2020-2021学年,中国在印学生约166人。这一数字在2021-2022年为46人,在2022-2023学年为15人到20人。到2023-2024学年是约25人。事实上,中印两国都是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2021年,全球共有639万国际学生。中国居第一位,提供了120多万留学生,印度居第二位,提供了约80万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印人文交流水平相对较低,不太符合两国28亿多人民的体量和重要发展中国家的分量。而且,中印的相互认知受到双边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表现出相当的情绪化特征。尤其是印方,似乎很愿意把恢复人文交流作为谈判筹码,而非视之为改善中印关系的重要需求。2023年以来,为了推动人文交流的恢复,中印双方都做了大量努力。去年11月,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组织中国代表团访问新德里,与印度基金会进行了2020年以来首次在印度举行的中印二轨对话。随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代表团访问了印度。2024年上半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代表团也访问了印度。2024年11月底,印度基金会代表团访问复旦大学,进行中印关系年度对话。在西藏社科院等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下,这次对话还在拉萨举行了第二阶段会议。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发展是中印两国共同的优先事项。两国关系虽然偶尔出现一些波折,但都不是影响对方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中印之间的对抗意识和斗争态势,很大程度上是被部分人和势力有意塑造的。在这方面,两国需要通过“四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密切人文交流加以应对。经过十多年的互动与相互适应,中印间具有了更好拓展人文交流的基础性条件。一是,中印互视的敏感性在减小。过去,印度对华高度敏感,它的这种敏感性在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边界问题,以及对中国实力上升等多个方面的态度上都有体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德里已经充分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安宁是中印关系稳步前进的基础。当前,两国均认同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双边关系。二是,两国的国际地位都更重要。2013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是印度的5倍多。当时,印度GDP只居世界第10位。现在,中国稳居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稳健上升的势头。印度则快速发展,连续超越多个国家,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并有机会在2030年前后位居世界第三。这将是进入近现代历史以来,人类社会所看到的最有意义的一大变化。两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将同时进入世界经济的第一梯队,这会为中印两国间的直接人文交流提供基础。三是,两国的舆论环境都更成熟。过去几年,中印两国的舆论环境不断变化,都在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中国坚定做动荡世界的稳定力量、和平力量、进步力量。印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23年11月和12月,笔者两次访问印度。当时,笔者看到的、听到的大多是印度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婆罗多叙事”、要做“世界导师”的雄心。从2023年底开始,尤其是进入2024年以后,随着大选结束、内政变化以及经济增速的放缓,印度开始更多地视自己为“世界之友”。这让印度舆论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之更容易开展对外交往和互动。人文交流更多依赖于政府推动,这就需要中印两国政府拿出更多资源,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推动双边人文交流,以此弥补在两国战略需求与双边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推动中印关系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作者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17349015382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3490830189912[]{"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一个印度智库代表团刚刚结束对西藏的访问。虽然他们在拉萨举行的对话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但此举仍然可以被视为中印关系逐渐缓和、人文交流开始深入的一个良好开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印关系出现了不少改善信号。12月18日,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了5年来首次特代正式会晤。王毅指出,回顾中印关系70多年来起伏跌宕的历程,双方积累的最宝贵经验,就是坚持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引领,坚持树立对彼此的正确认知,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可以说,拓展人文交流,积极构建人文友好型的中印关系,是树立对彼此正确认知的重要途径。2013年以来,中印关系经历了复杂的阶段式变化。从2013年到2016年,是中印关系的上升期。2013年,中印两国总理实现自1954年以来首次年内互访。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度、2015年印度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把中印关系推向新高度。当时,笔者正在新德里工作,亲身经历了这些重大外交活动,真切感受到中印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引领。 从2017年到2020年,中印关系进入动荡期。两国2017年在洞朗地区进行了长达70多天的对峙。这一段时间,印度对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表示了警惕。尽管如此,两国间正常外交活动仍在持续。中印还创设了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机制,以增进两国互信,促进双边合作。2019年印度非法成立所谓“拉达克中央直辖区”,致使中印关系转入下行。2020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事件,叠加疫情等客观因素,中印关系进入冷淡状态。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双边会见,积极评价中印双方就解决边境地区有关问题取得的进展。中印关系渐趋缓和。作为大国间关系,中印关系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变化。这表明,中印关系变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两国人文交流水平远远落后于彼此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速度,导致两国对彼此的战略认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或许是一个主要原因。这一问题,需要更频密的人文交流来加以缓解。中印关系变化的一个非典型特征是:两国关系下行时,受冲击最明显的往往是人文交流。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后,中印人文交流一度陷入停滞。以留学生为例,2019到2020学年,印度在华学生约2万人。2020-2021学年,在中国新注册的印度学生数接近于0。这一数字在2021到2022学年为8580人左右,在2022到2023学年为6500多人。中国在印度的留学生数量更是很少。2020-2021学年,中国在印学生约166人。这一数字在2021-2022年为46人,在2022-2023学年为15人到20人。到2023-2024学年是约25人。事实上,中印两国都是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2021年,全球共有639万国际学生。中国居第一位,提供了120多万留学生,印度居第二位,提供了约80万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印人文交流水平相对较低,不太符合两国28亿多人民的体量和重要发展中国家的分量。而且,中印的相互认知受到双边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表现出相当的情绪化特征。尤其是印方,似乎很愿意把恢复人文交流作为谈判筹码,而非视之为改善中印关系的重要需求。2023年以来,为了推动人文交流的恢复,中印双方都做了大量努力。去年11月,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组织中国代表团访问新德里,与印度基金会进行了2020年以来首次在印度举行的中印二轨对话。随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代表团访问了印度。2024年上半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代表团也访问了印度。2024年11月底,印度基金会代表团访问复旦大学,进行中印关系年度对话。在西藏社科院等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下,这次对话还在拉萨举行了第二阶段会议。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发展是中印两国共同的优先事项。两国关系虽然偶尔出现一些波折,但都不是影响对方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中印之间的对抗意识和斗争态势,很大程度上是被部分人和势力有意塑造的。在这方面,两国需要通过“四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密切人文交流加以应对。经过十多年的互动与相互适应,中印间具有了更好拓展人文交流的基础性条件。一是,中印互视的敏感性在减小。过去,印度对华高度敏感,它的这种敏感性在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边界问题,以及对中国实力上升等多个方面的态度上都有体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德里已经充分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安宁是中印关系稳步前进的基础。当前,两国均认同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双边关系。二是,两国的国际地位都更重要。2013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是印度的5倍多。当时,印度GDP只居世界第10位。现在,中国稳居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稳健上升的势头。印度则快速发展,连续超越多个国家,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并有机会在2030年前后位居世界第三。这将是进入近现代历史以来,人类社会所看到的最有意义的一大变化。两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将同时进入世界经济的第一梯队,这会为中印两国间的直接人文交流提供基础。三是,两国的舆论环境都更成熟。过去几年,中印两国的舆论环境不断变化,都在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中国坚定做动荡世界的稳定力量、和平力量、进步力量。印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23年11月和12月,笔者两次访问印度。当时,笔者看到的、听到的大多是印度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婆罗多叙事”、要做“世界导师”的雄心。从2023年底开始,尤其是进入2024年以后,随着大选结束、内政变化以及经济增速的放缓,印度开始更多地视自己为“世界之友”。这让印度舆论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之更容易开展对外交往和互动。人文交流更多依赖于政府推动,这就需要中印两国政府拿出更多资源,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推动双边人文交流,以此弥补在两国战略需求与双边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推动中印关系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作者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