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ouBbmTSgb作者:牛新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牛新春:“新中东”之路受挫但并未被阻断/e3pmub6h5/e3pr9baf6再过几天,2025年的新年钟声就将敲响。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年,中东地区继续经历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延宕和外溢,动荡、冲突甚至战争成为与该地区相关联的高频词。在“阿拉伯之春”引发的持续动荡以及地区国家的艰难摸索中,中东近些年来本已涌起一股难得的“和解潮”,地区主要国家逐渐改善关系,并且都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战略首要任务,“新中东”一时之间成为热词。 客观而言,始自去年10月的加沙冲突严重阻滞了“和解潮”的延续和“新中东”的形成,但并未中断或逆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迄今为止,冲突虽然不断蔓延和外溢,但大体上依然还是局限在所谓的“黎凡特地区”。不少人担忧的又一次中东战争没有发生,主权国家间的战争也得以避免。其结果是,一个动荡的“黎凡特地区”和一个总体稳定繁荣的海湾地区并立,这被一些人称为“两个中东”。 过去一年,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家同以色列的经济关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同伊朗的关系仍在持续改善之中,相关国家国内经济改革进程也没受到严重干扰。2024年海合会六国GDP预计增长1.9%,高于2023年。世界银行海合会部门负责人说,面对国际和地区动荡,海合会国家经济表现出了“非凡韧性“,经济多元化进程稳步推进,如果继续实施审慎的经济政策,可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增长态势。更重要的是,2024年海合会国家石油收入降低,增长引擎进一步转向非油产业;明年海合会地区GDP预计增长4.2%,非油经济仍将是其中的大头儿,这些变化都说明近年来相关国家“非石油化”产业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阿拉伯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为中阿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近些年来,阿拉伯国家普遍追求实现再工业化,中资中企则在寻找欧美之外的出海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符合双方需求。海湾阿拉伯国家纷纷制订雄心勃勃的经济转型计划,大力发展旅游、贸易、工业、科技等产业,这些都需要庞大的工业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沙特、阿联酋等国还把重点港口建设和工业园区项目结合起来,比如阿联酋的哈利法港以及沙特的延布港、吉赞港和吉达港等,这些都为深化对华合作提供了契机。海湾国家能源转型与中国新能源产能和技术完美结合,使新能源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新领域之一。 过去,中国对中东地区的投融资规模相对较小,中东一度只占中国全部对外投资的4%左右。但自2022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以来,中阿经济合作不断加速。从投资流量来看,2023年在中国对外绿地投资的五大市场国别中,中东国家占据三席,包括沙特(170亿美元)、埃及(100亿美元)和摩洛哥(100亿美元)。当年中国在全球的绿地投资总规模为1680亿美元,中东占比近24%,表明中国对中东的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也出现大幅增长。来自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平台Global SWF的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规模不大,2021年投资额为1.1亿美元,2022年为10.5亿美元,2023年23亿美元。到了2024年,前10个月的对华投资额就达到了90亿美元,同期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的投资是55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占比升至16%左右。考虑到阿拉伯国家对华大规模投资起步相对较晚,2022年时中国还仅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3%,这个增长可谓引人注目。 多年来,中东一直是安全局势动荡、多种矛盾交织的地区之一,通往和平、发展与繁荣之路崎岖坎坷。美欧一些媒体评论说,新一轮巴以冲突暴露了中东的旧问题,粉碎了关于“新中东”的希望。这种论断虽然道出国际社会对于中东局势的重重忧虑,但仍未免太过悲观了。本轮冲突及其外溢确实导致中东地区“和解潮”受挫,但这种潮流的动力并未完全消失,推动“新中东”潮流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只是暂时蛰伏,等待下一个时机“东山再起”。即便是在“和解潮”如日中天时,也没有人断言“新中东”的形成会一帆风顺,大家其实都有地区局势可能随时面临反复或出现某种所谓“黑天鹅”事件的心理准备,只是不知道这只“黑天鹅”会在何时何地出现。 总的来说,“新中东”脱胎于“旧中东”,新旧中东两股力量时时刻刻都在较量之中,有时“新中东”占据上风,有时“旧中东”有所回潮,甚至某些特殊时期新旧中东分别在不同区域或不同领域发挥更大影响,这样的曲折并不出人意料。而自去年10月中东局势陷入动荡的一年多来,中国继续积极发展同地区国家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践行以发展促稳定的理念,为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新中东”遭遇重大挫折之际提供关键支持。(作者是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教授) 173523620123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35236201230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再过几天,2025年的新年钟声就将敲响。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年,中东地区继续经历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延宕和外溢,动荡、冲突甚至战争成为与该地区相关联的高频词。在“阿拉伯之春”引发的持续动荡以及地区国家的艰难摸索中,中东近些年来本已涌起一股难得的“和解潮”,地区主要国家逐渐改善关系,并且都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战略首要任务,“新中东”一时之间成为热词。 客观而言,始自去年10月的加沙冲突严重阻滞了“和解潮”的延续和“新中东”的形成,但并未中断或逆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迄今为止,冲突虽然不断蔓延和外溢,但大体上依然还是局限在所谓的“黎凡特地区”。不少人担忧的又一次中东战争没有发生,主权国家间的战争也得以避免。其结果是,一个动荡的“黎凡特地区”和一个总体稳定繁荣的海湾地区并立,这被一些人称为“两个中东”。 过去一年,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家同以色列的经济关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同伊朗的关系仍在持续改善之中,相关国家国内经济改革进程也没受到严重干扰。2024年海合会六国GDP预计增长1.9%,高于2023年。世界银行海合会部门负责人说,面对国际和地区动荡,海合会国家经济表现出了“非凡韧性“,经济多元化进程稳步推进,如果继续实施审慎的经济政策,可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增长态势。更重要的是,2024年海合会国家石油收入降低,增长引擎进一步转向非油产业;明年海合会地区GDP预计增长4.2%,非油经济仍将是其中的大头儿,这些变化都说明近年来相关国家“非石油化”产业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阿拉伯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为中阿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近些年来,阿拉伯国家普遍追求实现再工业化,中资中企则在寻找欧美之外的出海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符合双方需求。海湾阿拉伯国家纷纷制订雄心勃勃的经济转型计划,大力发展旅游、贸易、工业、科技等产业,这些都需要庞大的工业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沙特、阿联酋等国还把重点港口建设和工业园区项目结合起来,比如阿联酋的哈利法港以及沙特的延布港、吉赞港和吉达港等,这些都为深化对华合作提供了契机。海湾国家能源转型与中国新能源产能和技术完美结合,使新能源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新领域之一。 过去,中国对中东地区的投融资规模相对较小,中东一度只占中国全部对外投资的4%左右。但自2022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以来,中阿经济合作不断加速。从投资流量来看,2023年在中国对外绿地投资的五大市场国别中,中东国家占据三席,包括沙特(170亿美元)、埃及(100亿美元)和摩洛哥(100亿美元)。当年中国在全球的绿地投资总规模为1680亿美元,中东占比近24%,表明中国对中东的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也出现大幅增长。来自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平台Global SWF的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规模不大,2021年投资额为1.1亿美元,2022年为10.5亿美元,2023年23亿美元。到了2024年,前10个月的对华投资额就达到了90亿美元,同期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的投资是55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占比升至16%左右。考虑到阿拉伯国家对华大规模投资起步相对较晚,2022年时中国还仅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3%,这个增长可谓引人注目。 多年来,中东一直是安全局势动荡、多种矛盾交织的地区之一,通往和平、发展与繁荣之路崎岖坎坷。美欧一些媒体评论说,新一轮巴以冲突暴露了中东的旧问题,粉碎了关于“新中东”的希望。这种论断虽然道出国际社会对于中东局势的重重忧虑,但仍未免太过悲观了。本轮冲突及其外溢确实导致中东地区“和解潮”受挫,但这种潮流的动力并未完全消失,推动“新中东”潮流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只是暂时蛰伏,等待下一个时机“东山再起”。即便是在“和解潮”如日中天时,也没有人断言“新中东”的形成会一帆风顺,大家其实都有地区局势可能随时面临反复或出现某种所谓“黑天鹅”事件的心理准备,只是不知道这只“黑天鹅”会在何时何地出现。 总的来说,“新中东”脱胎于“旧中东”,新旧中东两股力量时时刻刻都在较量之中,有时“新中东”占据上风,有时“旧中东”有所回潮,甚至某些特殊时期新旧中东分别在不同区域或不同领域发挥更大影响,这样的曲折并不出人意料。而自去年10月中东局势陷入动荡的一年多来,中国继续积极发展同地区国家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践行以发展促稳定的理念,为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新中东”遭遇重大挫折之际提供关键支持。(作者是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