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xCvgMUErA作者:江时学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江时学:美美与共,“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e3pmub6h5/f5u970mv6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其中,“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既强调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既表达了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望,也释放了与时偕行的中国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五位一体”(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总体框架构成的重要理念,彰显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期待和梦想。如果说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追求的是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营造的是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谋求的是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筑的是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那么,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就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第一,文明互鉴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诚然,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并未改变,但世界上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和平赤字”依然挥之不去。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依然是人类永恒的诉求。历史的发展进程一再证明,如果没有文明互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就会产生疏远和隔阂,从而加大和平共处的难度或增加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第二,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但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与其背道而驰的反全球化思潮时而兴风作浪,主要原因是以不同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利益诉求有着难以消弭的差异。因此,必须恪守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最大限度地弥合各国利益诉求中的差异。 第三,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自我完善和进步。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一方面,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不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不同的文明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第四,文明互鉴有助于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是,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人们对这一共同价值的理解并不相同。因此,为了弘扬这一共同价值,必须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尊重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不同认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各种文明的价值内涵,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对待其他文明的价值基础,摒弃唯我独尊,不以文明优越自居,彼此借鉴、求同存异。 推动文明互鉴,需要始终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努力丰富人文交流的形式,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大力促进民间外交。中国身体力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为推动文明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在2023年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倡议既是对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迫切诉求的及时回应,也是对世界各国坚持平等包容、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普遍愿望的积极呼应;既是对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同需求的自觉顺应,也是对当今各国推动文明发展进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的真挚响应。 二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形态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成功,也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三是以民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由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使用不同言,拥有不同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因此,各国应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为了推动民心相通,中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使民心相通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力地推动了文明互鉴。 综上所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开放包容的态度,为世界文明的互鉴与融合搭建了桥梁,是名副其实的“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173610057669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3611757959512[]{"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其中,“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既强调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既表达了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望,也释放了与时偕行的中国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五位一体”(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总体框架构成的重要理念,彰显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期待和梦想。如果说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追求的是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营造的是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谋求的是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筑的是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那么,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就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第一,文明互鉴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诚然,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并未改变,但世界上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和平赤字”依然挥之不去。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依然是人类永恒的诉求。历史的发展进程一再证明,如果没有文明互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就会产生疏远和隔阂,从而加大和平共处的难度或增加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第二,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但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与其背道而驰的反全球化思潮时而兴风作浪,主要原因是以不同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利益诉求有着难以消弭的差异。因此,必须恪守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最大限度地弥合各国利益诉求中的差异。 第三,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自我完善和进步。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一方面,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不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不同的文明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第四,文明互鉴有助于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是,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人们对这一共同价值的理解并不相同。因此,为了弘扬这一共同价值,必须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尊重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不同认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各种文明的价值内涵,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对待其他文明的价值基础,摒弃唯我独尊,不以文明优越自居,彼此借鉴、求同存异。 推动文明互鉴,需要始终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努力丰富人文交流的形式,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大力促进民间外交。中国身体力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为推动文明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在2023年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倡议既是对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迫切诉求的及时回应,也是对世界各国坚持平等包容、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普遍愿望的积极呼应;既是对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同需求的自觉顺应,也是对当今各国推动文明发展进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的真挚响应。 二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形态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成功,也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三是以民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由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使用不同言,拥有不同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因此,各国应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为了推动民心相通,中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使民心相通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力地推动了文明互鉴。 综上所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开放包容的态度,为世界文明的互鉴与融合搭建了桥梁,是名副其实的“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