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BHzaI95lX作者:张家栋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张家栋:尽快唤醒跨喜马拉雅山“信任之弧”/e3pmub6h5/e3pr9baf6在逐步摆脱边界问题等复杂因素影响的基础上,中印关系正在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的方向上展现越来越多积极迹象。中印互为最大陆地邻国,虽然偶有龃龉,但长期以来都没有将对方视为重大威胁。近些年来双方战略互信受到一定损伤,但在经历震荡后,两国再次明确“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强调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事实上,深挖两国各自传统和当下的战略文化可以发现,中印之间本就存在着某种“结构性互信”。双方的战略文化都具有整体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这为两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是整体性。中国的“天下观”,是对自己理解的世界进行纵向建构,所有可接触国家都能在这个体系之中找到位置。虽然历史上也曾有过“华夷之辨”,但这里的“华夷”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非只有矛盾对立一种可能。印度的“曼陀罗体系”,则是对可接触国家进行横向建构。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曼陀罗体系”并不以彻底消灭他国为目标,而是试图建构一个于己有利的体系。换句话说,其他国家、哪怕是对手甚或敌国,在该体系中也有生存权利。 二是包容性。中印战略文化都不是二元对立的排斥性文化,本质上都有多元性基因。中华文化在演变发展中有过儒释道三教并立互融。印度则是“宗教博物馆”,即便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教,也兼具一神教、多神教和无神论等多重特征,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这些特征使中印两国无论过去还是当下都更能够接受、包容异质性的文化因素和文明成果。 三是和平性。这也是中印战略文化的一个显著共同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中印都在地理上自成体系,自然界线构成两国对外行为的某种战略界限。中印各自的历史基本都是在围绕自己的文明内核进进退退。中国的“王道”与印度的“法胜”交相辉映,两国传统战略文化延伸到现代,结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世界普遍认可和珍视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除了这些共同特征,中印两国还共享同一个“战略后背”,即喜马拉雅山。印度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南方的印度洋。中国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东方的太平洋。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成为两国战略思维中的底线性存在,也在地理上把这两个大国隔开。同时,中印两国的主权海域相隔甚远,本质上不存在直接利益冲突。这样一来,双方无论在陆上还是海上都互不构成威胁。这种背靠喜马拉雅山的战略互信可以说是结构性的,贯穿中印几千年来的文明交往史,并且成为双方共有的战略常识。 两国战略文化的共性对于中印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后,双方都迅速认识到,完全按照西方那套冲突性的视角和逻辑难以妥善解决边境问题,也无法让两国长期和平共处。自那以后,双方都更加重视包容性等传统“东方元素”,照顾彼此国内和国际感受,这种思维范式的变化让中印在随后数十年来总体维持了友好和平局面。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尽管中印都在前线部署军队,但实际上都不以升级冲突为目标,这也为后续双方通过对话和谈判缓解边境局势、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创造了条件。 与中印两国的战略文化相比,西方战略文化表现出典型的冲突性特征,经常在两个极端之间呈现“钟摆效应”。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一次美印专家举行的兵棋推演中,基于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固有思维,美方专家专门设定了一些中国军队颇具攻击性的假设场景,但印度专家称,他们与中国打过这么多交道,据他们了解,中国肯定不会作出美方假定的这些举动。显然,印度专家比他们的美国同行更能理解中国的战略逻辑。在西方战略文化里,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或工具,冲突或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手段。但在中印具有诸多共同特征的战略文化中,强大的军事力量确实是必需的,但军队并不是以冲突或战争为目标,而是以防止战争发生为最高目标,即军事力量的终极目标是促成“不战”,维持和平。 简而言之,中印之间拥有基于传统文化和现实认知的战略共识和互信。这种背靠并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战略互信是结构性的,源自双方深层文化结构以及数千年来的诸多领域交流交往。笔者认为,这种战略文化层面的相通甚至交融,构成跨越喜马拉雅山的“信任之弧”,尽快唤醒并不断强化这条“信任之弧”,将为中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妥处双边关系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173756665610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37586502696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在逐步摆脱边界问题等复杂因素影响的基础上,中印关系正在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的方向上展现越来越多积极迹象。中印互为最大陆地邻国,虽然偶有龃龉,但长期以来都没有将对方视为重大威胁。近些年来双方战略互信受到一定损伤,但在经历震荡后,两国再次明确“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强调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事实上,深挖两国各自传统和当下的战略文化可以发现,中印之间本就存在着某种“结构性互信”。双方的战略文化都具有整体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这为两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是整体性。中国的“天下观”,是对自己理解的世界进行纵向建构,所有可接触国家都能在这个体系之中找到位置。虽然历史上也曾有过“华夷之辨”,但这里的“华夷”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非只有矛盾对立一种可能。印度的“曼陀罗体系”,则是对可接触国家进行横向建构。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曼陀罗体系”并不以彻底消灭他国为目标,而是试图建构一个于己有利的体系。换句话说,其他国家、哪怕是对手甚或敌国,在该体系中也有生存权利。 二是包容性。中印战略文化都不是二元对立的排斥性文化,本质上都有多元性基因。中华文化在演变发展中有过儒释道三教并立互融。印度则是“宗教博物馆”,即便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教,也兼具一神教、多神教和无神论等多重特征,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这些特征使中印两国无论过去还是当下都更能够接受、包容异质性的文化因素和文明成果。 三是和平性。这也是中印战略文化的一个显著共同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中印都在地理上自成体系,自然界线构成两国对外行为的某种战略界限。中印各自的历史基本都是在围绕自己的文明内核进进退退。中国的“王道”与印度的“法胜”交相辉映,两国传统战略文化延伸到现代,结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世界普遍认可和珍视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除了这些共同特征,中印两国还共享同一个“战略后背”,即喜马拉雅山。印度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南方的印度洋。中国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东方的太平洋。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成为两国战略思维中的底线性存在,也在地理上把这两个大国隔开。同时,中印两国的主权海域相隔甚远,本质上不存在直接利益冲突。这样一来,双方无论在陆上还是海上都互不构成威胁。这种背靠喜马拉雅山的战略互信可以说是结构性的,贯穿中印几千年来的文明交往史,并且成为双方共有的战略常识。 两国战略文化的共性对于中印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后,双方都迅速认识到,完全按照西方那套冲突性的视角和逻辑难以妥善解决边境问题,也无法让两国长期和平共处。自那以后,双方都更加重视包容性等传统“东方元素”,照顾彼此国内和国际感受,这种思维范式的变化让中印在随后数十年来总体维持了友好和平局面。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尽管中印都在前线部署军队,但实际上都不以升级冲突为目标,这也为后续双方通过对话和谈判缓解边境局势、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创造了条件。 与中印两国的战略文化相比,西方战略文化表现出典型的冲突性特征,经常在两个极端之间呈现“钟摆效应”。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一次美印专家举行的兵棋推演中,基于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固有思维,美方专家专门设定了一些中国军队颇具攻击性的假设场景,但印度专家称,他们与中国打过这么多交道,据他们了解,中国肯定不会作出美方假定的这些举动。显然,印度专家比他们的美国同行更能理解中国的战略逻辑。在西方战略文化里,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或工具,冲突或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手段。但在中印具有诸多共同特征的战略文化中,强大的军事力量确实是必需的,但军队并不是以冲突或战争为目标,而是以防止战争发生为最高目标,即军事力量的终极目标是促成“不战”,维持和平。 简而言之,中印之间拥有基于传统文化和现实认知的战略共识和互信。这种背靠并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战略互信是结构性的,源自双方深层文化结构以及数千年来的诸多领域交流交往。笔者认为,这种战略文化层面的相通甚至交融,构成跨越喜马拉雅山的“信任之弧”,尽快唤醒并不断强化这条“信任之弧”,将为中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妥处双边关系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