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R42GdCyQV作者:葛红亮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葛红亮:用行动落实打击电诈的共同意愿/e3pmub6h5/e3pr9baf6不久前中国演员王某在泰国遭遇电信诈骗一事,使得电信诈骗犯罪问题再度成为东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2月8日,中泰两国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强调在双边、澜湄合作等地区合作机制下,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强打击人口贩运、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犯罪。双方将进一步讨论尽早确立适当协调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赌电诈。 作为顽瘴痼疾,电信诈骗的存在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打击电诈犯罪也因此成为中国同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双边乃至多边跨境合作的重点议题。如今,打击、遏制此类犯罪问题,已经上升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意愿,成为中国—东盟多边对话中的焦点性问题。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电信诈骗不是一个新问题,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东南亚区域的一大公害,电信诈骗犯罪本身并非单纯只有电信网络诈骗,更涉及跨境赌博犯罪网络,还衍生出洗钱、贪污、毒品贩运、人口贩运等上下游犯罪。相关犯罪活动不仅会对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内国家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社会稳定及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打击了外国游客的旅游信心,进而对这些国家的旅游业造成重创。泰国《曼谷邮报》2025年1月底援引泰国旅行社协会的预测称,受旅游安全信心下降的影响,在春节假期期间到访泰国的中国游客人数或下降10%至20%,导致泰国旅游业在春节期间面临高达50亿泰铢(约合1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与地区国家间的执法合作,对电信诈骗进行全链条打击、围剿。自2018年以来,中国与柬埔寨为严厉打击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建立了跨境联合执法机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为区域内联合打击跨境犯罪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自2023年7月中国与缅甸建立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以来,两国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并于2024年铲除缅北地区的规模化电信诈骗窝点,摧毁缅北“四大家族”犯罪集团。 如今,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识。继2024年10月中国和东盟在老挝万象发表《中国—东盟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的联合声明》后,2025年1月16日,中国外长王毅在会见东盟国家驻华使节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针对电信诈骗与网络赌博加强双多边执法安全合作。1月19日,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将打击跨境电信诈骗列为核心议题,并同意就打击电信诈骗“与中国密切合作”。舆论对此予以高度评价,将其视为中国和东盟在应对电信诈骗犯罪合作方面的关键成果。 笔者认为,除继续深化联合跨境执法外,中国与东盟应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第一,完善立体化的协作机制。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加强信息共享与情报交流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犯罪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传递,共同对有关犯罪趋势进行分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与专门沟通渠道,鼓励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建立反诈中心等专设联络点;建立并加强边境管理机构的合作与协调机制,设立联合边境检查站,加强边境联合巡逻;建立执法能力与经验交流机制,定期举办执法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分享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第二,创新技术治理手段,例如推广已在中国成熟应用的反诈APP,用新技术赋能联合执法,共同提升执法水平。第三,构建反电诈全域全民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打击电信诈骗、反电信诈骗宣传机制,共同发布执法合作成果,让域内各国民众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针对此类犯罪的防范措施,提升公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此外,中国和东盟还需注重在联合国等多边国际合作框架下的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制定与建设打击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人口贩运等跨境犯罪有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标准,共同摧毁支持电信诈骗与网络赌博存在的生态系统。(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 17392090222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39209022210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不久前中国演员王某在泰国遭遇电信诈骗一事,使得电信诈骗犯罪问题再度成为东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2月8日,中泰两国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强调在双边、澜湄合作等地区合作机制下,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强打击人口贩运、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犯罪。双方将进一步讨论尽早确立适当协调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赌电诈。 作为顽瘴痼疾,电信诈骗的存在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打击电诈犯罪也因此成为中国同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双边乃至多边跨境合作的重点议题。如今,打击、遏制此类犯罪问题,已经上升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意愿,成为中国—东盟多边对话中的焦点性问题。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电信诈骗不是一个新问题,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东南亚区域的一大公害,电信诈骗犯罪本身并非单纯只有电信网络诈骗,更涉及跨境赌博犯罪网络,还衍生出洗钱、贪污、毒品贩运、人口贩运等上下游犯罪。相关犯罪活动不仅会对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内国家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社会稳定及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打击了外国游客的旅游信心,进而对这些国家的旅游业造成重创。泰国《曼谷邮报》2025年1月底援引泰国旅行社协会的预测称,受旅游安全信心下降的影响,在春节假期期间到访泰国的中国游客人数或下降10%至20%,导致泰国旅游业在春节期间面临高达50亿泰铢(约合1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与地区国家间的执法合作,对电信诈骗进行全链条打击、围剿。自2018年以来,中国与柬埔寨为严厉打击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建立了跨境联合执法机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为区域内联合打击跨境犯罪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自2023年7月中国与缅甸建立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以来,两国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并于2024年铲除缅北地区的规模化电信诈骗窝点,摧毁缅北“四大家族”犯罪集团。 如今,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识。继2024年10月中国和东盟在老挝万象发表《中国—东盟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的联合声明》后,2025年1月16日,中国外长王毅在会见东盟国家驻华使节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针对电信诈骗与网络赌博加强双多边执法安全合作。1月19日,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将打击跨境电信诈骗列为核心议题,并同意就打击电信诈骗“与中国密切合作”。舆论对此予以高度评价,将其视为中国和东盟在应对电信诈骗犯罪合作方面的关键成果。 笔者认为,除继续深化联合跨境执法外,中国与东盟应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第一,完善立体化的协作机制。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加强信息共享与情报交流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犯罪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传递,共同对有关犯罪趋势进行分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与专门沟通渠道,鼓励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建立反诈中心等专设联络点;建立并加强边境管理机构的合作与协调机制,设立联合边境检查站,加强边境联合巡逻;建立执法能力与经验交流机制,定期举办执法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分享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第二,创新技术治理手段,例如推广已在中国成熟应用的反诈APP,用新技术赋能联合执法,共同提升执法水平。第三,构建反电诈全域全民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打击电信诈骗、反电信诈骗宣传机制,共同发布执法合作成果,让域内各国民众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针对此类犯罪的防范措施,提升公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此外,中国和东盟还需注重在联合国等多边国际合作框架下的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制定与建设打击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人口贩运等跨境犯罪有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标准,共同摧毁支持电信诈骗与网络赌博存在的生态系统。(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