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YX9AF9drb作者:许维鸿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许维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民营经济大有可为/e3pmub6h5/e3pr9baf6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无论是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还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中国民营经济可以发挥的作用都是巨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2025年2月17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会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已成为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投资者都在关注,哪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民营企业家受邀参会?其体现的中国经济发展逻辑是什么?2025年投资中国、投资中国民营经济的指导性意义又是什么? 敏锐的国内外媒体首先集体聚焦座谈会上的华为、小米、Deepseek等几代中国科创型企业带头人。这显然体现了座谈会的一大要旨,那就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党和国家对此非常认同且全力支持。这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即通过发明成果转化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这一新发展模式。 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的民间财富愈发雄厚,加上中华文明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并不缺乏领先世界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优秀的高科技人才,我们所需要的是企业家将科技和资金链接起来,不断形成高科技、新发明为基础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老百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对于当下的中国年轻人,职业生涯的一个主要机遇就是要在“科技+产业+金融”的模式中求发展,励志成为科技发明人、企业管理家、金融投资家,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 从大宏观周期角度,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是基于中国经济已经初步完成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不少中青年创业者面临战略规划的迫切需求。民营经济创造了中国的主要就业、巨量税收,事关民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总盘子举足轻重。鼓励民营经济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科技+产业+金融”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成为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如果仔细研究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企业的“80后”、甚至“90后”科创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更具独立意识、更带有互联网时代印记的新一代创业者,更加懂得如何组织年轻科学研究团队、如何借力国内外资本、如何获得地方政府的有效支持。这和华为、小米等企业的创业路径有着明显区别,新一代兼具中华文明底蕴和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必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优秀代表,也是投资者寻找深具潜力企业的重要指标。 另外,值得投资者格外注意的是,除了AI、机器人、新能源等国际前沿硬科技领域的企业家,17日座谈会上还有牧原股份、新希望为代表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人受邀,这彰显了民营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巩固脱贫成果,坚定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缩小中西部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国家战略。科技含量高的设施型农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重资本产业,民营企业家做大做强需要魄力、更需要情怀。只有农业企业更广泛地实践新发明、新科技,才能提高中国乡村土地的资本密度、提升单位土地产值,进而带动中国的资本和人才从东南沿海大城市走向广大农村、走向县域经济,实现中国生产要素更加合理的地理分布。 这种“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发展周期,将带来“下沉经济”的新市场增长需求,县域经济为代表的巨大蓝海市场也给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新机遇。《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爆火,其中三线城市“家庭观影”订单占比达71%,远远高出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也高达58%,历史性地超过了一二线城市,这体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结构的跨时代变化。其实,餐饮等新消费的连锁品牌在县域市场的“首发经济挑战赛”,早就吹响了北上广深商业模式下沉开拓的号角,敢于在县乡基层“第一个吃螃蟹”、将大城市走得通的技术和商品带到乡村,需要民营经济创业者的魄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作者是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173998669559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39986695599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无论是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还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中国民营经济可以发挥的作用都是巨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2025年2月17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会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已成为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投资者都在关注,哪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民营企业家受邀参会?其体现的中国经济发展逻辑是什么?2025年投资中国、投资中国民营经济的指导性意义又是什么? 敏锐的国内外媒体首先集体聚焦座谈会上的华为、小米、Deepseek等几代中国科创型企业带头人。这显然体现了座谈会的一大要旨,那就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党和国家对此非常认同且全力支持。这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即通过发明成果转化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这一新发展模式。 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的民间财富愈发雄厚,加上中华文明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并不缺乏领先世界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优秀的高科技人才,我们所需要的是企业家将科技和资金链接起来,不断形成高科技、新发明为基础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老百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对于当下的中国年轻人,职业生涯的一个主要机遇就是要在“科技+产业+金融”的模式中求发展,励志成为科技发明人、企业管理家、金融投资家,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 从大宏观周期角度,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是基于中国经济已经初步完成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不少中青年创业者面临战略规划的迫切需求。民营经济创造了中国的主要就业、巨量税收,事关民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总盘子举足轻重。鼓励民营经济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科技+产业+金融”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成为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如果仔细研究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企业的“80后”、甚至“90后”科创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更具独立意识、更带有互联网时代印记的新一代创业者,更加懂得如何组织年轻科学研究团队、如何借力国内外资本、如何获得地方政府的有效支持。这和华为、小米等企业的创业路径有着明显区别,新一代兼具中华文明底蕴和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必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优秀代表,也是投资者寻找深具潜力企业的重要指标。 另外,值得投资者格外注意的是,除了AI、机器人、新能源等国际前沿硬科技领域的企业家,17日座谈会上还有牧原股份、新希望为代表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人受邀,这彰显了民营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巩固脱贫成果,坚定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缩小中西部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国家战略。科技含量高的设施型农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重资本产业,民营企业家做大做强需要魄力、更需要情怀。只有农业企业更广泛地实践新发明、新科技,才能提高中国乡村土地的资本密度、提升单位土地产值,进而带动中国的资本和人才从东南沿海大城市走向广大农村、走向县域经济,实现中国生产要素更加合理的地理分布。 这种“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发展周期,将带来“下沉经济”的新市场增长需求,县域经济为代表的巨大蓝海市场也给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新机遇。《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爆火,其中三线城市“家庭观影”订单占比达71%,远远高出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也高达58%,历史性地超过了一二线城市,这体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结构的跨时代变化。其实,餐饮等新消费的连锁品牌在县域市场的“首发经济挑战赛”,早就吹响了北上广深商业模式下沉开拓的号角,敢于在县乡基层“第一个吃螃蟹”、将大城市走得通的技术和商品带到乡村,需要民营经济创业者的魄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作者是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