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Akz8OSH0s作者:欧实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欧实:推进对华合作考验欧方诚意与决心/e3pmub6h5/e3pr9baf6过去一周多时间,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法国外长巴罗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接连访问中国。据外媒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还将于4月上旬实现其任期内第三次访华。来访的欧方官员发出对华合作的一致信号,认为中方是重要伙伴,愿意通过对话超越差异和分歧,携手应对挑战,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国际格局的迅速深刻演变,特别是来自华盛顿的强烈冲击,似乎正在推动欧方集体展开“对华外交攻势”。“特朗普2.0”时代开启后,从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对欧洲价值观的无情批判,到美国与俄罗斯越过欧洲直接就俄乌冲突问题展开谈判,从美方一再威胁撤出对欧洲安全保障,再到对欧洲无差别征收汽车关税,无一不在颠覆欧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相比之下,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对欧盟“抱有信心”的表态显得弥足珍贵。 实际上,欧洲各界有识之士早已发出相关呼吁,并先行一步。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欧洲企业代表阵容强大,约占总参会人数的40%,显示欧洲商界对继续投资中国的热情,他们看重中国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尤其是政策的确定性延续性。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场的40多名各国代表中有多达15家欧洲企业代表,他们的感受无疑是最真切的。香港《南华早报》发表评论称,欧洲的CEO们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布鲁塞尔应倾听他们的心声。 欧洲对华态度作出务实转变并非易事,内部还有不少人笃信跨大西洋联盟不致彻底崩坏,将中国作为伙伴似乎不符合“政治正确”。有人认为改善对华关系的想法是“简单化”思维,并重提欧盟对华“去风险”政策。有媒体披露,德国即将组建的新联合政府在协议中,依然将中国列为“制度性对手”。但欧洲学者日前透露的一则信息反映了残酷的事实——谢夫乔维奇委员在访华前受到美国商务部长紧急召唤赴美,欧方满怀期待,却在飞机落地华盛顿后即被告知,特朗普总统已经下令在关税正式生效前“根本没得谈”。欧洲应该更具长远战略眼光。中国不是欧盟向美国输诚的“投名状”,也不是欧盟自抬身价的垫脚石。发展对华关系不应是权宜之计,更不应成为对美政策工具。中欧合作体量大、领域宽、韧性强、潜力足,不仅是双方人民福祉的来源,也是当今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之锚,这是中欧关系具有独立价值的原因。中方发展中欧关系向来是真诚的,从没有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女士所担心的,对欧美贸易战“看笑话”。在《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之际,中法两国签署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各方期待中欧在全球治理领域共同展现大国担当、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欧方维护自身利益的紧迫感则是显而易见的。法国外长赶在美国更大规模关税生效前访华,为法国酒类生产商提供了宝贵“喘息”机会。这再次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欧合作、妥善解决分歧的诚意。但据参与上周中欧会谈的知情人士透露,欧方“拉单子”“高要价”的情况普遍存在,专注解决己方利益关切,却对中方合理要求照顾不足。中欧关系能否取得更大发展,取决于双方能否相向而行。“公平竞争”与“对等开放”,同样是中方的关切。欧方能否妥善解决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等突出问题,将是对欧方诚意与决心的考验。(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174396621500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396621500212[]{"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过去一周多时间,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法国外长巴罗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接连访问中国。据外媒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还将于4月上旬实现其任期内第三次访华。来访的欧方官员发出对华合作的一致信号,认为中方是重要伙伴,愿意通过对话超越差异和分歧,携手应对挑战,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国际格局的迅速深刻演变,特别是来自华盛顿的强烈冲击,似乎正在推动欧方集体展开“对华外交攻势”。“特朗普2.0”时代开启后,从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对欧洲价值观的无情批判,到美国与俄罗斯越过欧洲直接就俄乌冲突问题展开谈判,从美方一再威胁撤出对欧洲安全保障,再到对欧洲无差别征收汽车关税,无一不在颠覆欧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相比之下,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对欧盟“抱有信心”的表态显得弥足珍贵。 实际上,欧洲各界有识之士早已发出相关呼吁,并先行一步。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欧洲企业代表阵容强大,约占总参会人数的40%,显示欧洲商界对继续投资中国的热情,他们看重中国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尤其是政策的确定性延续性。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场的40多名各国代表中有多达15家欧洲企业代表,他们的感受无疑是最真切的。香港《南华早报》发表评论称,欧洲的CEO们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布鲁塞尔应倾听他们的心声。 欧洲对华态度作出务实转变并非易事,内部还有不少人笃信跨大西洋联盟不致彻底崩坏,将中国作为伙伴似乎不符合“政治正确”。有人认为改善对华关系的想法是“简单化”思维,并重提欧盟对华“去风险”政策。有媒体披露,德国即将组建的新联合政府在协议中,依然将中国列为“制度性对手”。但欧洲学者日前透露的一则信息反映了残酷的事实——谢夫乔维奇委员在访华前受到美国商务部长紧急召唤赴美,欧方满怀期待,却在飞机落地华盛顿后即被告知,特朗普总统已经下令在关税正式生效前“根本没得谈”。欧洲应该更具长远战略眼光。中国不是欧盟向美国输诚的“投名状”,也不是欧盟自抬身价的垫脚石。发展对华关系不应是权宜之计,更不应成为对美政策工具。中欧合作体量大、领域宽、韧性强、潜力足,不仅是双方人民福祉的来源,也是当今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之锚,这是中欧关系具有独立价值的原因。中方发展中欧关系向来是真诚的,从没有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女士所担心的,对欧美贸易战“看笑话”。在《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之际,中法两国签署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各方期待中欧在全球治理领域共同展现大国担当、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欧方维护自身利益的紧迫感则是显而易见的。法国外长赶在美国更大规模关税生效前访华,为法国酒类生产商提供了宝贵“喘息”机会。这再次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欧合作、妥善解决分歧的诚意。但据参与上周中欧会谈的知情人士透露,欧方“拉单子”“高要价”的情况普遍存在,专注解决己方利益关切,却对中方合理要求照顾不足。中欧关系能否取得更大发展,取决于双方能否相向而行。“公平竞争”与“对等开放”,同样是中方的关切。欧方能否妥善解决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等突出问题,将是对欧方诚意与决心的考验。(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