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E3xvxE5r1作者:范鸿达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范鸿达:美伊周六会谈,一次微妙的试探?/e3pmub6h5/e3pr9baf6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9日出席国家核技术日活动时表示,伊朗将在有尊严和有必要保证的情况下与美国进行“间接会谈”。两国高级代表团将于12日在阿曼进行会谈,双方代表团将分别由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率领。阿拉格齐表示,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不重要,关键要看谈判能否取得有效进展。或许在伊朗看来,此次阿曼会谈更像是一个测试。若美方释放出足够积极的信号,双方或许有机会以直接形式举行会谈。 有不少分析称,鉴于“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伊朗极端恶劣的态度,以及伊朗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特朗普2.0”时期的美伊关系或将再度恶化。笔者认为,在当前世界局势和中东地区态势发生剧烈变化的前提下,不管是出于自身应对“大国竞争”的考虑,还是将重塑中东政治格局作为出发点,寻求改善与伊朗的关系或许是美方想要达成的最终目的。 首先,新一届美国政府在整体对外战略上注重“大国竞争”,甚至为此不惜在经贸领域“极限施压”,就像其在当下关税战中表现的那样。美方也在积极调整其在印太方向上的部署,尽可能多地倾注资源、拉拢盟友,以应对这一方向上的“战略挑战”。在当前美国对外精力和能力有限且国内问题仍然很多的情况下,深陷与地区“中等强国”及其盟友的对抗泥潭,显然不是美国新政府想看到的。 其次,在历经一年多的中东军事冲突后,美国有重塑中东政治格局的强烈意愿。美国方面可能已经认识到,无论伊朗发展状况如何,其地区大国的地位不会改变,任何可能的稳定中东政治安排也无法绕开伊朗来实现,因此其势必同伊朗进行接触。此外,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涉及以色列的表态看,以色列在影响美国对伊政策上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加上以色列目前也有改变现有中东政治格局的意愿,美国与伊朗缓和关系的“障碍”暂时被移除。 最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随着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即将到期,伊朗核问题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伊朗核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以色列的安全焦虑无法缓解,还存在引发中东“核竞赛”的可能性。这些后果同样是美国难以承担的。 从伊朗方面看,也有恢复与美国谈判的强烈意愿。第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伊朗国内具备强大的恢复与美谈判的民意基础。来自外部的严厉制裁一直是影响伊朗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伊朗国内改善对美关系、减轻制裁压力,缓解国家发展困难局面的呼声一直存在。不少人认为,不谈判只会延续国家正在遭受的严厉国际制裁,谈判还有可能争取缓和的机会。代表改革派的佩泽希齐扬赢得总统选举,并能够克服国内强硬派的反对重启与美谈判,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声音“占上风”的体现。 第二,近年来伊朗强硬派对外政策和斗争的受挫,使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下滑严重。伊朗国内对与美谈判最不积极、反对态度最为坚定的阵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但其近年来在中东遭遇一系列挫败,多位指挥官阵亡、“抵抗轴心”严重受损,以及未能阻止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被推翻。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掌控伊朗西亚外交资源和具体事务的革命卫队可能在国内受到严重质疑甚至批评,其影响对美政策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即使美伊两国都存在推动谈判重启的现实因素,但是在相互仇视、对抗四十余年后,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的心理隔阂和现实矛盾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重申,如果伊朗不同意停止其核计划,他将使用武力,并表示以色列将在军事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10日称,即将举行的会晤“仅仅是一次会晤,不是谈判”。面对美方的“胡萝卜加大棒”,伊朗方面也释放出了对此次会谈“谨慎乐观”的信号。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和伊朗之间原有的分歧,以及两国国内对双边关系的不同声音仍将存在,此次会谈也不会一帆风顺。然而,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美伊关系已然迎来了一个缓和的时机。注重“交易”的美国政府与赫赫有名的“波斯商人”能否克服两国间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分歧,实现何种程度的“美伊和解”,仍需时间检验。(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7443104259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44310425994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9日出席国家核技术日活动时表示,伊朗将在有尊严和有必要保证的情况下与美国进行“间接会谈”。两国高级代表团将于12日在阿曼进行会谈,双方代表团将分别由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率领。阿拉格齐表示,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不重要,关键要看谈判能否取得有效进展。或许在伊朗看来,此次阿曼会谈更像是一个测试。若美方释放出足够积极的信号,双方或许有机会以直接形式举行会谈。 有不少分析称,鉴于“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伊朗极端恶劣的态度,以及伊朗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特朗普2.0”时期的美伊关系或将再度恶化。笔者认为,在当前世界局势和中东地区态势发生剧烈变化的前提下,不管是出于自身应对“大国竞争”的考虑,还是将重塑中东政治格局作为出发点,寻求改善与伊朗的关系或许是美方想要达成的最终目的。 首先,新一届美国政府在整体对外战略上注重“大国竞争”,甚至为此不惜在经贸领域“极限施压”,就像其在当下关税战中表现的那样。美方也在积极调整其在印太方向上的部署,尽可能多地倾注资源、拉拢盟友,以应对这一方向上的“战略挑战”。在当前美国对外精力和能力有限且国内问题仍然很多的情况下,深陷与地区“中等强国”及其盟友的对抗泥潭,显然不是美国新政府想看到的。 其次,在历经一年多的中东军事冲突后,美国有重塑中东政治格局的强烈意愿。美国方面可能已经认识到,无论伊朗发展状况如何,其地区大国的地位不会改变,任何可能的稳定中东政治安排也无法绕开伊朗来实现,因此其势必同伊朗进行接触。此外,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涉及以色列的表态看,以色列在影响美国对伊政策上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加上以色列目前也有改变现有中东政治格局的意愿,美国与伊朗缓和关系的“障碍”暂时被移除。 最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随着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即将到期,伊朗核问题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伊朗核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以色列的安全焦虑无法缓解,还存在引发中东“核竞赛”的可能性。这些后果同样是美国难以承担的。 从伊朗方面看,也有恢复与美国谈判的强烈意愿。第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伊朗国内具备强大的恢复与美谈判的民意基础。来自外部的严厉制裁一直是影响伊朗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伊朗国内改善对美关系、减轻制裁压力,缓解国家发展困难局面的呼声一直存在。不少人认为,不谈判只会延续国家正在遭受的严厉国际制裁,谈判还有可能争取缓和的机会。代表改革派的佩泽希齐扬赢得总统选举,并能够克服国内强硬派的反对重启与美谈判,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声音“占上风”的体现。 第二,近年来伊朗强硬派对外政策和斗争的受挫,使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下滑严重。伊朗国内对与美谈判最不积极、反对态度最为坚定的阵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但其近年来在中东遭遇一系列挫败,多位指挥官阵亡、“抵抗轴心”严重受损,以及未能阻止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被推翻。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掌控伊朗西亚外交资源和具体事务的革命卫队可能在国内受到严重质疑甚至批评,其影响对美政策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即使美伊两国都存在推动谈判重启的现实因素,但是在相互仇视、对抗四十余年后,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的心理隔阂和现实矛盾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重申,如果伊朗不同意停止其核计划,他将使用武力,并表示以色列将在军事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10日称,即将举行的会晤“仅仅是一次会晤,不是谈判”。面对美方的“胡萝卜加大棒”,伊朗方面也释放出了对此次会谈“谨慎乐观”的信号。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和伊朗之间原有的分歧,以及两国国内对双边关系的不同声音仍将存在,此次会谈也不会一帆风顺。然而,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美伊关系已然迎来了一个缓和的时机。注重“交易”的美国政府与赫赫有名的“波斯商人”能否克服两国间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分歧,实现何种程度的“美伊和解”,仍需时间检验。(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