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MMfNpFIt8作者:张宝鑫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张宝鑫:商飞出海东南亚迎来历史性窗口/e3pmub6h5/e3pr9baf6近日,中国分别与越南和马来西亚发表联合声明,均提到“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其中,在和越南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支持在中国商用飞机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和马来西亚的联合声明中则表示,双方将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助力各自产业升级和能源转型。中国商飞进军东南亚市场得到积极响应的背后,是中国各领域制造业发展与东南亚航运需求增长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东南亚航空市场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也暴露了不少的结构性矛盾。波音公司在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预测》中表示,未来20年东南亚地区航空客运总量将以年均7.2%的速度增长,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货运量增速亦达4%。这一增长主要由经济扩张、消费需求提升及旅游业复苏驱动。以越南和马来西亚为例,越南2024年航空客运量预计将达到7830万人次,同比增长7.7%,不少热门航线运力紧张。越南航空管理局预测,未来几年,越南航空客运量将保持年均7.5%至8.5%的增长。马来西亚2024年航空客运量也同比增长14.3%,达到9710万人次。然而,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增长瓶颈逐步显露,也成为东南亚市场必须直面的问题。 首先是波音、空客供应链危机加剧运力短缺。波音737 MAX因制造缺陷延迟交付(马来西亚2024年仅接收4架737-8),空客A321neo因发动机故障停飞(越南26架停飞至2026年),导致两国新机交付周期被延长到了2030年后。其次,当地基础设施老化、更新速度赶不上客流量的快速增长。越南三大国际机场之一的内排国际机场早在2019年就已超载,如今扩建工程虽动工,但按计划要到2030年才能满足6000万人次的吞吐量需求。而马来西亚则制订了“机场4.0”战略,通过一系列自动化、网络信号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改扩建,提升机场运营效率、缓解客流量问题。目前该战略已初见成效,但距离行李处理自动化、机场服务智能化等中长期目标还需要3至5年。 对于这些结构性问题,中国是最佳的“解题方案”。以C909(ARJ21)而言,C909已成功打入印尼、老挝市场,越南租赁的机型也即将交付,可覆盖该国国内及中短程国际航线(如河内—胡志明市、河内—广州)。而就C919来说,C919采购成本不仅比空客A320neo低15%到20%,且中国商飞能承诺快速交付,计划2026年就能进入东南亚市场。如今,越南已通过第89号议定承认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认证;马来西亚马航集团也在评估引入C919等机型。再加上中国此前已与新加坡、印尼等国签署适航互认协议,若C919能顺利通过欧洲适航审定,将进一步增强东南亚国家信任。 此外,C919的维护成本较西方机型低30%,结合中国提供的融资租赁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东南亚航司优化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国商飞还在柬埔寨暹粒吴哥机场设立了培训基地,未来或将与越南、马来西亚合作建立维修中心,带动本地航空服务业快速发展。 客观来说,尽管C919目前表现稳定,且已获得27国适航协议,但在长期运营记录方面相比波音、空客确实有一定劣势,东南亚航司可能仍会优先选择成熟机型应对高客流压力。同时,中国商飞也需要对外部国家可能阻挠C919获取欧美认证、影响部分国家采购决策等手段有所防范,拿出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如根据越南国内廉航占比高(越捷航空占60%份额)的特点,C919需证明其在低成本运营模式下的经济性;针对马来西亚希望平衡区域航线与远程国际航线的战略需求,C929宽体机的研发进度将成关键。 若C919成功进入越南和马来西亚市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印尼、泰国等其他国家可能选择跟进适航认证,推动东南亚航空市场多元化,打破波音—空客的双寡头格局。而中国商飞可通过东南亚经验优化全球售后网络,为C929进军远程航线奠定基础。 如今,中国商飞正迎来出海东南亚的历史性窗口。在产能和价格优势外,双方仍需通过技术验证、航空服务生态建设与产业链整合构建可持续竞争力。长远来看,C919有望重塑区域航空格局,成为东南亚航空市场的“第三极”,同时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从区域参与者向全球规则制定者转型。(作者是中国航空工业影像中心策划总监)174517473041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5187721599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近日,中国分别与越南和马来西亚发表联合声明,均提到“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其中,在和越南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支持在中国商用飞机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和马来西亚的联合声明中则表示,双方将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助力各自产业升级和能源转型。中国商飞进军东南亚市场得到积极响应的背后,是中国各领域制造业发展与东南亚航运需求增长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东南亚航空市场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也暴露了不少的结构性矛盾。波音公司在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预测》中表示,未来20年东南亚地区航空客运总量将以年均7.2%的速度增长,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货运量增速亦达4%。这一增长主要由经济扩张、消费需求提升及旅游业复苏驱动。以越南和马来西亚为例,越南2024年航空客运量预计将达到7830万人次,同比增长7.7%,不少热门航线运力紧张。越南航空管理局预测,未来几年,越南航空客运量将保持年均7.5%至8.5%的增长。马来西亚2024年航空客运量也同比增长14.3%,达到9710万人次。然而,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增长瓶颈逐步显露,也成为东南亚市场必须直面的问题。 首先是波音、空客供应链危机加剧运力短缺。波音737 MAX因制造缺陷延迟交付(马来西亚2024年仅接收4架737-8),空客A321neo因发动机故障停飞(越南26架停飞至2026年),导致两国新机交付周期被延长到了2030年后。其次,当地基础设施老化、更新速度赶不上客流量的快速增长。越南三大国际机场之一的内排国际机场早在2019年就已超载,如今扩建工程虽动工,但按计划要到2030年才能满足6000万人次的吞吐量需求。而马来西亚则制订了“机场4.0”战略,通过一系列自动化、网络信号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改扩建,提升机场运营效率、缓解客流量问题。目前该战略已初见成效,但距离行李处理自动化、机场服务智能化等中长期目标还需要3至5年。 对于这些结构性问题,中国是最佳的“解题方案”。以C909(ARJ21)而言,C909已成功打入印尼、老挝市场,越南租赁的机型也即将交付,可覆盖该国国内及中短程国际航线(如河内—胡志明市、河内—广州)。而就C919来说,C919采购成本不仅比空客A320neo低15%到20%,且中国商飞能承诺快速交付,计划2026年就能进入东南亚市场。如今,越南已通过第89号议定承认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认证;马来西亚马航集团也在评估引入C919等机型。再加上中国此前已与新加坡、印尼等国签署适航互认协议,若C919能顺利通过欧洲适航审定,将进一步增强东南亚国家信任。 此外,C919的维护成本较西方机型低30%,结合中国提供的融资租赁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东南亚航司优化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国商飞还在柬埔寨暹粒吴哥机场设立了培训基地,未来或将与越南、马来西亚合作建立维修中心,带动本地航空服务业快速发展。 客观来说,尽管C919目前表现稳定,且已获得27国适航协议,但在长期运营记录方面相比波音、空客确实有一定劣势,东南亚航司可能仍会优先选择成熟机型应对高客流压力。同时,中国商飞也需要对外部国家可能阻挠C919获取欧美认证、影响部分国家采购决策等手段有所防范,拿出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如根据越南国内廉航占比高(越捷航空占60%份额)的特点,C919需证明其在低成本运营模式下的经济性;针对马来西亚希望平衡区域航线与远程国际航线的战略需求,C929宽体机的研发进度将成关键。 若C919成功进入越南和马来西亚市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印尼、泰国等其他国家可能选择跟进适航认证,推动东南亚航空市场多元化,打破波音—空客的双寡头格局。而中国商飞可通过东南亚经验优化全球售后网络,为C929进军远程航线奠定基础。 如今,中国商飞正迎来出海东南亚的历史性窗口。在产能和价格优势外,双方仍需通过技术验证、航空服务生态建设与产业链整合构建可持续竞争力。长远来看,C919有望重塑区域航空格局,成为东南亚航空市场的“第三极”,同时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从区域参与者向全球规则制定者转型。(作者是中国航空工业影像中心策划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