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NBpIiykWh作者:丁洁opinion.huanqiu.comarticle丁洁:南方国家共探文明交流互鉴新路径/e3pmub6h5/e3pr9baf6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当今时代,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国家有着多元多样的文明,珍视自身文化传统,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压制,没能实现平等对话。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探索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的现实路径。 在推动全球文明对话多边机制建设方面,中国一直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比如,第78届联合国大会去年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国际舆论广泛认为,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正当其时,将在不同文明之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类似倡议和实践表明,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势。 尊重文化差异是文明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基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一种文明,凝聚着一个国家的非凡创造,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就此而言,全球文明倡议反映了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珍视本国本民族文化、实现文明平等对话的愿望和呼声,顺应了团结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其需要多样文明的引领和滋养,需要多元文化的智慧和启迪。要解决地缘政治、贸易争端、生态危机等多种全球性问题,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只有加强世界各国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不断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对话渠道,促进共知共识,加强包容理解,才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在这方面,中国一直努力推动建立有效的机制平台,以使相关倡议速度更快、更加有效地变为实际行动。比如,中国近年来推动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多边合作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以双边关系为纽带,与诸多国家达成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扩大国别示范效应;中国主导发起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治理经验的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举办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等,为南方国家之间加强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再如,在与联合国以及世界众多国家发起的相同主题倡议相互融合中推进相关务实举措落地。目前,全球文明倡议已被写入中国和巴基斯坦、埃及、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十多个国家的双边文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和平与发展议程,不仅要做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者,更要做推动倡议落地的行动派。 百年大变局时代呼唤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多场景的文明交流对话,以此增进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相互理解、团结合作,进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加澎湃的动能。就此而言,当下应该重点关注新媒体以及其他新兴技术手段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作用,用好这些媒介和技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还应加大对“Z世代”等年轻群体的关注,因为今天的“Z世代”就是明天的外交官,增进“Z世代”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解与认同,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无疑将有利于世界未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和平稳定发展。(作者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174526064007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5274390191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当今时代,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国家有着多元多样的文明,珍视自身文化传统,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压制,没能实现平等对话。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探索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的现实路径。 在推动全球文明对话多边机制建设方面,中国一直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比如,第78届联合国大会去年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国际舆论广泛认为,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正当其时,将在不同文明之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类似倡议和实践表明,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势。 尊重文化差异是文明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基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一种文明,凝聚着一个国家的非凡创造,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就此而言,全球文明倡议反映了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珍视本国本民族文化、实现文明平等对话的愿望和呼声,顺应了团结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其需要多样文明的引领和滋养,需要多元文化的智慧和启迪。要解决地缘政治、贸易争端、生态危机等多种全球性问题,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只有加强世界各国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不断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对话渠道,促进共知共识,加强包容理解,才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在这方面,中国一直努力推动建立有效的机制平台,以使相关倡议速度更快、更加有效地变为实际行动。比如,中国近年来推动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多边合作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以双边关系为纽带,与诸多国家达成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扩大国别示范效应;中国主导发起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治理经验的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举办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等,为南方国家之间加强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再如,在与联合国以及世界众多国家发起的相同主题倡议相互融合中推进相关务实举措落地。目前,全球文明倡议已被写入中国和巴基斯坦、埃及、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十多个国家的双边文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和平与发展议程,不仅要做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者,更要做推动倡议落地的行动派。 百年大变局时代呼唤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多场景的文明交流对话,以此增进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相互理解、团结合作,进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加澎湃的动能。就此而言,当下应该重点关注新媒体以及其他新兴技术手段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作用,用好这些媒介和技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还应加大对“Z世代”等年轻群体的关注,因为今天的“Z世代”就是明天的外交官,增进“Z世代”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解与认同,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无疑将有利于世界未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和平稳定发展。(作者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