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RGkP3Y66i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这件事,再次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靠谱”/e3pmub6h5/e3prafm0g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这不禁令人回想到,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2024年底,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再度超越火电。如今,风电与光伏装机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里程碑。人们从中看到,中国瞄准一个事就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确定性,也看到中国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大国担当和责任感。法新社称,风光装机历史性超越火电表明,中国电力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该行业的碳排放距离达到峰值仅一步之遥”。在这背后是中国能源转型十几年以来一直以加速度领跑。法新社注意到,中国提前六年实现了2030年新增1200吉瓦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去年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是美国的10倍。而正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有欧洲媒体称电动车电池的续航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了,人们关注的,是自动驾驶何时能够成为现实。外界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关注,已从“是否能做到”转向了“何时最终完成”。中国绿色发展是与全球创新链协同、与各国需求对接的开放体系,中国的“绿色梦想”始终承载着世界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景。在非洲,中国近年实施的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已达数百个,从肯尼亚的加里萨光伏电站到南非的德阿风电项目,当地人表示“是中国朋友将光明与希望带到了我们这片土地”。在多个小岛屿国家,中国援助的太阳能电源系统让偏远山村第一次拥有了电灯。中国不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下助力绿色发展,还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等,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网站的一篇署名文章称,与中国合作是获得世界领先技术、规模和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澳大利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从“一煤独大”到“风光领跑”,从被动跟随到主动破局,中国以系统性创新和战略定力,为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程注入绿色动能。当一些国家陷入环保与增长的零和博弈或转型进程受利益集团阻滞时,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以“普惠式转型”证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精英主义的环保运动,而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成果。这也让人们看到,大国担当不是空谈口号,而在于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发展机遇不依赖地缘博弈,而源于开放包容的合作生态。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屡屡“打折”,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受制于技术与资金瓶颈。还有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反复“退群”拖累全球气候治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展现出举世瞩目的行动力,持续、稳定地给世界带去“好消息”,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行动和成就对冲种种不确定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3日称中国气候方案对全球气候行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方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如果要说中国能源转型给世界什么启示的话,政策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是中国新能源成果“井喷”的决定性因素。也正是因为中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有了如今新能源技术、产业链、装机量和相关投资等领域的成就,这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底气和自信所在。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指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对于站在能源革命与气候治理十字路口的世界而言,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绿色经济的超级市场,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未来。我们欢迎更多国家与企业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共同书写全球绿色繁荣的新篇章。174568535440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4568535440512[]{"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这不禁令人回想到,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2024年底,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再度超越火电。如今,风电与光伏装机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里程碑。人们从中看到,中国瞄准一个事就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确定性,也看到中国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大国担当和责任感。法新社称,风光装机历史性超越火电表明,中国电力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该行业的碳排放距离达到峰值仅一步之遥”。在这背后是中国能源转型十几年以来一直以加速度领跑。法新社注意到,中国提前六年实现了2030年新增1200吉瓦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去年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是美国的10倍。而正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有欧洲媒体称电动车电池的续航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了,人们关注的,是自动驾驶何时能够成为现实。外界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关注,已从“是否能做到”转向了“何时最终完成”。中国绿色发展是与全球创新链协同、与各国需求对接的开放体系,中国的“绿色梦想”始终承载着世界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景。在非洲,中国近年实施的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已达数百个,从肯尼亚的加里萨光伏电站到南非的德阿风电项目,当地人表示“是中国朋友将光明与希望带到了我们这片土地”。在多个小岛屿国家,中国援助的太阳能电源系统让偏远山村第一次拥有了电灯。中国不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下助力绿色发展,还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等,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网站的一篇署名文章称,与中国合作是获得世界领先技术、规模和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澳大利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从“一煤独大”到“风光领跑”,从被动跟随到主动破局,中国以系统性创新和战略定力,为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程注入绿色动能。当一些国家陷入环保与增长的零和博弈或转型进程受利益集团阻滞时,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以“普惠式转型”证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精英主义的环保运动,而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成果。这也让人们看到,大国担当不是空谈口号,而在于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发展机遇不依赖地缘博弈,而源于开放包容的合作生态。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屡屡“打折”,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受制于技术与资金瓶颈。还有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反复“退群”拖累全球气候治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展现出举世瞩目的行动力,持续、稳定地给世界带去“好消息”,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行动和成就对冲种种不确定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3日称中国气候方案对全球气候行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方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如果要说中国能源转型给世界什么启示的话,政策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是中国新能源成果“井喷”的决定性因素。也正是因为中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有了如今新能源技术、产业链、装机量和相关投资等领域的成就,这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底气和自信所在。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指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对于站在能源革命与气候治理十字路口的世界而言,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绿色经济的超级市场,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未来。我们欢迎更多国家与企业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共同书写全球绿色繁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