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aYl3fez2h作者:蔡红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蔡红:AI助游,解锁智能旅游新场景/e3pmub6h5/e3pr9baf6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呈繁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在旅游市场火爆的背后,文旅产业正呈现出在AI赋能下,实现游客深度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全面升级的新趋势。 首先,AI技术重构了旅游服务的价值体系。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利用AI规划行程的游客量在显著上升。例如某旅行平台的旅游智能体“程心AI”,能够帮助用户更顺畅地完成从行程规划到产品预订的全流程,实现从“AI推荐”到“AI决策执行+预订执行”的闭环。在笔者提出“请规划从北京出发,到安徽滁州3晚4天的研学旅游行程”需求后,AI智能体在60秒内便生成了详细的“滁州+凤阳文化研学四日行”行程单,2分钟内输出了一份行程手绘图,其中包括实地考察并解析欧阳修和《醉翁亭记》创作场景、唐宋摩崖石刻群书法等研学亮点,基本符合目前景区所提供的研学产品内容。同时,外文版也呈现出较好的专业度和精准度。再如江苏苏州在“五一”期间以全域“AI避高峰”帮助游客优化行程,黄山景区的AI伴游服务“黄小松”可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即时景点讲解、美食推荐,甚至可以推荐拍照打卡姿势,小岗村利用“小岗超脑”智慧平台实现了旅游服务、产业监测、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升级。可以说,借助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算法,AI技术重塑了文旅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 其次,AI成为游客强烈追求个性化与深度体验的绝佳驱动。今年“五一”,避开旅游热点景区和度假区的“反向旅游”成为热词。不少人运用AI技术,结合个人偏好就近选择一些小众城市或县域旅游景区、旅游古镇,生成个性化旅行路线,让追求生活的松弛感、舒适性成为一种时尚,“冷门游”“错峰游”线路成为出游经验丰富的游客的选择。 最后,在自主生成行程、“我的行程我设计”之外,“游客+AI”也驱动了旅游产品的价值共创。除了利用“程心AI”等平台及各地文旅部门开发的旅游大模型外,有些具有技术背景和探索精神的资深旅游者已经开始利用COZE等AI应用开发平台,搭建制作自有旅游规划智能体,进行个性化的旅游线路设计和场景营造。在自用之外,还将这些自创旅游规划智能体明码标价,实现价值回报。 虽然应用十分多元,但现阶段的“AI助游”仍有改进的空间。第一,隐私安全和伦理问题。企业开发的AI旅游规划师智能体需要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消费偏好、旅游花费等敏感信息,在防泄露、防滥用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第二,AI旅游智能体的不断更新、迭代,对于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均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旅行社、景区、酒店和民宿等对于员工在AI技术应用的培训也需要与时俱进。第三,专业与大众化AI助游版本需要进行区分。AI提供更多的是基础性的旅游规划,缺少对非首次到访或有特殊需求的游客的针对性,因此可考虑做好版本区分。专业版可以针对时间成本高敏感度的高端旅游市场用户、商务用户,以及银发群体等对数字技术不够敏感的客群进行定制化设计。这就要求供给方储备更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在个性化推荐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方面予以支持。第四,旅游是以服务为基础的产业。诸如高星级酒店的传统金钥匙服务,在当前AI智能体应用的背景之下,虽然其存在价值也受到业界一定的质疑,但在实践中,类金钥匙服务在危机处理、服务边界拓展、情感互动中所呈现出的专业度、经验度和温情度,是AI助游无法替代的。因此,可以将专业的旅游规划师、酒店金钥匙和资深旅游达人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更加符合多元化旅游需求的产品形态。(作者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旅游学会监事长)174665261241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6656926185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呈繁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在旅游市场火爆的背后,文旅产业正呈现出在AI赋能下,实现游客深度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全面升级的新趋势。 首先,AI技术重构了旅游服务的价值体系。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利用AI规划行程的游客量在显著上升。例如某旅行平台的旅游智能体“程心AI”,能够帮助用户更顺畅地完成从行程规划到产品预订的全流程,实现从“AI推荐”到“AI决策执行+预订执行”的闭环。在笔者提出“请规划从北京出发,到安徽滁州3晚4天的研学旅游行程”需求后,AI智能体在60秒内便生成了详细的“滁州+凤阳文化研学四日行”行程单,2分钟内输出了一份行程手绘图,其中包括实地考察并解析欧阳修和《醉翁亭记》创作场景、唐宋摩崖石刻群书法等研学亮点,基本符合目前景区所提供的研学产品内容。同时,外文版也呈现出较好的专业度和精准度。再如江苏苏州在“五一”期间以全域“AI避高峰”帮助游客优化行程,黄山景区的AI伴游服务“黄小松”可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即时景点讲解、美食推荐,甚至可以推荐拍照打卡姿势,小岗村利用“小岗超脑”智慧平台实现了旅游服务、产业监测、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升级。可以说,借助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算法,AI技术重塑了文旅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 其次,AI成为游客强烈追求个性化与深度体验的绝佳驱动。今年“五一”,避开旅游热点景区和度假区的“反向旅游”成为热词。不少人运用AI技术,结合个人偏好就近选择一些小众城市或县域旅游景区、旅游古镇,生成个性化旅行路线,让追求生活的松弛感、舒适性成为一种时尚,“冷门游”“错峰游”线路成为出游经验丰富的游客的选择。 最后,在自主生成行程、“我的行程我设计”之外,“游客+AI”也驱动了旅游产品的价值共创。除了利用“程心AI”等平台及各地文旅部门开发的旅游大模型外,有些具有技术背景和探索精神的资深旅游者已经开始利用COZE等AI应用开发平台,搭建制作自有旅游规划智能体,进行个性化的旅游线路设计和场景营造。在自用之外,还将这些自创旅游规划智能体明码标价,实现价值回报。 虽然应用十分多元,但现阶段的“AI助游”仍有改进的空间。第一,隐私安全和伦理问题。企业开发的AI旅游规划师智能体需要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消费偏好、旅游花费等敏感信息,在防泄露、防滥用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第二,AI旅游智能体的不断更新、迭代,对于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均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旅行社、景区、酒店和民宿等对于员工在AI技术应用的培训也需要与时俱进。第三,专业与大众化AI助游版本需要进行区分。AI提供更多的是基础性的旅游规划,缺少对非首次到访或有特殊需求的游客的针对性,因此可考虑做好版本区分。专业版可以针对时间成本高敏感度的高端旅游市场用户、商务用户,以及银发群体等对数字技术不够敏感的客群进行定制化设计。这就要求供给方储备更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在个性化推荐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方面予以支持。第四,旅游是以服务为基础的产业。诸如高星级酒店的传统金钥匙服务,在当前AI智能体应用的背景之下,虽然其存在价值也受到业界一定的质疑,但在实践中,类金钥匙服务在危机处理、服务边界拓展、情感互动中所呈现出的专业度、经验度和温情度,是AI助游无法替代的。因此,可以将专业的旅游规划师、酒店金钥匙和资深旅游达人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更加符合多元化旅游需求的产品形态。(作者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旅游学会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