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c5MQ9BmUq作者:董一凡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董一凡:西葡大停电凸显能源安全多维属性/e3pmub6h5/e3pr9baf6西班牙电网日前出现故障,电力供应在5秒内骤降15吉瓦,电力缺口短时间内剧增,导致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出现大面积停电,波及超5000万民众,引发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人员伤亡等紧急状况,甚至可能使西班牙2025年的GDP增长率下跌0.1—0.2个百分点。此次欧洲近年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是对欧洲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冲击,暴露出欧洲各国电网的脆弱性,以及欧盟在能源政策和发展上存在的短板,更凸显出统筹应对能源安全多个维度问题的重要性。 欧洲一直以来对能源安全充满焦虑,长期将对能源安全关注的重心放在与地缘政治相关的能源供应问题上,并将其作为推进能源效率提升、推动能源转型等政策的重要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开始以“与俄罗斯彻底脱钩”为目标制定其能源政策,并以此为锚点推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绿色能源、节能减排、共同储备计划等多种举措。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极限压缩后,欧盟方面将其视作提升能源安全最重要成绩,欧盟委员会还在此基础上提出“逐步退出俄罗斯能源进口”的计划。然而,在地理上远离俄罗斯、在能源供给方面不依赖俄罗斯的伊比利亚半岛发生的大停电,说明欧盟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需要做的,远不止降低对所谓“不可靠”国家的能源依赖。 一般来讲,能源安全是指在不危及一国主要价值和目标的前提下,确保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充足、可靠的能源供给。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保证进口能源供应稳定的同时,还需要整个能源系统和供应体系正常、合理运转。欧盟及其成员国在能源政策上对一些结构性风险的忽视,是此次能源危机背后的重要教训。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更为稳固的“基本盘”作为支撑。近年来,欧盟的能源转型被认为十分激进。2023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整体能源消费和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24.5%和47%,西班牙更是成为欧盟内部该领域的“领头羊”,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50%,甚至在不久前实现了全天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然而,可再生能源也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点也因其占比提升被急剧放大,因天气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力缺口或电力设施超负荷运转的问题更为突出。西班牙环境大臣里维拉虽不同意将停电作为反对可再生能源的借口,但也承认可再生能源需要更多的电网建设、储能配套以及跨国互联合作来加以支持,单独推进、缺乏配套设施的绿色能源转型风险极大。在加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避免在能源转型中“步子迈得太大”,改善传统能源发电设施供给能力下滑的困境,也将是欧盟各成员国面临的“大问题”。 其次,增强能源基础设施运转的可靠性迫在眉睫。欧洲将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视作“关键基础设施”,但常侧重于从网络安全、防范外资控制等方面“提升其运营安全性”,而没有解决欧洲电力设施的老化问题。欧洲电力设施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早,许多设施未能及时得到翻新和更换。例如,70%的西班牙高压输电电路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半以上的输电线路也已经使用超40年。老化线路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已然跟不上因居民用电增长和数字产业发展所带来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的提高。而欧盟近年来的能源政策更多顾及的是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和提升各国电网联通性,对原有电力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升级等却很少涉及。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停电将会引发欧洲乃至全球对于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路径的深刻反思。从多维视角考虑能源安全措施、制定能源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此次事件带来的最大启示。西班牙政府已宣布将汲取教训,修订本国能源安全战略,其他欧盟成员国也将重新审视其能源安全方面的短板。将预防风险的视角投向“减少依赖”以外的更广泛领域,同时从系统稳定性的层面考量核电、传统能源等“不环保能源”应有的地位和角色,或将成为欧盟各成员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在制定能源政策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174681147258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6830404700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西班牙电网日前出现故障,电力供应在5秒内骤降15吉瓦,电力缺口短时间内剧增,导致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出现大面积停电,波及超5000万民众,引发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人员伤亡等紧急状况,甚至可能使西班牙2025年的GDP增长率下跌0.1—0.2个百分点。此次欧洲近年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是对欧洲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冲击,暴露出欧洲各国电网的脆弱性,以及欧盟在能源政策和发展上存在的短板,更凸显出统筹应对能源安全多个维度问题的重要性。 欧洲一直以来对能源安全充满焦虑,长期将对能源安全关注的重心放在与地缘政治相关的能源供应问题上,并将其作为推进能源效率提升、推动能源转型等政策的重要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开始以“与俄罗斯彻底脱钩”为目标制定其能源政策,并以此为锚点推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绿色能源、节能减排、共同储备计划等多种举措。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极限压缩后,欧盟方面将其视作提升能源安全最重要成绩,欧盟委员会还在此基础上提出“逐步退出俄罗斯能源进口”的计划。然而,在地理上远离俄罗斯、在能源供给方面不依赖俄罗斯的伊比利亚半岛发生的大停电,说明欧盟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需要做的,远不止降低对所谓“不可靠”国家的能源依赖。 一般来讲,能源安全是指在不危及一国主要价值和目标的前提下,确保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充足、可靠的能源供给。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保证进口能源供应稳定的同时,还需要整个能源系统和供应体系正常、合理运转。欧盟及其成员国在能源政策上对一些结构性风险的忽视,是此次能源危机背后的重要教训。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更为稳固的“基本盘”作为支撑。近年来,欧盟的能源转型被认为十分激进。2023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整体能源消费和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24.5%和47%,西班牙更是成为欧盟内部该领域的“领头羊”,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50%,甚至在不久前实现了全天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然而,可再生能源也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点也因其占比提升被急剧放大,因天气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力缺口或电力设施超负荷运转的问题更为突出。西班牙环境大臣里维拉虽不同意将停电作为反对可再生能源的借口,但也承认可再生能源需要更多的电网建设、储能配套以及跨国互联合作来加以支持,单独推进、缺乏配套设施的绿色能源转型风险极大。在加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避免在能源转型中“步子迈得太大”,改善传统能源发电设施供给能力下滑的困境,也将是欧盟各成员国面临的“大问题”。 其次,增强能源基础设施运转的可靠性迫在眉睫。欧洲将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视作“关键基础设施”,但常侧重于从网络安全、防范外资控制等方面“提升其运营安全性”,而没有解决欧洲电力设施的老化问题。欧洲电力设施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早,许多设施未能及时得到翻新和更换。例如,70%的西班牙高压输电电路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半以上的输电线路也已经使用超40年。老化线路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已然跟不上因居民用电增长和数字产业发展所带来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的提高。而欧盟近年来的能源政策更多顾及的是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和提升各国电网联通性,对原有电力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升级等却很少涉及。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停电将会引发欧洲乃至全球对于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路径的深刻反思。从多维视角考虑能源安全措施、制定能源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此次事件带来的最大启示。西班牙政府已宣布将汲取教训,修订本国能源安全战略,其他欧盟成员国也将重新审视其能源安全方面的短板。将预防风险的视角投向“减少依赖”以外的更广泛领域,同时从系统稳定性的层面考量核电、传统能源等“不环保能源”应有的地位和角色,或将成为欧盟各成员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在制定能源政策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