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OCNK9DatV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大金砖”合作精神为何引起全球共鸣/e3pmub6h5/e3prafm0g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自今年1月印尼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6月越南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后,11个金砖成员国与10个伙伴国“11+10”金砖大家庭的“首秀”。本次会晤主题设定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主办国巴西为会议设定三大优先议题,即深化卫生合作、推动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统一立场,以及建立便利成员国之间贸易与投资的机制。 在峰会召开前夕,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成员。如今,金砖大家庭总人口已超世界一半,贸易规模约占世界1/5,经济总量占全球近三成。这种发展势头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金砖精神”的吸引力使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增速达到4%,大幅超过全球平均值,充分证明“大金砖”成为持续点燃全球发展的“南方引擎”。 据一些外媒透露,本届峰会将讨论通过设立新担保基金、“永恒热带森林基金”等重要议题,还将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发声。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大国在国际治理中做“甩手掌柜”的当下,金砖机制仍然初心不改、聚焦合作与发展,其所有的议程、协议都在循序渐进地推动落实,让白纸黑字变成实打实的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批准了120个项目,总额达390亿美元,涵盖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卫生和社会发展等关键领域。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大金砖”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备受国际关注,世界更期待“大金砖”的智慧和贡献。 “大金砖”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从西方报道的字里行间都可感受到。里约金砖峰会一开场,就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路透社称,“大金砖”的扩容“增加了此次会议的外交分量”, “在日益分裂的世界展示该集团作为多边主义捍卫者的角色”;《纽约时报》则聚焦“金砖”在全球治理中的新角色,强调其“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的雄心”。尽管一些媒体对金砖峰会仍带着“审视”和“怀疑”态度,但里约峰会自带的“流量密码”,足以反映国际社会对“金砖”的重视和对其地位的认可。 金砖国家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也存在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差异,但这恰恰体现了金砖机制可贵的包容性和互补性。金砖合作是系统化的全球南方合作,既是全方位的合作,也是敞开大门的合作。它体现全球南方国家的呼声,赋予全球南方国家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平等的权益,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不仅符合全球南方的利益,更是全球共同福祉所在。 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首倡“金砖+”合作模式;从阐述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到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中国对金砖机制的贡献显而易见。环球时报研究院6月下旬在拉美地区举行的“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系列活动中发布的《携手共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互视民意调查报告》显示,在拉美6国的受访者中,认为金砖国家能作为全球南方的代表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比例均占多数,并有93%的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为拉美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84%的受访者认可中国发展前景。中国通过自身行动,搭建起共同发展的希望之桥,让“大金砖”合作运转的齿轮更加顺滑。 面对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金砖国家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为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提供“金砖答案”,也令金砖的成色越来越足。里约峰会将是一个新起点。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将继续秉持“金砖精神”,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75182066169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182066169912[]{"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自今年1月印尼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6月越南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后,11个金砖成员国与10个伙伴国“11+10”金砖大家庭的“首秀”。本次会晤主题设定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主办国巴西为会议设定三大优先议题,即深化卫生合作、推动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统一立场,以及建立便利成员国之间贸易与投资的机制。 在峰会召开前夕,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成员。如今,金砖大家庭总人口已超世界一半,贸易规模约占世界1/5,经济总量占全球近三成。这种发展势头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金砖精神”的吸引力使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增速达到4%,大幅超过全球平均值,充分证明“大金砖”成为持续点燃全球发展的“南方引擎”。 据一些外媒透露,本届峰会将讨论通过设立新担保基金、“永恒热带森林基金”等重要议题,还将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发声。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大国在国际治理中做“甩手掌柜”的当下,金砖机制仍然初心不改、聚焦合作与发展,其所有的议程、协议都在循序渐进地推动落实,让白纸黑字变成实打实的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批准了120个项目,总额达390亿美元,涵盖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卫生和社会发展等关键领域。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大金砖”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备受国际关注,世界更期待“大金砖”的智慧和贡献。 “大金砖”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从西方报道的字里行间都可感受到。里约金砖峰会一开场,就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路透社称,“大金砖”的扩容“增加了此次会议的外交分量”, “在日益分裂的世界展示该集团作为多边主义捍卫者的角色”;《纽约时报》则聚焦“金砖”在全球治理中的新角色,强调其“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的雄心”。尽管一些媒体对金砖峰会仍带着“审视”和“怀疑”态度,但里约峰会自带的“流量密码”,足以反映国际社会对“金砖”的重视和对其地位的认可。 金砖国家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也存在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差异,但这恰恰体现了金砖机制可贵的包容性和互补性。金砖合作是系统化的全球南方合作,既是全方位的合作,也是敞开大门的合作。它体现全球南方国家的呼声,赋予全球南方国家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平等的权益,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不仅符合全球南方的利益,更是全球共同福祉所在。 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首倡“金砖+”合作模式;从阐述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到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中国对金砖机制的贡献显而易见。环球时报研究院6月下旬在拉美地区举行的“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系列活动中发布的《携手共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互视民意调查报告》显示,在拉美6国的受访者中,认为金砖国家能作为全球南方的代表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比例均占多数,并有93%的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为拉美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84%的受访者认可中国发展前景。中国通过自身行动,搭建起共同发展的希望之桥,让“大金砖”合作运转的齿轮更加顺滑。 面对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金砖国家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为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提供“金砖答案”,也令金砖的成色越来越足。里约峰会将是一个新起点。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将继续秉持“金砖精神”,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