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Vi0WNvI3z作者:朱松岭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朱松岭:赖清德放风“过境秀”凸显“棋子”本质/e3pmub6h5/e3pr9baf6原定于近日举行的赖清德“团结十讲”之第五讲“外交讲”突然无限期延后,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台湾《联合报》爆料称赖清德将于8月访问中南美洲所谓“友邦”,并“过境”美国纽约与达拉斯。台当局对此采取“不证实不否认”的模糊态度。这一前一后的安排,绝非偶然,而是民进党当局在对外路线全面失衡后祭出的政治遮羞布,是台当局试图以“过境秀”包装所谓“国际参与”的仓皇应对。 首先,“外交讲”的消失暴露了民进党当局所谓“外交”的真相。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的前四讲虽空洞虚伪,却还敢于粉墨登场,唯独“外交讲”,至今难产。原因何在?因为民进党当局在对外事务上的话语权已经完全旁落,所谓“外交成就”根本无从下笔。无论是“邦交国”数量逐年递减,还是所谓“印太伙伴”名存实亡,都显示其对外路线早已破产,连掩饰都愈发困难。这一次赖清德准备的“出访行程”,迄今为止并未确定,去哪个国家,如何“过境”美国都还没有谈妥,就通过新闻媒体放风探测民意走向。 即使能够成行,也不过是台方乞求,美方设计的一次“低调配合”演出。真正的重点不是去哪些国家,而是“能否过境美国”、是否获得美方政要的“点头合影”。在民进党当局眼中,这样的行程就是“重大突破”,就是“深化伙伴关系”,就是足以对岛内宣称的“外交继续有成果”。但在世人眼中,这一切不过是台湾作为美国棋子的角色在例行服从安排罢了。众所周知,只要想离岛,就得经过美国同意,台湾当局没有自主性、没有议程主导权、只有配合“作秀”,哪还有资格高谈“外交”?赖清德不敢谈“外交”,不是因为无事可讲,而是因为无事能讲。随着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国相继与台当局“断交”,所谓“邦交国”仅存个位数,还一个比一个边缘。而民进党所谓的“国际参与”“民主联盟”也早被国际主流社会的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所粉碎。此时高谈阔论所谓“外交”,无异于公开承认民进党的“外交”早已破产。于是,赖清德选择用“出访友邦”掩盖台当局“外交瘫痪”的窘境。讽刺的是,就连这块遮羞布的边角,也牢牢握在美国手中。 第二,即便美国敲定赖清德的行程,成为民进党当局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过境秀”,也不过是赖清德有所求,美方为其自身利益盘算,为赖清德量身定做的“美式舞台剧”。赖清德“外交讲”讲不下去,就妄图靠“过境秀”鼓吹成绩,拉抬“大罢免”选情。赖清德此番被披露“出访”中南美洲,真正的重点却不在“友邦”行程,而在“能否过境纽约”“是否安排会见美方官员”等细枝末节。之所以现在都敲不定行程,无疑是美方有自己的小算盘。而台湾方面都要按照美方剧本配合。即使如此,美国至今也没给个准信儿。民进党向来热衷炒作“国际能见度”,却不敢承认这“能见度”建立在美国脸色的基础上,一旦华盛顿需要“降温”,台当局的所谓“外交成果”立即化为乌有。一年多来,赖清德频繁配合美国在涉台、涉海、涉陆议题上的战略布局,甘为马前卒,却从未得到真正的政治承诺与安全保障。他越是高调“靠美”,台湾就越被推向对抗的前沿阵地。 第三,民进党当局押宝美国,不惜充当美国棋子的结局,只会是被弃如敝屣,进一步沉沦。赖清德从“外交讲”跳票,到所谓“过境美国”,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逻辑,即民进党正在以“美国态度”作为一切政策合法性的来源——美国点头,他们就敢自我吹嘘为“国际认可”;美国沉默,他们便心虚不已、无所适从。从阿富汗到库尔德,从菲律宾到乌克兰,美国“盟友”的命运早有前车之鉴。“外交讲”讲不下去,是战略破产的象征;“过境秀”演得越卖力,反衬的只是民进党当局的尴尬地位。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大义所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包括巴拉圭在内的拉美国家正在掀起“回归一个中国”的思潮,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清醒认识到,与台湾保持所谓“邦交”,不过是背对中国、背离时代,沦为孤立异类。 当岛内的政治尊严沦为对外输诚的工具,“外交讲”讲不讲,已经不重要了——真正的危机,早已写在民进党的“路线图”上。民进党演得越起劲,越说明这出戏已走到尽头。赖清德的“过境作秀”,骗不了大陆,骗不了世界,也骗不了台湾民众。民进党当局越沉迷于“美国棋子”的角色,越会陷入被动,最终必将成为被抛弃的弃子。做国际反华势力的棋子,换不来真正的安全;迷失的路径,只会带来更深的危险。台湾未来的决定权,不在美方手中,更不在赖清德嘴里,而在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中。(作者是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75260256689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2618712989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原定于近日举行的赖清德“团结十讲”之第五讲“外交讲”突然无限期延后,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台湾《联合报》爆料称赖清德将于8月访问中南美洲所谓“友邦”,并“过境”美国纽约与达拉斯。台当局对此采取“不证实不否认”的模糊态度。这一前一后的安排,绝非偶然,而是民进党当局在对外路线全面失衡后祭出的政治遮羞布,是台当局试图以“过境秀”包装所谓“国际参与”的仓皇应对。 首先,“外交讲”的消失暴露了民进党当局所谓“外交”的真相。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的前四讲虽空洞虚伪,却还敢于粉墨登场,唯独“外交讲”,至今难产。原因何在?因为民进党当局在对外事务上的话语权已经完全旁落,所谓“外交成就”根本无从下笔。无论是“邦交国”数量逐年递减,还是所谓“印太伙伴”名存实亡,都显示其对外路线早已破产,连掩饰都愈发困难。这一次赖清德准备的“出访行程”,迄今为止并未确定,去哪个国家,如何“过境”美国都还没有谈妥,就通过新闻媒体放风探测民意走向。 即使能够成行,也不过是台方乞求,美方设计的一次“低调配合”演出。真正的重点不是去哪些国家,而是“能否过境美国”、是否获得美方政要的“点头合影”。在民进党当局眼中,这样的行程就是“重大突破”,就是“深化伙伴关系”,就是足以对岛内宣称的“外交继续有成果”。但在世人眼中,这一切不过是台湾作为美国棋子的角色在例行服从安排罢了。众所周知,只要想离岛,就得经过美国同意,台湾当局没有自主性、没有议程主导权、只有配合“作秀”,哪还有资格高谈“外交”?赖清德不敢谈“外交”,不是因为无事可讲,而是因为无事能讲。随着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国相继与台当局“断交”,所谓“邦交国”仅存个位数,还一个比一个边缘。而民进党所谓的“国际参与”“民主联盟”也早被国际主流社会的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所粉碎。此时高谈阔论所谓“外交”,无异于公开承认民进党的“外交”早已破产。于是,赖清德选择用“出访友邦”掩盖台当局“外交瘫痪”的窘境。讽刺的是,就连这块遮羞布的边角,也牢牢握在美国手中。 第二,即便美国敲定赖清德的行程,成为民进党当局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过境秀”,也不过是赖清德有所求,美方为其自身利益盘算,为赖清德量身定做的“美式舞台剧”。赖清德“外交讲”讲不下去,就妄图靠“过境秀”鼓吹成绩,拉抬“大罢免”选情。赖清德此番被披露“出访”中南美洲,真正的重点却不在“友邦”行程,而在“能否过境纽约”“是否安排会见美方官员”等细枝末节。之所以现在都敲不定行程,无疑是美方有自己的小算盘。而台湾方面都要按照美方剧本配合。即使如此,美国至今也没给个准信儿。民进党向来热衷炒作“国际能见度”,却不敢承认这“能见度”建立在美国脸色的基础上,一旦华盛顿需要“降温”,台当局的所谓“外交成果”立即化为乌有。一年多来,赖清德频繁配合美国在涉台、涉海、涉陆议题上的战略布局,甘为马前卒,却从未得到真正的政治承诺与安全保障。他越是高调“靠美”,台湾就越被推向对抗的前沿阵地。 第三,民进党当局押宝美国,不惜充当美国棋子的结局,只会是被弃如敝屣,进一步沉沦。赖清德从“外交讲”跳票,到所谓“过境美国”,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逻辑,即民进党正在以“美国态度”作为一切政策合法性的来源——美国点头,他们就敢自我吹嘘为“国际认可”;美国沉默,他们便心虚不已、无所适从。从阿富汗到库尔德,从菲律宾到乌克兰,美国“盟友”的命运早有前车之鉴。“外交讲”讲不下去,是战略破产的象征;“过境秀”演得越卖力,反衬的只是民进党当局的尴尬地位。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大义所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包括巴拉圭在内的拉美国家正在掀起“回归一个中国”的思潮,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清醒认识到,与台湾保持所谓“邦交”,不过是背对中国、背离时代,沦为孤立异类。 当岛内的政治尊严沦为对外输诚的工具,“外交讲”讲不讲,已经不重要了——真正的危机,早已写在民进党的“路线图”上。民进党演得越起劲,越说明这出戏已走到尽头。赖清德的“过境作秀”,骗不了大陆,骗不了世界,也骗不了台湾民众。民进党当局越沉迷于“美国棋子”的角色,越会陷入被动,最终必将成为被抛弃的弃子。做国际反华势力的棋子,换不来真正的安全;迷失的路径,只会带来更深的危险。台湾未来的决定权,不在美方手中,更不在赖清德嘴里,而在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中。(作者是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