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tn9MRk9Y7作者:樊凡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樊凡:南高加索格局的重塑仍充满不确定性/e3pmub6h5/e3pr9baf6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外交部8月11日公布《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文本,明确了双方尊重彼此主权、领土完整和国际边界不可侵犯的义务,并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这标志着两国在经历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冲突的漫长痛苦后,迈出了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由美国、法国和俄罗斯主导的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是阿亚冲突的主要调停方,但成效有限。2025年3月,双方曾就和平协议草案达成初步一致,然而阿塞拜疆提出的先决条件,使得最终签署时间悬而未决。此次协议的草签,被视为外部力量介入下打破僵局的重要进展。 然而,美国参与调停的意图耐人寻味。协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涉及“赞格祖尔走廊”的安排。根据披露内容,亚美尼亚将把这条穿越其领土、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重要过境路线,授予美国为期99年的独家开发权。开发权包括在这条约43公里长的走廊沿线建设铁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光纤线路等基础设施,并可能涉足电力输送。该走廊已被正式更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路线”(TRIPP)。长远来看,该协议将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地缘政治杠杆,意味着美国在南高加索地区影响力的显著增强。由美国主导开发的“赞格祖尔走廊”与连接土耳其和中亚的“中部走廊”的贯通则可能进一步拓展美国和欧盟与中亚及高加索国家的贸易往来空间。同时,美国还借此获得了靠近伊朗北部的重要战略空间。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通过调解纳卡冲突维持其在南高加索的影响力,伊朗作为地区大国也深度关注该地区事务。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削弱了其作为南高加索安全保障者的地位。而亚美尼亚在纳卡冲突中的失利,严重动摇了亚俄传统同盟关系,促使亚美尼亚寻求与西方加强合作。俄罗斯在能源和经济方面对阿塞拜疆-土耳其联盟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加深。以上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该地区传统联盟关系的瓦解,同时伊朗在该地区的政策选择空间也相应受到压缩。 此次阿亚在外部斡旋下达成的协议,特别是“赞格祖尔走廊”的实际开发,被国际战略界普遍视为对俄伊影响力的又一次冲击。对亚美尼亚而言,协议为其深化与西方合作创造了更大空间,也为推动与土耳其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契机。阿塞拜疆则有望借协议突破与美国在国防合作等方面的限制,深化双边合作。因此,若阿、亚、土能依托协议实现真正和解,南高加索格局或将迎来根本性重塑,包括能源管网互联、交通干线贯通等的落地实现也将很大程度创造更多区域发展机遇。 尽管协议草签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但纳卡冲突的深层次矛盾远未彻底解决,地区和平前景仍充满变数。首先,阿塞拜疆要求亚美尼亚修改宪法,明确放弃对纳卡地区的领土主张。然而,这在亚美尼亚国内引发巨大争议,尤其是面临民族主义派别的强烈反对。亚美尼亚将于2026年6月举行议会选举,预计新宪法将在投票前起草。其次,过境走廊的建设和实际运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目前签署的协议仅明确将组建国际财团,但具体哪些美国公司将主导新运输走廊的建设,以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和方式,均未明确。俄罗斯外交部对和平协议表示“谨慎欢迎”,但强调阿亚和解需置于地区整体背景下考量。俄方指出,此前俄阿亚三方协议依然有效,该协议赋予俄在相关路线部署边防部队的权利,为俄参与走廊事务提供了潜在依据。 纳卡冲突根源深厚,涉及南高加索地区长期积累的历史恩怨、民族矛盾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绝非一纸协议能够彻底化解。从这个角度来说,阿亚和平协议的最终命运,不仅取决于协议条款的落实,更将受到“赞格祖尔走廊”开发进程的深刻影响,以及俄罗斯、伊朗等地区力量的反应和美国等外部力量的后续策略。南高加索格局的重塑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作者是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175510990670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5123621488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外交部8月11日公布《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文本,明确了双方尊重彼此主权、领土完整和国际边界不可侵犯的义务,并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这标志着两国在经历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冲突的漫长痛苦后,迈出了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由美国、法国和俄罗斯主导的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是阿亚冲突的主要调停方,但成效有限。2025年3月,双方曾就和平协议草案达成初步一致,然而阿塞拜疆提出的先决条件,使得最终签署时间悬而未决。此次协议的草签,被视为外部力量介入下打破僵局的重要进展。 然而,美国参与调停的意图耐人寻味。协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涉及“赞格祖尔走廊”的安排。根据披露内容,亚美尼亚将把这条穿越其领土、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重要过境路线,授予美国为期99年的独家开发权。开发权包括在这条约43公里长的走廊沿线建设铁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光纤线路等基础设施,并可能涉足电力输送。该走廊已被正式更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路线”(TRIPP)。长远来看,该协议将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地缘政治杠杆,意味着美国在南高加索地区影响力的显著增强。由美国主导开发的“赞格祖尔走廊”与连接土耳其和中亚的“中部走廊”的贯通则可能进一步拓展美国和欧盟与中亚及高加索国家的贸易往来空间。同时,美国还借此获得了靠近伊朗北部的重要战略空间。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通过调解纳卡冲突维持其在南高加索的影响力,伊朗作为地区大国也深度关注该地区事务。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削弱了其作为南高加索安全保障者的地位。而亚美尼亚在纳卡冲突中的失利,严重动摇了亚俄传统同盟关系,促使亚美尼亚寻求与西方加强合作。俄罗斯在能源和经济方面对阿塞拜疆-土耳其联盟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加深。以上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该地区传统联盟关系的瓦解,同时伊朗在该地区的政策选择空间也相应受到压缩。 此次阿亚在外部斡旋下达成的协议,特别是“赞格祖尔走廊”的实际开发,被国际战略界普遍视为对俄伊影响力的又一次冲击。对亚美尼亚而言,协议为其深化与西方合作创造了更大空间,也为推动与土耳其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契机。阿塞拜疆则有望借协议突破与美国在国防合作等方面的限制,深化双边合作。因此,若阿、亚、土能依托协议实现真正和解,南高加索格局或将迎来根本性重塑,包括能源管网互联、交通干线贯通等的落地实现也将很大程度创造更多区域发展机遇。 尽管协议草签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但纳卡冲突的深层次矛盾远未彻底解决,地区和平前景仍充满变数。首先,阿塞拜疆要求亚美尼亚修改宪法,明确放弃对纳卡地区的领土主张。然而,这在亚美尼亚国内引发巨大争议,尤其是面临民族主义派别的强烈反对。亚美尼亚将于2026年6月举行议会选举,预计新宪法将在投票前起草。其次,过境走廊的建设和实际运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目前签署的协议仅明确将组建国际财团,但具体哪些美国公司将主导新运输走廊的建设,以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和方式,均未明确。俄罗斯外交部对和平协议表示“谨慎欢迎”,但强调阿亚和解需置于地区整体背景下考量。俄方指出,此前俄阿亚三方协议依然有效,该协议赋予俄在相关路线部署边防部队的权利,为俄参与走廊事务提供了潜在依据。 纳卡冲突根源深厚,涉及南高加索地区长期积累的历史恩怨、民族矛盾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绝非一纸协议能够彻底化解。从这个角度来说,阿亚和平协议的最终命运,不仅取决于协议条款的落实,更将受到“赞格祖尔走廊”开发进程的深刻影响,以及俄罗斯、伊朗等地区力量的反应和美国等外部力量的后续策略。南高加索格局的重塑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作者是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