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0Mp4WroG6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西藏为什么能创造发展奇迹?这是个好问题/e3pmub6h5/e3prafm0g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60年来,西藏自治区从一个“人畜混居、交通闭塞”的边陲苦寒之地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新边疆,用短短数十年时间走完了过去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道路。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步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黄金时期。西藏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显著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的具象化表达。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西藏存在许多“先天不足”:海拔高,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础教育滞后……但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困扰雪域高原千年发展的难题得以成功破解。新时代以来,西藏的发展加速度尤其令人惊叹:实现首个千亿产值耗时50年,而第二个千亿仅用了短短6年,2025年更是朝着3千亿的目标稳步迈进。交通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49万公里的公路网覆盖了每一个乡镇,1359公里的铁路贯通雪域高原,183条航线将西藏与世界紧密相连,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背畜驮”的封闭落后状态。 西藏为什么能创造发展奇迹?这是个好问题。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统筹推进,着眼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保障,文化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诸如格萨尔史诗、藏戏、藏医药及唐卡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成为常态,形成了“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般和谐的基层生态。这些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将形成深刻启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独具鲜明地域特色。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西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35%,西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西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切实促进民生改善,使广大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直接获益。这种将生态屏障建设与民生增收有机结合的实践模式,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治理理念。近年来外部一些反华势力对西藏的抹黑中,有着大量“基于想象的谎言”,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西藏书写的发展神话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但他们的“阴间滤镜”正在快速破碎,因为随着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带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到西藏,爱上西藏。不少网红博主来西藏打卡后,在海外社交平台分享在这里“颠覆想象”的所见所感,获得了大量的点赞。从西藏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步入新时代,西藏的每一步发展都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当前正逢“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际,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175579448708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5579448708012[]{"email":"guoyanfeng@huanqiu.com","name":"郭艳峰"}
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60年来,西藏自治区从一个“人畜混居、交通闭塞”的边陲苦寒之地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新边疆,用短短数十年时间走完了过去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道路。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步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黄金时期。西藏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显著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的具象化表达。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西藏存在许多“先天不足”:海拔高,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础教育滞后……但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困扰雪域高原千年发展的难题得以成功破解。新时代以来,西藏的发展加速度尤其令人惊叹:实现首个千亿产值耗时50年,而第二个千亿仅用了短短6年,2025年更是朝着3千亿的目标稳步迈进。交通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49万公里的公路网覆盖了每一个乡镇,1359公里的铁路贯通雪域高原,183条航线将西藏与世界紧密相连,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背畜驮”的封闭落后状态。 西藏为什么能创造发展奇迹?这是个好问题。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统筹推进,着眼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保障,文化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诸如格萨尔史诗、藏戏、藏医药及唐卡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成为常态,形成了“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般和谐的基层生态。这些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将形成深刻启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独具鲜明地域特色。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西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35%,西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西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切实促进民生改善,使广大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直接获益。这种将生态屏障建设与民生增收有机结合的实践模式,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治理理念。近年来外部一些反华势力对西藏的抹黑中,有着大量“基于想象的谎言”,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西藏书写的发展神话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但他们的“阴间滤镜”正在快速破碎,因为随着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带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到西藏,爱上西藏。不少网红博主来西藏打卡后,在海外社交平台分享在这里“颠覆想象”的所见所感,获得了大量的点赞。从西藏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步入新时代,西藏的每一步发展都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当前正逢“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际,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